烟台港,加装腾飞引擎
2007-9-27 14: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烟台港,加装腾飞引擎
近日,从市港航部门传出好消息,《烟台港总体规划》日前已经获得交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这是2004年1月1日《港口法》颁布实施后,新一轮港口总体规划中全国第二个、山东省首个获得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并纳入了国家和山东省港口布局规划建设的大盘子中。
《烟台港总体规划》对烟台港口岸线利用、水陆域布局、港区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将从此起步,开始腾飞。
烟台港,加装腾飞引擎
烟台港内贸集装箱码头首次跻身全国5强
烟台港分十大港区
《规划》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将烟台市现有港口统一命名为“烟台港”,原各港口命名为10个“港区”,即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东港区、蓬莱西港区、栾家口港区、莱州港区、海阳港区、长岛港区、牟平港区。各港区的性质是: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为规模化、专业化的综合性港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其它港区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陆岛交通运输和旅游为主。
《规划》对烟台港的功能给出定位: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山东半岛及其腹地能源和原材料进出的重要口岸;跨渤海海峡铁路轮渡和客货滚装运输枢纽、集装箱支线港和山东半岛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同时应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以及保税、加工、商贸、旅游等多种功能,并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十大港区各有分工
烟台市海岸线909.1公里,全市港口现有生产性泊位15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年设计通过能力6000万吨。本次共规划11处港口岸线,长98公里,水域面积约37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7平方公里。规划的港区可建设港口泊位5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400多个,最终可形成吞吐能力5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能力2000万标箱以上。其中烟台港西港区可达到2亿吨规模,龙口港区、芝罘湾港区可达到1亿吨规模,蓬莱东港区、莱州港区达到5000万吨以上规模。
根据《规划》,烟台港形成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三个规模化、专业化综合港区,服务于区域腹地经济发展;蓬莱东港区、莱州港区、海阳港区、栾家口港区等中小港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适度发展的总体格局。
芝罘湾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同时承担火车轮渡、滚装运输、陆岛运输、客运及旅游功能,兼顾部分城市生活物资运输。结合城市化改造完善客运滚装运输设施布局,形成新的客滚中心;大力发展国际客运,建设游艇泊位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发展成为环渤海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客运及滚装运输中心、国际客运和高速客运基地;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改造,争取发展成为集装箱干线港。全面发展物流、商贸、信息等现代服务功能。
烟台港西港区:以铁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和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一般散杂货运输,逐步发展成为烟台港大宗散货的主要转运基地,并为船舶、电力等各类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
龙口港区:重点发展煤炭等大宗散货运输和粮食、液体化工品等物资的中转储运业务,积极开展集装箱喂给运输,适度发展客运滚装业务。依托港口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提升港口商贸、信息等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小泊位结合,内外贸并举,客货运兼备的大型综合性港区。
蓬莱东港区:在做好滚装运输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客运,继续开展各类能源、原材料物资运输,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莱州港区:重点发展油品及液体化工品中转储运,形成为鲁北地区炼油企业原料及产成品运输服务的中转基地,大力开展综合物流服务。
栾家口港区:主要开展钢铁、煤炭、原油等散杂货运输,为临港电力、修造船、石油化工、水泥等产业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服务。
海阳港区:主要为当地散杂货和其它货物运输提供服务,并为海阳核电项目建设提供运输保障。
牟平港区:作为芝罘湾港区的必要补充,主要服务于烟台市东部城市发展需要,规划以散杂货运输为主,根据城市发展要求逐步调整液体散货运输功能,适当发展旅游客运。
蓬莱西港区:是烟台市陆岛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继续保留现有客运功能,完善与长岛及周边岛屿的陆岛运输功能。
烟台港大宗散货的主要转运基地,并为船舶、电力等各类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
龙口港区:重点发展煤炭等大宗散货运输和粮食、液体化工品等物资的中转储运业务,积极开展集装箱喂给运输,适度发展客运滚装业务。依托港口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提升港口商贸、信息等综合服务能力。
蓬莱东港区:在做好滚装运输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客运,继续开展各类能源、原材料物资运输,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莱州港区:重点发展油品及液体化工品中转储运,形成为鲁北地区炼油企业原料及产成品运输服务的中转基地,大力开展综合物流服务。
栾家口港区:主要开展钢铁、煤炭、原油等散杂货运输,为临港电力、修造船、石油化工、水泥等产业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服务。
海阳港区:主要为当地散杂货和其它货物运输提供服务,并为海阳核电项目建设提供运输保障。
牟平港区:作为芝罘湾港区的必要补充,主要服务于烟台市东部城市发展需要,规划以散杂货运输为主,根据城市发展要求逐步调整液体散货运输功能,适当发展旅游客运。
蓬莱西港区:是烟台市陆岛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继续保留现有客运功能,完善与长岛及周边岛屿的陆岛运输功能。
长岛港区:继续发挥港口的陆岛交通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货运及旅游码头,带动周边海岛开发,并为国防战备提供必要的支持。
庙岛、砣矶岛、大钦岛、桑岛、大小黑山岛、崆峒岛等岛屿应继续加强陆岛交通码头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为居民出行和生活、生产物资运输提供必要的运输条件。
烟台市各港区后方共建议规划了约10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其中包括综合物流园区、港口商贸区和修造船工业区等建议规划。
规划中要求大力发展烟台港的集疏运系统。
公路:建设港区连接线
烟台市公路规划有同三、青威、龙青、威乌、烟威、维莱、绕城高速等高速公路与烟青、海莱一级公路共同组成公路网主骨架,今后应加强各港区与公路网连接线的建设。
芝罘湾港区作为同三国道主干线烟台至大连滚装运输的登陆点,港口后方有绕城高速连接烟威和威乌高速、206国道前往烟台开发区以及蓬莱市、潍坊方向,204国道及烟青一级路通往栖霞、莱阳、青岛等方向;烟台港西港区与绕城高速和烟潍高速连接;龙口港区将通过屺姆路、疏港高速连接威乌高速、青龙高速相接;蓬莱东港区通过烟蓬观光大道、蓬寨一级公路与公路网连接;莱州港区规划建设新的疏港高速公路与威乌高速公路相连,另建疏港辅路,与文三线、三城线、国道206线、海莱线相连接;海阳港区以规划的乳即高速和烟台至海阳的高等级公路作为疏港通道,并加强港口连接线建设;栾家口港区通过海滨路连通206国道,进而连接威乌高速和同三高速。
铁路:三个方向大贯通
根据国家铁路建设规划,烟台地区将规划建设德州至烟台铁路及黄骅、大家洼至龙口、烟台铁路,加上已实施的蓝烟铁路复线和烟大轮渡铁路,与全国铁路网实现三个方向的大贯通,烟台港北部各港区均有条件建设铁路集疏运通道,将大大改善烟台港集疏运条件。芝罘湾港区铁路系统较完善,今后随港区功能调整而进行局部改造;烟台港西港区自蓝烟铁路引支线进入港区北部大宗散货作业区,远期延伸至东部集装箱港区,蓝烟线自福山站介入到港前站,黄烟线和蓝烟线在港前站交汇;龙口港区引铁路黄烟线屺姆路进入港区,后方设立港湾站;蓬莱东港区、栾家口港区、莱州港区均引铁路黄烟线通往港区;海阳港区预留蓝烟铁路支线进线通道。
壮美蓝图三步走
烟台市委、市政府对实施《规划》非常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出了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烟台港口行政部门确定了阶段实施目标。
近期(2010年以前)目标 突出抓好老港区改造升级和烟台港西港区、龙口屺坶岛等新港区的开发,建设一批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以及与之配套的公用设施,基本拉开现代化大型枢纽港的大格局和主框架。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300万标箱。同时配套启动铁路、进港公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争取建设一批大型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项目。
中期目标 到2020年,烟台港总体规划的主体框架将基本形成,煤炭、原油液化、矿石、集装箱、建材和粮食、客滚运输等运输系统基本形成,并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互为补充、信息畅通、优质安全、便捷高效、文明环保的大型现代化港口群,在黄渤海、东北亚地区港口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
远期目标(2020年以后) 烟台港装卸仓储、引领产业和物流集散三大功能全面完善;集装箱、原油液化、矿石、煤炭、建材和粮食、客滚运输六大运输体系全面形成;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商贸、代理服务关联产业发达,全面适应城市和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全国乃至世界港口航运业地位全面提升,全面建成黄渤海、东北亚地区区域性现代化大型枢纽港口。
《烟台港总体规划》为烟台港口未来的发展绘制了壮美“蓝图”,对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指导今后我市港口建设和发展,促进产业布局调整,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港口在经济社会中的拉动支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