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失的链条:财务供应链 2
2007-9-4 15: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业务流程愈加复杂 随着全球采购和生产外包的盛行,企业内部的财务交易活动的数量将逐步减少。与此同时,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伙伴的交易活动却日益俱增。
在针对经营体系的分析中,企业需要意识到这么一个问题——全球采购和生产外包将使价值转换流程更加复杂。例如,企业间财务交易活动的数量增多、速度加快、复杂性也将大幅度提高。其中,要想实现支付活动的标准化、以及实时跟踪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财务供应链在服饰行业的体现
许多行业、企业已经针对日益复杂的财务供应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诸多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在服装制造行业,一些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经销商已经调整外包策略,由原来的“剪裁、缝纫、修剪”等工序外包逐步延伸到整套工序外包,他们按照FOB价格直接从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那里采购成品服饰即可。另一方面,原料采购则由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向纺织厂直接订购。这使服装经销商的工作量得到大幅度的缩减,他们不比再为原料库存的仓储和跟踪事务而烦恼。
显然,这种方法为那些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经销商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然而,库存所有权的转移却使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复杂性剧增。作为这条供应链上最脆弱的节点,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必须面对诸多来自服装经销商和纺织厂的不确定性问题。承担高额的库存持有费用(包括原料库存和成品库存)也就成为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不可回避的难题。
其实,纺织厂面临着和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同样的问题。以前,纺织厂直接与几个服装经销商直接洽谈原料供货,但是现在,他们却在上百个潜在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中苦苦挣扎。其中,这些合同厂商(contract manufacturers)的信用管理就是最为棘手的事情之一。通常,“先付款后发货”是纺织厂和合同厂商之间最常见的交易原则。显然,这使合同厂商的营运成本进一步增加。最终,他们不得不减少订货批量、提高订货频率。
然而,对于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经销商来说,虽然他们不需要面对这些难题,但是缺乏协同依然影响他们的经营绩效。例如,如果纺织厂无法获得服装经销商的实时需求信息,那么他们就会降低产能、甚至停工。原料供应不足肯定给合同厂商的生产作业带来负面影响。在服饰行业,快速的需求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原料供应不足、Lend Time的延长等问题必将降低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卓越的供应链绩效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