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中国钢铁难以独善其身
2008-10-16 9: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协商 综合报道
继美国8500亿美元的救市新方案通过以后,美国东部时间14日早晨,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动用2500亿美元直接收购大型金融机构的股票。
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稳定金融市场的时候,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波及的影响也开始加深。与宏观经济体密切相关的钢铁行业也已经陷入经济增速回落,需求减弱的影响之中。
众多业内人士在分析钢材市场未来走势的时候,更多开始结合宏观经济的背景做出判断。
需求减弱之忧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产业最大的影响体现在需求上,”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指出,伴随着房地产、汽车、造船行业需求的减少以及出口的回落,钢铁行业的需求量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广发证券钢铁业分析师刘保瑶也认为,钢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钢铁行业对应的下游需求明显疲弱。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下滑,对钢材需求的影响最为明显。房地产行业的用钢量占全国整体钢材需求的25%,美国金融危机使得中国楼市面临巨大的套现和需求下滑的压力。
同样,对钢材需求产生了强大支撑的造船业也面临着拐点的压力。由于各国经济的衰退,对于石油、铁矿石、粮食、水泥等大宗商品的贸易需求下降,由此也带来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的下滑,最终通过航运业的衰退传递到造船业和钢铁业。据上海某海运公司员工透露,“韩国在我国的造船订单已经明显减少。”
自2002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超高速增长达6年之久,远远超过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而如今这种超高速增长开始刹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低迷,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4%,环比下降了6.0%。
“根据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未来世界经济将会进入一个调整期,低点可能在2009~2010年左右。伴随着这个经济回落过程,全球需求减弱,国际市场钢材和铁矿石价格也将面临回落走势。”马忠普说。
联合重组之机
随着钢材需求的进一步恶化,钢材价格一路下跌,钢材企业资金回流不畅,信贷紧缩也使融资日益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钢材需求在更长时期内依然看好,但一些企业不得不屈服于目前的金融市场压力,重新洗牌不可避免。
在国际钢协于10月初召开的42届年会上,世界各大钢厂的老总们对业内可能出现新的联合重组有着相同的看法。
巴西盖尔道集团总裁称,尽管我们无法预测这场危机何时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将导致行业需求大大放缓,钢铁工业应该进入联合,最好的企业将幸存下来。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纽柯公司总裁,他认为,如果危机继续恶化,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合资和并购的机会,而这种变化将有利于钢铁行业的强大。
俄罗斯谢韦尔钢厂总裁称,我们清楚地看到建立全球化企业和更强大企业的这种趋势,也已证明,联合能促使行业更健康地发展。他也指出,尽管无法判断这场危机持续多久以及对钢铁行业造成的冲击,一些钢铁企业可能陷入困境,但来自新兴经济国家的长期钢需求依然看好,更长时期的钢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光大证券钢铁业分析师赵湘鄂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国内通胀压力持续,这决定了钢铁行业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摆脱低迷的局面。而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必然是一个行业重整、大浪淘沙的过程,限产保价不可能保住那些无法生存企业的生存权。
“要预测未来的钢材市场变化趋势,首先要把握经济的演变趋势和对钢铁市场的影响,用大战略思维应对目前钢铁市场的波澜巨变具有直接的意义。”马忠普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的重新洗牌,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