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物流破题“绿色供应链”
2008-10-17 11: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陆路
2007年底,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远物流)下属的中远网络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IBM全球服务 (中国)公司及IBM中国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一项以降低整条供应链中的碳排放总量为目标的改革,如今正循序在中远物流公司内部展开。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其目标就是量化企业整条供应链上的碳排放,从而展开清晰的评估,帮助企业建立富有远见、兼具可执行性的供应链变革策略。
形势严峻
“由于环境污染,中国几乎失去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经济成就。”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与许多国内外专家的看法一致。根据现实的预估,环境损失占中国每年GDP增长的10%左右,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典型的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使中国平均气温连续9年高于历史数据。
据估计,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带来的经济破坏约为85美元。而据估算,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逾400亿吨。因此,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实行 “有价排放”政策变得很有必要。例如,长途空运、小批量、准时制(just-in-time)概念以及在环保标准要求较低的国家进行能源密集型生产等,将在经济和政治上被否定。减少供应链中的 “碳足迹”将成为企业一项不能回避的义务。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说: “公司的选择要么是采取拖延策略,要么是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将其作为重组供应链以实现经济和环境收益的一个契机。”
随着全球经济体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供应链作为纽带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纵横交错的中间环节,碳排放等 “环境大敌”释放出巨大的威慑力。一份调查资料指出,全球远洋船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世界第七大国的水平!而且,如此的环境影响从未反应在船运价格中。控制供应链上的碳排放,已经变得与控制污染一样重要。
先行探索
对于中远物流这样的国内领先物流企业来说, “罚金”阶段已经是过去时,当前他们的供应链战略目标是,找到节能、环保的物流活动方法,并为同行业作出表率。
“物流服务商”和 “船务代理人”是中远物流的切实身份,要为客户提供现代物流、船舶代理、各式联运、货代以及集装箱、仓储等业务。在从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到货物流通的供应链活动中,中远物流承担着解决货物空间位移的角色。物流活动必要的仓储设施、机械设备、车队和数据中心等都会消耗大量能源。中远物流不仅要认真思考如何 “绿化”供应链以解决环境污染这一问题,而且还要担当环保 “先锋”的角色。
现在,人为减少能耗并非不可能。例如,投资于低碳排放设施和节能设备,使用环保系列的材料、提高轮船使用效率、减慢穿行速度以减少油耗等等。全球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加拿大纸浆和造纸公司(CatalystPaperCorporation)利用其自有的副产品 (生物能源)来提供运行动力,还从排放物中回收的热能来保温处理水,进一步减少其碳排放。通过提高效率和改用天然气,该公司自1990年以来使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70%,能源使用减少了21%。单是在2005和2006年,公司就通过减少燃料消耗2%,实现节约440万美元。
基于上述理解,中远物流确定了以供应链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细分战略,用来指导各项与社会有关的经营活动。中远物流破解 “绿化”难题的突破口,正是与IBM合作展开的碳减排项目。
寻找最佳
目标已经明确,但阻碍变革进一步深入的因素随之出现——如何衡量供应链中的碳排放。如果不能对碳排放和改革的成本进行量化,就无从寻找长期战略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平衡点。
首要权衡的因素来自四个方面:成本、服务、质量和碳排放,而其目标则是优化供应链产品、流程、信息及现金流。例如,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典型挑战是对运输、流程和库存策略进行恰当的平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这一函数增加了一个变量。集中运输是减少 “碳足迹”的理想做法之一。量化运输频率对成本和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确定补库策略,以满足业务需求和减少环境影响。许多现行的准时制和客户直送库存策略要求少量和多次运输。如此提升的服务水平通常能降低库存但是增加了运输成本和碳排放。一个可能的改变策略是:降低运输频率,同时提高单次运量,但这同时意味着要以较高的库存水平和相关库存管理成本为代价,而且这也可能影响服务水平。
随着2007年底与IBM的签约,中远物流的供应链碳减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IBM团队在IBMSNOW(SupplyChainNetworkOptimizationWorkbench)解决方案基础上,结合了供应链创新中心、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和中国研究院共同的创新思维,得以将量化供应链碳排放的工作变得可视化而且易于开展应用。
整体实施之后,SNOW将成为对中远物流网络进行 “绿化”的规划工具。同时,将使每个供应链职能都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具体的贡献。一般而言,在流程中越早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机会就越大。而SNOW的实施目标,就是依赖碳诊断结果及 “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对中远物流的战略设计阶段进行一系列的职能优化。
在运输方式的重新组织中亦有变革的机会。除了缩短运输距离,中远物流可以在平衡考虑中关注低碳排放运输选项,事实上,火车、飞机、轮船和卡车在成本、服务水平和碳排放影响之间都有不同的碳权衡点。随着政府开始投资于更 “绿色”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摒弃那些对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运输方式,中远物流可以评估一系列新的可选运输方案。而在新的评估体系中,也有机会慎重考察各种替代方案固有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物水平,例如重新组织装载计划,以实现车辆的高效使用。
思路延续
尽管寻找到了破题思路,但供应链减排的考验亦只是刚刚开始。毕竟,实现 “权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权衡本身就是一项灵活而充满变数的决策。例如,通过考察碳排放,可以协助企业确定配送网络中的理想仓库位置。在IBM曾经操作的一个案例中,一家美国厨卫产品制造商通过改变仓库位置使碳排放减少了 34%。如果该公司仅考虑针对碳排放的优化可使碳排放减少最多达40%,但是该决定可能带来不成比例的较高仓库搬迁成本。而一家欧洲白色家电经销商经过优化配送网络,权衡所有的四项原则,实现减少碳排放14%,并达到98%的服务水平。在此案例中, “权衡”解决方案比其可实现的最高二氧化碳减排水平低2个百分点。
同时,由于供应链决策不仅涉及自己,亦涉及中远物流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这为其实施过程增加了巨大的难度。比如,联合利华公司曾联合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及超级市场采用IBM的方案,这使其每年可减少270万英里运输里程。对于汽车和果蔬零售供应链的物料运输,该方法非常有效。但其实施的难度在于,所有方案均需要与合作伙伴培养共同点,特别是在产品设计、包装和物流方面。在推进这些合作伙伴接受联合利华的观念和方法,并就实施的成本达成一致的过程中改进碳管理的机会并不确定。
因此,在解决供应链碳管理的难题之时,一系列的问题随之展开了:中远物流需要确定自己的 “碳足迹”模型和碳热图 (carbonheatmap),找出企业内部及延伸企业中的碳密集型流程,明确自己需要测量的绿色指标,设定改进和满足碳排放法规要求的当前目标和起点。更重要的是,中远物流必须找出自己真正关切的 “权衡点”的实施方法,在减排的同时维持服务和质量水平,并减轻成本影响。同时,中远物流还要决定如何使合作伙伴加紧行动以及如何分担风险、责任和分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