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鲲鹏展翅 日照港谱写强港新华章

2008-10-23 15:4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照港上市两周年记 
  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
  两年前,日照港踏上了通往资本市场的“红地毯”。
  刚加入“亿吨港口俱乐部”行列不久的日照港,在2006年10月17日,迎来了开港开放20年以来极其重要的日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当上市锣声敲响的那一刻,日照港向世人宣布:年轻的亿吨大港开始了向强港迈进的发展征程。
  港口的崛起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京沪线以西、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带的便捷出海口”,日照港的发展成为了日照及其腹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晴雨表”。2006年,日照港(600017)的资产仅为39.97亿元,货物吞吐量6970.1万吨,其中铁矿石吞吐量4585万吨,煤炭吞吐量1744万吨。上市一年后,日照港资产扩张至47.72亿元,实现货物吞吐量8992万吨。截至今年上半年,日照港已完成5891.5万吨的货物吞吐量,资产总额也已发展至51.55亿元。
  1989年,正因为有了日照港,有“阳光之城”魅力称号的日照市,才得以顺利地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日照市发改委副主任范宇新如是说:“"港口立市、港口兴市"的日照,一直以来以发展港口作为其重中之重。”
  “"北有青岛港,南有连云港"的日照港,生来便懂得挺立市场经济潮头、接受竞争洗礼的"夹缝生存法则"。”日照港(600017)总经理王建波告诉记者。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年轻港口,已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港口之一。
  活力大港跨向强港之列
  站在日照港展览馆顶层的平台上,这个国家重点发展的沿海主枢纽港的全貌尽收眼底。在日照港20万吨级、30万吨级的专业化矿石泊位上,两艘大型开普型船舶正在进行铁矿石的装卸,听王建波说:“明天还将有三条大开普船停靠日照港。”
  港口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密切,港口的吞吐量也是宏观经济的一种体现。而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今天,在日照港却感觉到了像往常一样的“红火”,矿石船舶压船、矿石压港的现象仍在持续。
  这不免让记者感到一丝困惑。
  原来,厚积薄发的日照港正不断地“吞噬”着其他港口的“蛋糕”份额。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区域,同属于渤海湾和环渤海湾地区多个大型港口共享的腹地范围。多年来,这块大“蛋糕”在不断地进行着重新分割。日照港“年纪”虽轻,但却有着阳光般的活力,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实现着吞吐能力和吞吐量的双增长。在这块“蛋糕”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
  1986年,投产当年,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4万吨。
  1993年,在一片争议声中,日照港与外资企业韩国大宇水泥合作向其出租泊位。日照港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向功能全面而强大的综合型港口迈进。
  2003年5月,根据港口体制改革,日照、岚山两港合并重组设立了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货物吞吐量从合并之时2003年的4506万吨猛增至2006年的1.1亿吨,3年里的增幅高达144%,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增幅第一位。
  2006年,日照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成为山东省第二大港口,全国第九大亿吨港口,位居全口沿海港口吞吐量第九位,跻身世界级亿吨大港行列。
  作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日照港股份公司在2007年就完成货物吞吐量8992万吨。仅2008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891.5万吨,远高于沿海港口的平均增幅。
  纵观日照港的发展,没有老港可以依托,没有发达的城市可以依托,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日照港人总结出了日照港的五大优势。
  日照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毗邻,隔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相望。同位于环渤海海岸线的青岛港、日照港和连云港,外贸进出口货物的海运出口成本相差无几,但陆运成本却相差较大。
  明显的区位优势。1993年就在日照港参加工作的李照欣,现任日照昱桥铁矿石装卸有限公司商务部部长,他告诉记者:“与相邻港口相比,我们的陆运优势比较明显,综合物流成本是比较低的,对客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我们在努力提升竞争优势。”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水泊位吞吐能力大。日照港现拥有20万吨级、30万吨级专业化矿石码头各一个。年底第六台卸船机将安装、调试完毕,届时能够实现两条生产线同时对两条“开普型”船进行卸船作业装卸、堆存、疏港。“如同道路"双车道"作业比"单车道"通过流量大的多的道理一样,下一步装卸效率将比目前有更大幅提高,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将更具有优势。”王建波说。目前,日照港连续多天保持了每天铁路疏港货物1000车以上的装车记录,每车60吨左右。最多时,一天装车2000多车。
  方便快捷的的铁路运输网。连接港口的兖(州)日(照)铁路、坪(上)岚(山)铁路向西经新乡、西安直达新疆的阿拉山口,形成平行陇海,与京沪、京九、京广等铁路相交的铁路网络,把日照港与华东、中原、西北广大地区连接在一起。这意味着,不仅是鲁南苏北这些日照港的周边区域,整个欧亚大陆桥的沿线范围都可以成为日照港的腹地。
  腹地资源丰富。日照港腹地内的钢厂和煤矿较多。2007年,腹地内煤炭总产量达7亿吨,其中,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省煤炭产量合计5105万吨。到2010年,总产量及四省产量将达8.11亿吨和8495万吨。
  较好的客户关系。虽已跨入亿吨大港的行列,但“贫民”出身的日照港更能体味“亲和力”的强大威力,日照港也因此赢得了不少货源。
  “合力”而为
  记者到了日照港,发现在日照港内部流行着一个词、一句话。“竞合”,即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合商共赢,要想赢,先得"让"。别人的机遇中往往蕴含着自已的突破良机。”这是日照港董事长杜传志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日照港(集团)公司资产从组建时的46亿快速扩张至2007年底的205亿、货物吞吐量由3000余万吨增长至1.3亿吨,日照港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合力”的作用。
  2002年与兖矿集团、中煤集团、淄矿集团、晋城矿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等五家大型煤炭企业组建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与济南钢铁(600022,股吧)、莱芜钢铁、邯郸钢铁(600001,股吧)、济源钢铁、海鑫钢铁等5家腹地内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钢铁企业,合资成立日照昱桥铁矿石装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20万吨和30万吨铁矿石专用码头,在全国沿海港口开创了以资产为纽带合作经营铁矿石装卸业务的先河。
  2007年5月,北方最大集装箱港口的运营商青岛港集团和中国港口行业表现最为突出的后起之秀日照港集团签订了合作合约。根据合约,双方共同出资11.5亿元,成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各占有50%的股份,联手经营日照港的集装箱码头。
  2008年1月,日照港与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日照中联港口水泥有限公司。
  2008年,日照港开始与中石化和中石油合作开辟原油运输业务,拟通过日照-仪征、日照-东明输油管线的建设,进一步扩大日照港服务腹地,提升日照港在国家原油运输格局中地位和影响,以此为契机拉动鲁南经济带、苏北地区、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重新布局。
  发展至今,日照港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沿海主枢纽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散货运输南部大通道主要出海口,全国矿石运输系统第一层次港口,全国重要的煤炭装船港,全国最大的散装水泥中转基地,中国北方第二大粮油加工中转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木材接卸集散基地和规模最大的液体化工集散地,集装箱内贸基本港和外贸支线港,国家规划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基地。
  钢铁厂临港而建的“上位猜想”
  首都钢铁、湛江钢铁、日照临海钢铁精品基地……,越来越多的钢铁厂开始向沿海地区转移。原因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考虑到临港而带来的低成本。
  当年,杜双华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决然将日照钢铁建在了日照市的岚山区虎山镇。运输成本的优势在日照钢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成就日照钢铁五年来业绩翻倍增长的重要因素。
  拿日照钢铁与济钢、莱钢相比。矿砂若从日照港到日照钢铁的运费只有2.4元/吨,而运到山东内地则需100多元。当然,若济钢、莱钢的钢材再通过日照港出港,那成本则要增加一倍。此外,日照钢铁的产品若海运至上海需70元/吨,而山东内地走陆路运输成本则高达200元/吨。
  由此看来,钢铁产能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成为必然。
  按照山东省政府部署,今年3月26日,由济南钢铁集团与莱芜钢铁集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钢铁集团正式挂牌,其计划在日照岚山建设精品钢铁基地,规划建设规模2000万吨。其中新建项目规模1500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000万吨,二期建设500万吨;保留日照钢铁公司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统一纳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模。
  无疑,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建成后,铁矿石进口和钢铁产成品的外运将会大大增加日照港的货物吞吐量。
  2007年,济南钢铁集团和莱芜钢铁集团产钢量分别为1212.39万吨和1169.94万吨。按钢铁与铁矿石1:1.6的比例计算,两大钢铁集团共需消耗3811.73万吨铁矿石。
  目前,济钢30%-40%的铁矿石以及莱钢近50%的铁矿石通过日照港进口。待山东钢铁集团正式投产,100%的矿石进口都将通过日照港装卸。
  日照钢铁自2003年成立以来,便成为了日照港的重要客户之一。因为其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产能扩张以及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也促进了日照港铁矿石吞吐量的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日钢的产量已经达到了532.8万吨。按2007年钢产量1300余万吨来算,日照钢铁所需铁矿石的数量已占日照港总吞吐量的近1/6。“日照港前三季度铁矿石吞吐量已达6000万吨,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吨。”王建波说。
  今年下半年,面积40万平方米、堆存容量626.4万吨的中港区矿石堆场将投入使用,将新增铁矿石接卸能力1600万吨。不仅能够缓解压港压力,更可以为日照港节省7000-8000万元的铁矿石短途倒运费用。“为满足进口铁矿石不断增加的需要,按照港口规划,将适时在日照港岚山北港区新建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的矿石泊位。”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聪明说。
  整体上市序幕徐徐拉开
  日照港于2004年5月31日,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审核。2006年10月17日,成功发行2.3亿新股,募集资金约10.8亿元,成为山东省第一家上市的港务公司。
  自此,日照港在生产经营之外,又多了一个资本运营的重要支点。
  上市一年,日照港又成功实施了第一次再融资。在2007年10月,日照港的分离交易可转债方案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11月,公司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完毕,募集债券金额8.8亿元。债券票面利率1.4%。12月,债券和权证分别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日照港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同时拥有正股、债券和权证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也是近几年来再融资速度最快的上市公司。
  “从那时起,日照港整体上市的序幕已徐徐拉开。日照港集团培育成熟的原油及其他散货业务和资产,也会逐步"装入"上市公司这个平台。也许那个目标不远。”王建波说。
  在日照港集团未上市的资产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日照港集团与中石化等特大型企业合作的油码头项目。
  据悉,10万吨油码头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完工后将交给日照海明油品储运有限公司经营。届时,将达到802万吨/年的输出能力。另外,30万吨的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新增2000万吨的原油输出能力,据了解,该项目已经具备报国家发改委的条件。
  一个个临港工业项目拔地而起,在日照港周边迅速形成了钢铁、粮油、造纸、制造、石化等临港产业,“鲁南临海产业区”的规划蓝图逐渐成形。就在促进临港工业崛起的同时,日照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成就了它作为大宗散货物流中心的地位。
  日照港2010年实现“双亿”的目标渐行渐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