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矿石谈判,期待优势变胜势

2008-10-28 11:2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朱增
    纵观近几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结果,国内钢企的表现可谓“差强人意”:一个占世界铁矿石消耗近40%的经济实体居然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屡屡受制于人,除了被动接受涨价外,几乎没有还价余地。这固然与国际铁矿石资源被三大巨头高度把持有关,但这与国内钢企内功不足、话语权缺失等亦关联颇大。
    十月即将过去,十一月触手可及。对国内钢企来说,这是一个战斗时间,按惯例,全球铁矿石谈判每年在11月份开始,届时全球三大矿业巨头与全球钢企代表将进行多方博弈。由于受利益牵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绝对会是一场劳心劳力的智力对决。而这种智慧更多源自于谈判主体自身的实力以及对当下市场形势的准确拿捏。
    与往年谈判不同的是,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钢材消费大幅度萎缩,世界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饥渴度”已经明显降低。与之相对的是,包括三巨头在内的铁矿石供应商虽然承认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走低,但仍然维持甚至有意扩大铁矿石产量。最近,淡水河谷公布了明年的扩产计划,称 “看好中国长期的需求”。
    此时我们看到了谈判的一些有利筹码:目前,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全球钢铁企业生产增速在放缓,最近几个月中国的钢铁产量增速一直在环比下降,近期国内钢价也逐月下跌。据中钢协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开始国内钢铁全行业亏损,河北地区更有近40%的小钢厂倒闭,从事铁矿石贸易的企业倒闭情况更普遍。
    钢材价格走低、钢材需求疲软、减产潮席卷全球、铁矿石产量不减反增……所有这一切都是铁矿石供过于求的信号的强烈释放。这对即将落座在谈判桌前的钢企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如何让铁矿石价格回归市场理性,则是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市场供需关系下,谈判的天平已经倾向了需方的钢铁企业。
    不必讳言铁矿石供应商的强大,身处商海的他们自然知道铁矿石价格谈判关系重大。因此,早在钢价骤然遇冷的时候,三巨头就应时而动,齐刷刷为谈判造势:这厢力拓因天气原因减产,必和必拓暂停西澳所有铁矿开发,那厢淡水河谷直言不讳继续涨价,想搅混水好摸鱼。熟料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打乱了部署,这才又有了三巨头的保产以及扩产计划。
    由于去年中国形成巴西矿、澳矿两种价格涨幅,因此传统的谈判机制已经被打破。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在谈判上纠结肯定不是双方所期待的。因此动荡之下,亟需建立一套新的完整的谈判机制以推陈出新,满足现实的利益博弈格局。在这种情势下,唯有以变制变,才能谋求己身的最大利益诉求。
    或处于此种考虑,在被认为是全球铁矿石谈判的热身论坛——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间隙,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发出了2009年全球铁矿石谈判机制需要改变的信号。据透露,新的谈判机制将不分长协和现货,不分澳矿、巴西矿或是印度矿,全部统一价格。中国不应实行现货价和长协价两种价格,长协价也不应有巴西矿和澳矿之别。
    中国钢铁之所以深受铁矿石之苦,很大程度源于铁矿石价格严重偏离理性。如若经过重新洗牌的谈判后,铁矿石价格能回归理性,对当下惨淡的中国钢企来说将不啻于一剂强心针。有鉴于此,我们对钢铁界如何把当下的谈判利好转化为胜势,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