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应对长洲水利枢纽船舶滞航 多部门联动执法
2008-10-6 10: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0月5日电 秋冬季枯水期即将到来,去年曾发生3次船舶滞航事件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的水运“大塞车”,今年会不会重蹈?近日,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广西长洲水利枢纽通航协调工作小组共同制定了《广西长洲水利枢纽通航应急联动预案》(以下简称《联动预案》),提出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河段通航应急管理机制,快速有效解决船舶滞航问题。
滞航让企业受损
出台该联动预案,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自治区交通厅有关人士介绍,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广州航道)是目前广西最繁忙的航道,广西内河运量的90%经过该航道。长洲水利枢纽则位于这条繁忙航道的咽喉位置——梧州,它也是西江干线上最后一个枢纽,干线上几乎所有的船舶都要从这里通过。
长洲枢纽船闸2007年3月开通后,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出现停航一次、滞航3次,其中一次堵船达到1400多艘。频繁的停航、滞航,令西江干线沿线的航运、水泥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今年7月,记者在西江采访时,沿岸的水泥、航运企业就向记者抱怨,几次滞航事件,让他们在生意最好的时段损失惨重。由于不能及时将货物运到珠三角,这些厂家被广东的企业以违反合同为由索赔,有的永远失去了大客户;一些厂家没有按时将货物运到,被对方甩货,积压了大量的货物。在以水运兴城的贵港、梧州,也接到大量企业投诉,因为滞航导致货品运不出,许多企业被迫停工停产。
据介绍,目前,长洲枢纽平均每天有380多艘船经过,往返于两广之间,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有420艘。这些船主要把煤、石灰、水泥、木料、白糖等物资运往广东。随着年底渐近,正是航运最为繁忙的时候,特别是今年石油的涨价,陆路运输成本大幅提高,成本低的水运更受青睐,许多企业选择水运,往西江的水路将更为繁忙。因此,在目前航道还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滞航问题,尽快疏通航道,将重演去年的“惨状”。
要杜绝船主超载
据介绍,长洲枢纽河段出现滞航,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船主超载,造成船舶在水深不足的地方搁浅;其次是船闸出现运行故障或遭受损坏,造成滞航;三是有的船舶超航道水深装载不能过闸,阻碍了其他船舶正常过闸,造成船闸通航秩序混乱;还有因调度管理过失,造成通航秩序混乱引发的滞航事件。
自治区交通厅相关人士说,航道的深度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枯水期,水运更需要禁止超载。去年的滞航事件中,一些船主为了多运货物,多赚钱,不顾有关部门公告的枯水期的航道水深,超载货物,结果导致船舶搁浅引起滞航。为此,去年广西在处理滞航事件时,曾紧急出台了《关于解决长洲水利枢纽堵船问题的紧急通告》,要求枯水期所有需要通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船舶,其配载吃水均不能超过1.8米。
《联动预案》提出,今年将继续对船舶的配载进行约束,如出现航道水深不足,根据联动执法总指挥长的建议,将由自治区港航局通知上游各市交通局采取控制船舶配载的措施,避免船舶货物超载航行。而弄虚作假、不听从船闸运行调度的违章船舶,将被处罚。
为了杜绝船舶通过船闸时混乱,还将实行实船报到排队候闸制度,即需要通过广西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船舶,必须到达船闸上(下)游报到处指定水域登记,按秩序排队候闸。
对滞航将联动执法
《联动预案》最大的“看点”是“联动”。
自治区交通厅的资料显示,西江航运干线上,从上到下有西津、贵港、桂平、长洲4个枢纽,西津、长洲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枢纽,隶属电力部门。贵港、桂平则为航运枢纽,隶属于交通部门。部门的职责不同,优先发电还是优先通航,考虑的方向自然就不同。例如,每年各个船闸需要检修,由于船闸检修需要的时间很长,有的枢纽检修期间要断航一个多月,因为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各船闸的开放、检修时间不同步,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协同管理,造成西江航道水位不稳定、梯级水位不衔接、通航保障率受影响。
“造成停航、滞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因长洲枢纽由多部门管理,没有统一协调机制,导致事前无法有效预防,事后不能及时处理。”交通厅一位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长洲水利枢纽的运行管理分属海事、航道、公安、水利、交通等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属于“多龙治水”,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统一协调。
为了改变“多龙治水”局面,《联动预案》提出了联动执法的思路:滞航应急事件分预警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3个等级。一旦启动《联动预案》,这些部门将在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如重大(Ⅰ)级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将成立自治区层面的应急事件总指挥部,负责对应急事件进行处理,设总指挥长,对海事、地方政府、航务管理局、港航管理局、长洲水电开发公司等单位的职责进行协调指挥。海事、航道、航管几大部门将联动执法,指挥船舶有序通行,对违反通航规定的船舶进行规劝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