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贸资讯

常德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2008-11-10 21:0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为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目标,近年来,我市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加工贸易企业12家,目前正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有4家。产品涉及机电、农产品深加工、针织服装等。1-9月,全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554万美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出口1482万美元,增长40.1%,高出整体增速7.3个百分点;进口72万美元,同比下降27.8%。其中7-9月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额356万美元,出口额328万美元,进口额28万美元,三项指标分别完成省厅下达我市下半年加工贸易考核目标16.5%、16.4%和18.8%。县市区中,汉寿、桃源、石门等县开展了加工贸易业务,其他县市区仍未实现零的突破;石门县加工贸易完成较好,加工贸易额位居县市区第一。加工贸易企业中,达门船舶、岩下荣祺食品、世运针织公司等企业加工贸易额居前,其中,常德达门船舶公司出口960万美元,稳居全市第一,石门世运针织公司加工贸易量猛增,出口增长7.6倍,进口增长80%以上,但仍有大部分具备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的企业未实现零的突破。
  二、主要做法
  一是推进观念更新。市委、市政府把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作为第一驱动力来抓。围绕推进“对接长株潭、建设常德工业走廊”,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主要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加工贸易政策,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外贸企业人员进行轮训,并派干部赴沿海挂职,今年以来,先后派出了小6支分队前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挂职。
  二是加大申报力度。我市积极向上申请常德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今年4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申报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工作。为推动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从市直相关部门抽调专门力量组织材料写作班子,市里成立了加工贸易承接地领导小组,卿渐伟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陈文浩、副市长朱晓平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市商务局),其他相关部门为成员。市委书记武吉海、市长卿渐伟多次率市商务局等有关部门的同志赴省商务厅、国家商务部汇报承接地工作,得到了省厅、商务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商务部蒋耀平副部长、傅自应副部长以及产业司司长、省商务厅向力力厅长、刘权副厅长等领导同志对常德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省商务厅以湘商〔2008〕157号文件积极向商务部推荐我市申报国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主要是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加工贸易发展,目前我市已经出台《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意见》等文件,文件决定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引导资金,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公共平台建设;要求各县市区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实行“一县一品、一园(区)一特色”,并要求各地每年建设标准厂房1000平方米以上。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我市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是突出重点地区。汉寿县被授予湖南省首批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该县正按照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领导小组要求,抓紧科学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完善各项措施,优化环境,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第一菜单”,积极探索新的招商方式。利用委托招商、企业招商、重点招商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外贸易规模小。今年以来,我市对加工贸易虽然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但规模偏小,与其他市州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今年以来9月底,全省14个市州中,长沙完成加工贸易总额5.2亿美元,是我市的34倍;邵阳0.64亿美元,是我市的4.2倍,益阳0.34亿美元,是我市的2倍多。永州、邵阳、益阳、长沙、郴州进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495%、86%、77%和47%,均高于我市,因此,我市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不优。我市出口产品以纺织、食品、农产品为主,且多为初级加工品,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企业自身抗风险力弱。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占总体的比重不到50%。而从全国的情况来看,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占到出口的一半以上,我市加工贸易要达到全国的平均值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外资企业出口乏力。近年来,由于我市引进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很少,新实现出口的外资企业几乎为零,没有新的增长点。
  四地区发展不平衡。县市区加工贸易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县市未引起高度重视,加工贸易业务为零,没有发展新的加工贸易企业。个别地方认为出口退税会增加当地财政支出,普遍存在限制企业出口的现象,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与自身优势,加工贸易业务没有开展起来。
  五是国内外贸易环境影响。今年以来,出口企业克服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材料涨价、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际贸易壁垒频出等多重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当前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状态,但美国次贷危机、华尔街金融风暴,对外贸出口影响开始显现,企业收汇出现风险,据权威机构预测,影响还将很深远,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如果地方政府没有任何扶持政策,出口企业手无寸铁,将难以应对。势必对全市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四、下段工作
  一是培植贸易主体,扩大贸易规模。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今年计划新增40家企业申报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队伍。对于一些被外地企业代理出口的公司,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发动工作,动员其从本地出口,据调查,去年全市有近2亿美元的商品由外地委托代理出口。我们将重点抓好桃源、汉寿、临澧、津市四个重点县市的出口,加强对杰新纺织、创元铝业、达门船舶、荣祺食品、洞药、鸿鹰祥生物、金龙电机、特季轻纺、金湘猪鬃、金果果蔬等十佳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在政策、人才、展位安排、服务上给予重点保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同时着力抓好船舶、医药原料、食品罐头、电话机、电动机、经编机、纺织品等产品的出口。
  二是推进“品牌兴贸”战略,优化出口结构。对有一定基础的企业,我们将进行分类指导,积极做好申报“湖南省出口品牌”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引导企业增强出口品牌意识,推动企业进行国际商标、专利注册、知识产权备案,努力扩大自有品牌出口。扶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提高其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推动全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导向型企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内移的空前机遇,充分利用国家以及省级政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出口导向型的外资生产企业,扩大外资企业的出口额,提高其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促进我市加工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向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宣传贯彻省政府出台的服务外包发展意见,着力培育服务外包载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
  四是加大申报力度,搭建招商平台。努力做好“国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申报材料及其他前期筹备工作,继续向省厅、商务部汇报,力争明年初获商务部批准。
  五是组织经贸活动,开展对外贸易。继续组织好国内的重要国际性博览会和交易会,鼓励和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国外的国际性交易会、展销会和博览会,如第104届广交会、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1月份的阿联酋沙迦商品交易会;同时要组织更多的外贸促销队伍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六是落实政策措施,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外贸易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央、湖南省外贸发展基金对全市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对我市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外贸促进机制。对已申报的《中小开》、《中部促》、《农轻纺》等项目,做好汇报工作,争取最大限度支持,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