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十大举措”燃亮中国车市前程

2008-11-14 13:3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为应对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近日,国务院对外公布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举措,其中包括重大工程项目、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10年,投资总额将达4万亿元。这些举措,无疑给一直在低谷徘徊的汽车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成为业内广泛看好的、燃亮中国车市前程的一盏明灯。
增强消费信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预计,2008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可能仅为950万辆,8%的同比增长也会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汽车市场增速的新低。
    面对低迷的局面,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变得 “岌岌可危”。因此,想要车市回暖,首要问题就是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济南一家重卡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在与记者的谈话中也提到,现在买车不止是钱的问题,更是信心问题。他们这样做重卡生意的商家,消费者大多都是个体车用户,如果他们感觉买了车没钱赚,自然就不会出手了。
    而此次国务院出台的 “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元,大规模扩大内需”的政策,对车市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之前已有汽车专家提出 “扩大内需是激活车市的最佳办法”。如今,十项具体措施的出台不仅带动了内需,提供了市场机会,更给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以及消费者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评论人称,4万亿元投资必然会有一部分转为消费资金,从而进入汽车市场。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指出,其实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保有量不高,消费需求依然很大。
购买力提高
    消费信心的重建和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目前,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措施的出台,百姓的购买能力也得到提升。
    具体到即将施行的十项措施上,业内人士指出,让城乡居民敢花钱,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会有力地推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对此表示赞同: “放宽信贷规模,放松银根,有利于发展汽车金融,鼓励消费者贷款买车。”
    而从长远看,国务院制定的这些措施,是要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破解看病贵和上学难,让人们出行更畅通,百姓居住条件将改善”。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这些措施直接触及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其消费能力必然得以提升,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也将提高。
    不仅如此,有关专家还分析说,汽车业是一个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产业,其本身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消费,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等行业都与它息息相关。可以说,强大的汽车产业链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商用车机遇多
    按照中汽协的最新数据,商用车产销量上月降幅明显,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但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可能却最大。不过,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在此次十项举措出台过后,其市场前景被业界广泛看好。
    汽车评论员罗裕认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各类农村沼气、饮水工程和农村公路、电网的建设等,将广袤的农村市场变成了商用车的舞台。
    而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等,对商用车而言,成了市场需求的集中暴发点。
    同时,经历了半年的调整期,汶川大地震的受灾地区也进入更紧张的重建阶段。国务院此次明确指出,要让灾区人民早日安居乐业,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这一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崛起,无疑给商用车企业带来良机。
    另外,随着各种扩大内需措施的实施,物流、货运市场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各类载货车市场也将得到很大发展。
    除此之外,业内专家还指出,对国内汽车产业而言,十项措施中的“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对自主品牌汽车和相关高科技汽车领域的支持力度将变得更大; “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也为环保汽车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经济危机的考验,相信国内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从根本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位业内专家如是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