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强调:扩大消费需求
2008-11-16 1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消费需求是内需的主体和重点,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测算,我市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6个百分点。继对促投资作出部署之后,11月13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2+8”消费新模式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扩需求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出台“十大举措”,打造“2+8”杭州消费新模式,扩大消费需求,应对危机、提升品质、促进发展。“2”,就是关注农民和农民工两大消费群体;“8”就是培育住房、汽车、旅游、通信、商贸等5大传统消费热点和文化、健身、信息等3大新兴消费热点。
王国平和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副市长何关新一起,听取了市发改委、市农办、市贸易局、市供销社、市建委、市旅委、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等单位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我市探索建立“2+8”消费新模式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杭州要做好“保民生、调结构、稳出口、扩需求、促投资”文章。消费需求是内需的主体和重点,对拉动经济增长极端重要。特别是在出口拉动减弱的情况下,更要高度关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要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按照“快、重、准、实”要求,把建立“2+8”杭州消费新模式、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危机、提升品质、促进发展的关键之举,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出台政策,落实举措,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王国平强调,建立“2+8”杭州消费新模式、扩大消费需求,要出台和落实“十大举措”:一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和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提高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收入水平,让他们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二要以落实《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为核心,加快构建覆盖672万杭州人和280万“新杭州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三要在提高农民和农民工收入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和“城中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疏通农村和“城中村”商品流通渠道,提供更多适应农民和农民工消费的产品,提高农村和农民工消费市场的商品质量,优化农村和农民工消费环境,实现农民和农民工便捷消费、实惠消费、安全消费,提高农民和农民工的消费水平。四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培育住房、汽车、旅游、通信、商贸、文化、健身、信息等八大消费热点,特别是要落实好“房地产新政”,坚持经济适用房、经济租赁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危改房“五房并举”,加快建设杭州特色保障性住房体系,引导杭州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稳定购房者消费预期,促进住房消费。五要以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扩容、中国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二期、浙江金恒德国际汽配物流中心、萧山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打造杭州大厦、银泰、解百等“商业航母”,推进中山路、四季青等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加快重大商贸设施建设步伐,打造杭州旅游和消费新“亮点”。六要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西博会、中国国际动漫节、网商大会、第59届国际金钥匙组织2009年会、2009PATA旅游交易会、2009世界航空协会马拉松赛等节庆会展、体育赛事活动,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做好利用节庆会展活动促进消费文章。七要发挥杭州作为全国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全国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优势,实施“市民学习上网”工程,推动“网络购物进家庭”,推进全交互数字电视村建设,推出移动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型网络数字消费产品,大力发展网络数字消费。八要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加快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做大做强旅行社,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生活服务,稳定就业,促进消费。九要整合资源,建设“新杭州人”综合服务平台,为“新杭州人”提供价廉物美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十要借鉴各地成功经验,抓紧制定出台促进消费的政策。
王金财指出,扩大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撒手锏”,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过程。要坚持解放思想,通过优化税收等政策,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整合部门资源,加大有效投入,多为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和农民工办实事,拉动消费需求。要搞好规划,加快建设农业旅游观光综合体,促进城乡消费。要积极争取指标,推动新一轮农村危旧房改造。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国际化战略,打响杭州旅游品牌。要加大城乡商品交流力度,推动“文化下乡”,刺激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