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大投资下的大机遇
2008-11-17 10: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王延
1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3年内要新增加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完成100多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将达到9000亿元。这是继国务院批准铁道部2万亿元铁路投资计划后,又一项高投入的建设投资计划获批。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国家加大建设投资以拉动内需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将为扩大国内建材市场需求发挥重要作用,而水泥行业则很可能成为最先受益的行业。
见顶回落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8月份国内水泥行业表现强劲,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3%,利润总额达182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58%。尽管2008年因燃煤涨价造成生产成本大面积上扬,水泥行业依然凭借价格的持续攀升成功地转移了成本压力,成为前3个季度建材市场上表现最为抢眼的行业。
“由于国家对落后产能的大量裁撤,以往水泥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有效缓解,这是近几年水泥行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从2008年8月份以后的情况来看,水泥行业逐渐步入下行阶段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再度出现,未来水泥行业将呈现见顶回落的走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造成本轮水泥市场的供需压力来源于地产行业投资的全面降温。受2008年全国各主要城市房价普遍回落的影响,地产开发商对地产的投资信心锐减。据统计,截至9月底,我国房地产行业累计完成投资2.44万亿元,实际投资增速已出现大幅下滑。鉴于房地产行业对水泥行业的重要支柱作用,2008年6月份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积增速的持续下滑,已经严重打击了水泥产品的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2008年落后产能淘汰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泥市场的供需关系。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计划,2007~2010年总共要淘汰落后产能2.8亿吨,其中2007年已经淘汰了8000万吨左右,因此2008~2010年3年的硬性淘汰任务应该为2亿吨。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2008年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不容乐观。
“从2008年前3个季度的情况看,水泥行业的利润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大量中小水泥企业仍然有利可图,这是导致产能淘汰缓慢的重要原因。”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场淘汰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显得极为重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拟公布的 《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企业名单》,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在第四季度公布这份名单,预示着国家将在2008年最后两个月加紧对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如果进展顺利,将对2009年水泥市场的景气度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出口艰难
中国作为水泥生产大国,出口历来就是水泥行业重要的经济来源,而2008年国家对水泥出口退税的大幅调整,无形中加大了水泥市场的供需压力。
以国内重要的水泥出口省份广东省为例,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3个季度广东口岸累计出口水泥69.1万吨,价值3358万美元,比2007年同期分别下降37.2%和9.3%,其中对澳门和香港的水泥出口量为37.8万吨和28.9万吨,分别下降31.2%和21.7%,而对上述两个地区的出口量共占同期广东口岸水泥出口总量的96.5%。
“水泥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品,国家将水泥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后又取消水泥出口退税,加上国内能源、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这些因素都抑制了水泥的出口。”海关统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受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汶川地震的影响,国内建材市场存在很大缺口,为稳定国内水泥价格,国家对水泥出口的限制较以往更为严格。而出口的大面积萎缩加剧了国内水泥市场供需上的不平衡,再加上淘汰落后产能和地产行业低迷的影响,水泥行业的下滑在所难免。
峰回路转
正当人们认定第四季度水泥行业景气度下滑不可逆转之际,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变动,又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多项政策与水泥行业密切相关;交通部正在酝酿的5万亿元投资计划,涉及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多项基础设施建设,该计划一旦获批,其对水泥行业的拉动作用同样不可小视。面对众多利好因素的到来,本处下行阶段的水泥行业正面临着峰回路转的新局面。
“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对水泥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不少业内专家预测,由于公路、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量巨大,如果资金到位,最迟到2009年6月份水泥市场的巨大需求就会显现。
除了对水泥行情反弹的乐观预测外,一些业内人士对此也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当前政府期望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该项投资将面临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水泥行业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水泥市场的供需压力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水泥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趋势还没有逆转,基建投资的作用能否如期显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