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全力推进港口经济建设
2008-11-17 14: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整体推进、联动发展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的港口、岸线资源。我们看到,“三湾”领衔联唱港口经济重戏,大幕震撼开启,全力推进发展港口经济正如火如荼进行。
深入广泛宣传,提升共识高度。舆论宣传先行,是工作推进的基础。首先,从点面上宣传港口经济的内涵及战略意义。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港口经济是关联产业集群,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量经济,又是国内与国外经济的交汇点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联系起来的开放经济。近期,莆田市委作出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决定》,对什么是港口经济、发展怎么样港口经济、怎么建设港口经济都作出明确科学的阐述。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广泛宣传发展港口经济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基本框架,使全市人民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是我市融入海西大局发挥拓展一线骨干作用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四用发展”要求推进新一轮创业的重要内容,是发挥港口优势实现港城崛起的必然选择,从而形成抓港口就是抓发展、抓重点、抓大事、抓长远的共识。其次,从横面上正视我市港口经济属于“夹缝经济”。我们要看到港口经济的发展需要走夹缝中求生存保发展之路,讲求错位发展策略,避开人家强势锋芒,主攻自身优势项目,从而发展特色的港口“夹缝经济”。从纵面上看到莆田港口的发展前景。港口无疑是个“聚宝盆”。莆田港口岸线长,港湾优势得天独厚。目前,“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正在实施,“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的港口经济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秀屿、东吴、兴化湾南岸三大港区将成为海西“两集两散”的大型深水泊位主要港口,港城崛起指日可待。
深入统筹兼顾,推进协作深度。统筹协调是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港口开发建设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做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发展。从海西大局出发,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生产要素聚集程序和物流流向统筹考虑确定各港湾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全面开发湄洲湾、规划建设兴化湾和平海湾。二是统筹港口建设与腹地工业发展。港口所在腹地的工业是港口发展的基础,而港口则是腹地工业对外联接的窗口。我市的港湾适合于发展临海工业,湄洲湾重点发展新型能源、石化、钢铁、船舶修造、林产加工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兴化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能源等临港产业,建设成为大型装备制造与能源中转供应基地、港口物流中心;平海湾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等临港服务业,加快建设滨海新城。在发展中宜走“项目兴港”与“滚动发展”之路,切忌一厢情愿,“筑巢引凤”,防止港口建成后“晒太阳”,造成巨大浪费。三是统筹港口建设与城市建设。按照“港城互动、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格局,利用港口资源为城市发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力培育工贸旅游等港口城市功能。四是统筹港口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按照基础设施服务于生产性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进临港生产性项目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四纵四横”港口集疏运通道网络。同时,要完善港口软环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深入持续运作,增强发展深度。持续运作是发展港口经济的关键。加快推进港口建设,必须做到持续运作、深度发展。一要围绕全局持续运作。在推进港口建设中,应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呼应、对接、融入,围绕港口经济的发展目标,奋力实施追赶战略,引进项目,发展临港工业。各级各部门都要从全局角度正视自己,在全局中找定位、尽责任,在围绕全局服务全局中求得有效运作,积极为全局发展作贡献。二要准确站位持续运作。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和涉港部门要通力合作,提前做好港口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等前期工作,提高港口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运作,责任要明晰,既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守土有责,各司其职,又能在全局中尽责任,注重协调配合,做到负责到位又不越位。三要依法依规持续运作。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必须坚持依法依规。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遵守港口建设的各项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的程序办事,以科学和法制来保障持续运作的规范和有效。四要注重实效持续运作。我们要通过改进作风,通过建立健全发展港口经济的工作制度和机制等,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求实效作为工作追求,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上。要保持一种一任接一任的责任、精神和韧劲,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善于为后任打基础,甘当人梯谋长远,以持续运作的成效来推动港口经济发展。(林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