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发展与政策论文

破读珠三角物流

2008-11-17 15: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场关于谁是珠三角龙头城市的纷争终于在"CEPA"的签订之后落下尘埃:香港是大珠三角区域无可争辩的龙头城市,深圳则在重新定位自己,而广州华南区中心城市的位置也将得到巩固,从而加强整个大珠三角的辐射力。 
  在这场正在或者悄悄发生的变化中,物流在珠三角这个区域中似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香港是世界第一的货柜码头,广州的货物吞吐量则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列,深圳的货柜运量也在全球十大集装箱码头中占有一席。这个区域的物流力量联起手来,将有着非常惊人的变异能量。 
  变局,似乎正从物流开始。 
  粤港联手,大珠三角物流中心呼之欲出 
  按照CEPA的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港资公司将可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相关的货运分拨和物流服务,包括道路普通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服务和有关咨询业务,国内货运代理业务,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运作物流业务。 
  而在CEPA出台之前,粤港两地的物流合作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从今年2月份深港机场合作框架意向书签署,到3月份南航货运网上销售系统在香港全面启用,再到日前传出的广州航空界考虑与香港企业在广州新白云机场成立合资物流公司的消息,粤港两地物流业的合作越发紧密。对于CEPA的签署,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粤港两地物流资源的新一轮整合即将开始,大珠江三角洲物流中心正在渐渐崛起。 
  香港回归后跟内地一直处于两个关税区,因此,人们在探讨珠三角经济的时候,往往只把广东省的九个珠三角城市纳入视野。其实,从地理位置上看,香港与深圳山水相连,根本就是珠三角的一部分,这就是"大珠三角"的概念。尽管"大珠三角"和"粤港合作"最近几年才在个媒体上火热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粤港合作开拓物流已经由来已久。 
  1993年,深圳盐田港集团与香港和记黄埔合作,合资成立了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记黄埔的加盟,使盐田港与香港港口在集装箱运输上互为补充,并使得盐田港近两年发展神速。鉴于盐田港与香港和黄之间的密切关系,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内深圳港将能更好地与香港协调配合,以缓解香港港口的压力。 
  目前,在深港实现24小时通关之后,粤港两地的陆路和航空物流瓶颈随之完全破除,而航空物流更成为未来粤港融合的新切入点。深圳机场(集团)公司于今年2月26日与香港机场管理局签订了深港机场合作框架意向书,两地机场组成策略性伙伴,联合发展机场业务,推动深港两地经济发展。航空界人士指出,深港机场之间互为跳板、转运国内外客货流已成趋势。深圳机场强劲的客货发展势头,为香港企业充分利用内地广阔的市场来缓解当前的经济低迷压力创造了良好的空运条件。而香港机场则可利用其国际航线较密的优势,将内地货物直接运往全球目的地。深圳与香港正在打造一条方便、快捷的"空中物流走廊"。 
  南航一负责人说:"珠三角机场物流市场很大,五大机场各有发展空间,香港机场需要内地机场为其服务,而内地几家机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更易将这种需要变成现实。五大机场之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2001年7月,穗、深、珠、港、澳五大机场已在香港召开了首届"珠江三角洲五大机场研讨会",五个机场表示今后将会在包括物流等方面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打造大珠三角物流区,香港的辐射能力至关重要,香港的兴衰直接影响到这一区域的物流发展。香港一直是大陆特别是华南地区最主要的货物出口通道。华南地区外贸出口量有90%经由香港转运,香港处理的货物中,60%与内地有关。香港方面也正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大珠三角物流区的建设中来。CEPA签署后,香港在内地经营物流服务将进一步得到确认。香港特区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局长兼物流发展局主席叶澍堃曾表示,珠三角是我国增长得最快、最富裕、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亦是国内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占最大比重的地区,最大的出口及最热门的外资直接投资地点。 
  不久前,香港9号货柜码头2个泊位近日正式启用,每年新增处理70万至80万个货柜,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香港的货柜处理量和竞争力。今年香港货柜处理量将达到2000万个,再次展示出国际贸易中心的风采。 
  另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进出口总额16373亿港元,同比增长14.7%。香港贸易发展局首席经济师梁海国先生说,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将逐步带动香港本地经济的发展。梁海国认为,海外商家受非典疫情影响暂缓对香港供应商落单的情况已经改善;美元汇价相对较弱;环球经济逐渐复苏;亚洲区内贸易发展强劲;商业旅游逐渐恢复畅旺;内地予以香港为来源地的货物零关税优惠等,是支持香港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虽然香港近年整体经济持续疲弱,但出口服务却未受影响,尤其是在快速增长的内地经济带动下持续上升。2003年7月,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创下平均每小时处理272个货柜的船舶生产力纪录。 
  香港背靠这片发展迅速的腹地,加上受CEPA利好消息的影响,香港物流业将大有可为,珠三角龙头的地位将不断得到巩固。不过,香港的视野不会局限于珠三角,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的物流中心才理应是香港的雄心所系。 
  CEPA并非免费大餐,港资物流企业排兵布阵 
  根据CEPA的承诺,香港物流企业将可以早于其他外资企业两至三年的时间,在内地独资经营物流以及相关业务。在这之前,香港物流企业想在内地开办业务,必须先成立代表处或建立合资公司。而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订的相关协议,香港物流企业原本将同其他外商一样,在两至三年后才可以以独自形式进入内地市场。此次,香港物流企业无疑从时间和形式上比其他的外资企业得到了先机。对于物流企业至关重要的服务网络来说,香港物流企业可以先于其他外资物流企业在内地以更为低的成本尽早地搭建网络。 
  香港物流协会主席梁智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内地对香港的物流企业提前实施对世贸组织成员所做的开放承诺,清除了香港物流企业进军内地的"关卡",降低了开拓内地市场的成本。梁智敏还认为,CEPA给香港物流企业带来一个新的机遇--CEPA里明确地提出了物流服务的概念,而这一概念还没有列入WTO服务贸易构架中。香港物流协会不久前用电话向136个会员进行访问,其中接近一半受访者考虑将公司部分运作搬回内地,或在内地独资或合资建立据点。根据香港物流协会的调查,超过98%的受访者认为《安排》会为香港物流业带来新商机;42%的会员考虑将公司部分运作搬回内地或在内地独资或合资设立据点;50%会员认为《安排》会对内地物流企业增添竞争力;超过78%的会员认为国际性物流公司会通过并购香港物流公司而进入内地物流市场。对于"安排"的跟进工作,有超过92%的会员希望内地及香港政府部门可以提供一份在内地开展物流业务的相关资料,如申请营业执照和开立银行账户的细则,有超过60%的会员认为"安排"仅是一个大指引,期待在未来3个月可有更详细、更清晰的指引,说明如何在内地成立独资公司及申请有关牌照。另外,物流协会向政府提出九项建议:尽快兴建港珠澳大桥;简化报关及缩短过关时间;增加CEPA运作的透明度;设立督导委员会;加强推广;在内地及香港同时成立中介机构,性质与贸易发展局相似,协助香港公司进行业务开展及行政安排;零关税制应推广至更多产品;解决内地与香港的付款、汇款问题;开放香港空运市场。 
  对于新的机遇,香港嘉里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耀明认为CEPA是好事,这将改善香港的经营环境。由于中国内地的物流市场潜力巨大,香港物流业在内地的空间会更大,不会再有制肘。另有专家认为,随着CEPA的落实,可能会引发更多香港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进入到内地物流市场。 
  但是,有了CEPA的优惠措施,并不是说香港物流业就可以从此一统河山。新近走马上任的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就曾给香港企业敲了一记警钟。唐英年先生表示,CEPA虽然为香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内地开拓提供了一个淘金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企业就可以享用"免费大餐",在内地市场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港商的努力,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不会改变。对于CEPA里允许香港物流公司以独资形式到内地经营相关业务的规定,也有专家认为要看到它的两面性:香港物流公司获得独资经营的许可,一方面的确是获得了一个更宽松的经商环境和空间;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一个公司到一个陌生的市场环境下从事业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当地公司的力量不可忽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选择一个可靠的内地合作伙伴会很有益。 
  物流融合加速区域繁荣,珠三角经济将继续领跑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盛赞长三角而唱衰珠三角的论调就从没有停止过,似乎珠三角的外商、投资、产业都在逐渐转向长三角,而珠三角的竞争力正在慢慢减弱。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它们之间的竞争并不必然是此消彼长。至于"上海是中国的龙头而广东是中国之一翼,取中国市场必先扼长三角这个咽喉"的说法,纯粹是一种农民战争思维方式--现代物流产业已经把由地理空间主导的经济差距完全消弭。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先生曾有一个比喻:环渤海经济区就像中国的头,珠三角和长三角分别像中国的两条腿,这两条腿只有一起迈步,才能拉动整个中国经济。只有长三角繁荣的中国经济是跛足的。 
  最近几年,面对自己一直大幅超前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被江苏、浙江等地逐渐逼近,广东确实感受到了巨大压力。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带来的竞争,粤港两地各城市如果单打独斗,还是有些势单力薄,而双方联合起来,有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区域经济。分开来看,香港方面拥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国际金融、物流和商业营运中心,而珠三角内地部分则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有效率、最成功的轻工业中心;双方联合起来的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将可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地位,并进一步增强优势行业的实力。 
  最初,香港工商界有人担心,与广东经济靠得太近,会影响香港国际金融、物流、服务业中心的地位。即使这两年香港加速与广东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但在业界这一担心还没有完全消失。对于这种担心,广东的态度非常明确,"大珠三角"的建设,目的是要实现双赢,广东要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香港要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之一,这种明确的定位保证了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两地不可能毫无分歧,但关键是要在"大珠三角"的整体框架下求同存异,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因此,对于粤港的合作,有学者认为,必须要站在一个很长远的角度审视各自的定位。从香港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在粤港澳大珠三角中,香港的龙头地位也不会改变。香港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与内地尤其是广东的合作已经非常迫切,香港经济只有背靠中国内地广阔的腹地,才能更好地发展,也才能拓宽自己的发展天地。正如中国对外贸易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所言,香港发展区域经济有很多选择,但建立粤港澳经济区是最好的选择。 
  在粤港区域合作方面,广东省政府的态度也相当积极。今年3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邀请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加拿大女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规划专家、学者,对珠三角城市群进行为期6个月的考察调研。珠三角经济总量占广东省的80%强,在空间形态上初步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群,人口与产业高度聚集,辐射能力强劲,城镇化水平约为72.7%,是我国一个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潜能的城市群。但如果各个镇、各个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忽视各自的科学定位和相互间的协调发展,那就谈不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还会制约各个镇和各个市的发展。所以,珠三角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一个镇、也不是一个市的问题,是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怎样整合与提升的问题。因此,要突出抓好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规划,对珠三角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城市之间的交通、信息、污水治理以至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重新进行整合。 
  珠江三角洲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更好地发展,除了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之外,还应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达到这个目的,两个条件不容忽视,一是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统筹发展;二是有一个健全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与保障实施。现阶段的珠三角融合,首先是要巩固过去二十年已有的工业产业成就,全面强化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地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在整个珠三角的城市群,全面提高服务业在生产总值(GDP)所占比例。 
  区域的融合,最核心的就是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区域分工。事实上,区域经济的高水准的融合过程已经实现,香港的先进经验对深圳和广州等地已发挥积极影响,使珠三角大城市群发展由过去一般初级和中间技术的工业生产,提升到市场和经济体系优化过程,产生前所未有较佳的工商业生产规模。香港也得以利用内地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工,将本身不过几百万人口的经济体积,扩大至面向和运用几千万人口资源的经济体积。 
  同时,合理的区域分工需要市场机制的自我协调,当市场竞争有序、低成本的展开时,有利于对各生产基地的布局进行合理分配,而有序和低成本则要依靠发达的市场资源流动网络。所以现时粤港的融合,最终将归结到两地运输基建网络的协作整合,将现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上新台阶,实现区内市场制度的优化整合。 
  对珠三角来说,外有东南亚等国与我国争夺世界工厂地位、内有长三角地区凭借综合优势竞争世界工厂,在多种压力下,只有也只能依靠区域整体竞争优势,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迈向世界工厂的竞争中抢占实质性有利地位。为此,珠三角地区除了需要大力提高政府与企业的创新政策与科研水平,建立适合的 WTO政策机制,培育自己的高端核心创新技术,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尽快成为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能独立自主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并尽快培育优势配套产业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提升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竞争力,使本地区抢占中国"入世"后新一轮制造业发展的先机。 
  香港的《珠江三角洲2022年规划》有一个专门的城市联盟案例研究--美国的圣地亚哥与墨西哥蒂华纳的城市合作关系。这两座城市虽有国境相隔,但各自所属的联邦政府帮助它们缔结了一系列有效的城市联盟,俨然一体。借镜香港公共管理制度经验,以城市联盟形成竞争合力,这似乎是珠三角在一国两制原则下的一个理想模型。 
  果真如此,珠三角就会从与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的无聊对比中脱颖而出,豁然峥嵘。但珠三角的这种兴盛也并不意味着长三角的衰退。这是因为,区域发展中有一些资源并非绝对稀缺--比如管理制度,并不以其它区域在管理制度上的倒退为条件。当然,这首先需要长三角和京津唐等地区善于集聚和利用商业制度文明要素。 
  粤港合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面对后来者长三角咄咄逼人的追势时,珠三角也能继续加快脚步,重新引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粤港近期合作要点 
  1.加强粤港服务业合作。香港公司可以独资在广东提供相关的货运分拨、物流服务、货代服务和仓储服务。香港居民到广东设立个体工商户视同广东省居民办理有关手续。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可凭本人香港身份证和特区护照到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工商部门申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2.加强粤港口岸合作。今年第四季度首期开通深圳蛇口、深圳机场福永码头、东莞虎门(太平)港口岸至香港机场3条水上客运航线,今后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到其它口岸。加紧建设皇岗口岸、沙头角口岸新建跨境公路桥工程、深港西部通道口岸和皇岗地铁口岸等项目。 
  3.粤港跨界大型基建项目合作。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桥工程项目,粤港澳三方成立"粤港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大桥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广深港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决定在今年8月28日开工建设深圳西部通道工程项目。继续推进深圳铜鼓航道项目建设。 
  4.加强广州、深圳、珠海机场与香港机场的合作。 
  5.联合推介"大珠三角"。 
  6.加强粤港旅游合作。做好广东省内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在佛山、东莞、中山、江门4市的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年8月20日将试点扩大到广州、深圳、珠海3市,并争取在明年1月1日前在全省全面推开。 
  7.建立粤港传染病情况交流与通报机制。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治疗方面的合作,组织有关传染病专家定期或不定期互访、交流和会诊。 
  8.加强粤港高新技术合作。加强粤港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合作,鼓励和支持广东科技型企业到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 
  9.加强粤港教育合作。共同创立校长论坛,加强粤港两地大学、中学校长的交流。推进两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工作,促进两地人才交流。 
  10.加强粤港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11.扩大粤港经济合作腹地,促进港资到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投资。 
  12.加强文化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