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贸资讯

挖掘互补淡化竞争 中印经贸合作驶上快车道

2008-11-28 9: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印度出口增长52.9%,是中国所有对外贸易对象国(地区)中增长最为迅猛的之一。从双边经济结构、商品的构成等因素分析,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在经贸交往中仍有许多有待发现、可以不断拓展的合作领域。
  钢铁及相关工业
  可大做文章作为铁矿藏量丰富且铁矿质量较好的国家,印度是世界上钢铁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但很多钢铁企业的技术设备的工艺较为陈旧;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需要大量铁矿石,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需要大量进口优质钢材。为此,两国的互补性已经显露无疑:印度可以向中国大量出口铁矿砂及优质钢材,而中国可以帮助印度的钢铁企业更新设备和改进工艺。双方甚至可以考虑合作经营一些钢铁以及相关的企业。
  目前,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进口铁矿砂,但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砂所付出的成本比印度高,而澳大利亚的优质铁矿砂已面临枯竭。今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相关企业关于铁矿砂价格问题谈判出现不和谐关系的情况下,印度可以扩大对中国的铁矿砂出口。
  如今,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砂已占总量的20%以上,但双方的潜力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近5个财年中,印度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达56%。分析人士指出,印度铁矿砂对华出口激增是其对华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围绕铁矿砂进出口及钢铁产业这一项经济合作内容,中印两国都可以大做文章。
  煤炭产业需要携手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这几年煤炭出口增长很快,而印度由于石油缺乏,随着钢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高油价时代”需要煤作为主要的能源,但印度煤炭尤其是炼焦煤稀缺。一直以来,印度一直是中国煤炭资源最大的买家,据了解,印度今年可能面临2000多万吨煤炭的供应短缺。
  据印度《贸易标准报》近日报道,印度政府为了解决国内煤炭需求紧张,正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国外煤炭开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除了可以扩大对印度的煤炭及炼焦煤的出口之外,也可以向印度企业提供中国优秀的采煤技术。
  不管是铁矿砂还是煤炭,中印两国如果建立了健全的能源合作机制,两国经济将因此受益。在能源问题日益紧张的时代,作为两个能源和资源需求大国,中印两国更需要携手合作。
  信息产业具有互补性印度的软件技术举世公认,不但人才雄厚且出口优势很强,但是硬件建设不足。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落后于印度;然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产值仅次于美国。在结构优化程度方面,中国也明显好于印度。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预计,2008年印度软件产业的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将达到500亿美元。为此,中印两国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及潜力。
  制药业可获得双赢中印两国都是制药大国。印度的制药业实力十分雄厚,目前除了能生产各种“批量药”之外,几乎掌握全部的“处方药”的生产技术。中国的制药业厂家过多但效益低下,不过中国具有廉价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中国生产的药品也较为便宜。
  在这种前提下,可以由印方出技术,中方出基础设施、原料和劳动力进行合作,或者双方联合起来生产高档药。这样,印方可以扩大业务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中国可以减少低档药的生产,学习先进技术,双方可获得双赢。
  其它行业和领域具有合作拓展空间中印两国在农业领域,如水稻种植、水果贸易等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丝贸易等领域合作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
  中国专家关于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判断,在印度也有同样的认识。此前,中国媒体在采访印度人民党主席、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苏布拉马尼恩·斯瓦米博士时,他也强调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他说:“由于印度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中国,而印度在知识经济领域具有优势,因此我认为今后两国合作领域的重点应集中在高科技领域,例如生物工程、制药、应用航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另外,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强调互补,并不意味着中印两国不存在竞争。由于两国发展水平相近、经济结构雷同,导致了很强的经济同质性。在纺织品工业、制造业的不少领域两国的竞争都在不断增加。
  但着眼于两国经贸的发展,目前更应该挖掘双边的互补潜力和各自的优势,拓展更多的合作领域。两国甚至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占有、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份额,而不是在有限的竞争领域斤斤计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