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直面寒冬
2008-11-4 14: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0月31日,反映世界经济景气程度的BDI指数(波罗的海指数)报851点,相比今年5月20日创下的历史高点11793点,跌幅接近93%,整个航运业哀鸿遍野,大部分航运公司都在亏本经营,再加上严峻的金融形势,让船东们普遍感觉寒意阵阵,已经有部分航运公司宣告破产。招商证券研究员认为,BDI指数的持续低位运行,航运业的寒冬或将使更多的航运公司因不堪重负而告破产。
航运资产出售遇冷
大宗商品的牛市造就了航运业的顶峰,但BDI指数的下行、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贸易形势恶化,使得航运业被看淡,部分大型航运公司资产遭遇被抛售的命运。
今年年初,德国途易TUI集团正式宣布出售在全球航运业排名前五的赫伯罗特航运公司。新加坡的东方海皇集团曾积极参与收购谈判,并开出了极其优厚的收购条件,报价据传达到60-70亿美元。但好景不长,东方海皇在更换高层后,报价仅为35亿美元左右,报价大幅缩水近半。随着航运市场逐渐走弱,东方海皇自身对集装箱市场前景并不看好,在今年10月份宣布退出赫伯罗特的竞购行列。并表示,未来东方海皇将集中精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应对未来航运业的艰难时期。
最后TUI集团宣布,将赫伯罗特公司正式出售予汉堡联合财团,中标价为45.5亿欧元。尽管汉堡联合财团的报价高于东方海皇,但考虑到汉堡财团保护地方品牌的因素,有研究员认为,赫伯罗特的出售价走低,正明显表明航运业走入低谷。
无独有偶,近年来低迷运行的中日航线,在行业低潮期更让部分公司难以为继。处于长期亏损的烟台海运,在年初挂牌转让后,得到了大新华物流的青睐,大新华物流曾提出了较优厚的收购价格和附加条款,但在航运业景气不再后,大新华物流转而改变主意,不再愿意整体收购。
国泰君安研究员表示,未来是否有大型的航运公司破产,目前还难以判断,但如果BDI指数持续走低,破产的航运公司无疑将会增加。
中小公司相继破产
与大型航运公司相比,中小航运公司处境更为艰难,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经营将无以为继。
根据中国远洋相关人士转述,今年不断有小航运公司破产。欧洲东印度群岛班轮公司Europe West Indies Line于今年7月初宣布破产。该公司原来是一家从事加勒比海地区到欧洲运输的小型班轮公司,主要提供中美洲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和北欧之间班轮运输服务。原营运船队为6艘1100TEU左右船舶,全部为租船。
2008年10月15日,南非独立班轮公司South African Independent Liner Services (SAILS),已经停止经营。该公司原来主要经营欧洲/西非/南非航线,营运船舶为2艘645TEU船舶,今年初SAILS以较高的价格,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入4艘1100TEU新船。然而,在欧洲/南非航线, 航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C&Line(原名Dongnama Shipping)的班轮业务已于10月6日停止经营。该公司是一家韩国企业,主要经营亚洲区域航线,提供东南亚、中国、日本和印度之间的航线服务。在鼎盛时,该公司营运船队24艘,运力达15362TEU(国际标准箱),在20多条亚洲区内航线营运。
分析人士认为,航运业残酷的洗牌已经开始,未来新增运力的投放,将使得这种洗牌更为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