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下一个经济支柱:航空产业
2008-11-6 14: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核心提示:昨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将在临港开发区建设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园区。在这个一期规划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个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和装试基地即将建成。
昨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将在临港开发区建设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园区。在这个一期规划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个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和装试基地即将建成。它的主要作用即为国产大飞机提供“中国创造的发动机”。
仪式之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官员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航空产业将成为上海下一个经济支柱产业。“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民用航空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而随着大飞机的落沪,民机产业链将在上海迅速形成并且完善”,“此前上海的经济一直依靠石化、钢铁、汽车等支柱型产业,现在大飞机将成为上海经济产业的又一个促进点。”
临港航空产业启动
据早报记者了解,中航工业集团和上海市政府已经商定,将紧紧依托中航工业民用航空的专业优势和上海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加快我国航空配套产业的发展。“将按照国家有关民机产业及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民机产业的规划布局,在上海临港开发区建设上海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
临港工业园位于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占地近300平方公里,定位于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制造业基地,从功能上划分为五大片区,其中综合产业区的产业导向包括飞机零配件制造、飞机发动机及其零件制造、飞机维修等。
据悉,上海市政府还将在上海与中航工业合资发动机项目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金60亿人民币,由中航工业相对控股,将来这个公司将归属于中航工业集团6大子公司之一的发动机公司旗下。”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谭瑞松仪式后透露。
此次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一期规划用地5平方公里。“欢迎国内外航空企业进驻发展。”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层如此表示。
临港产业区可为超规格航空零部件制造和维修提供独特的物流解决方案,比如超规格部件可由海船运至重装备码头后,直接吊装至铁路通过浦东铁路支线,或直接吊装至大型挂车,通过临港装备产业园区专门道路运至规划航空产业区。
此外,洋山保税区是国内枢纽港口和特殊监管区域中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国际惯例最为接近区域,实施更加便利的通关措施,能够为航空零部件的运输提供最恰当、最方便、最快捷的物流。
销售额为航空产品15倍
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自从大飞机公司落户上海后,吸引了众多的航空相关产业落户上海甚至是周边的昆山、苏州等城市。“大飞机研制本身虽然可能需要20年才能出成绩,但是在研制过程中,能为上海乃至国家带来巨大的产业链拉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该人士认为。
而来自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指出,由飞机技术派生的衍生产品销售额,是航空产品本身的15倍,而航空业带动技术升级、产业延伸的效应则更大。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从投入产出效益来看,每向航空工业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大约可以产生50万至80万美元的收益。
此前,大飞机公司副总经理罗荣怀在大飞机挂牌仪式上表示,研制大飞机本身,也许很多年都挣不到钱,但这个研制过程却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产业拉动和经济增长作用。
早报记者了解到,在波音总部——美国西雅图、空客总部——法国图卢兹这两个城市周边,目前都聚集着上千家的航空配件生产厂商,形成一个大大的“航空产业链”。而通常的国际经验说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会给当地带来的效益是: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6,就业带动比为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