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储备的“二重性”
2008-12-11 11: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李协商
近日,国家将建立钢材储备的消息在坊间频频流传,“相关的方案已经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受此传闻影响,近期钢材开始走强,尤其是热轧品种出现强势反弹。
就目前钢铁行业的萧条景象来说,这无疑是对行业的利好和拉动,但从长远来说实施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是平抑市场的“蓄水池”?还是阻碍钢铁物流运转的“绊脚石”,却是众说纷纭。
库存积压收储利好
当国家钢材商业收储的消息传出后,业界普遍看好,认为这有利于钢市的启动和市场的平抑。目前,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大部分钢铁企业减产、停产,钢材积压严重。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表示,金融危机引起需求市场下滑,钢铁业产能已经供大于需。“库存积压严重,钢铁全行业已出现亏损。”
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勇对此深有体会,“这次钢市价格下跌如此凶猛,已出乎了常人意料,不仅钢贸商积压了大量库存,部分一线钢厂也各自有上百万吨的库存,当然还不算港口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宝钢库存通常是要分给下属钢铁贸易公司,这也对宝钢下属贸易企业带来一定的亏损。
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总裁薛长江对本报记者证实,“近期钢价的暴跌,已让整个钢铁流通行业很受伤。”
现在的库存积压,资金链紧张已经成为全行业包括钢铁物流领域的“死穴”。
“国家一旦储备肯定要向一些钢厂或者大公司订货,这样的话就能使得一些有实力的钢贸商能在危机时刻有回旋之力。”上海顶天钢铁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陶先生对本报记者分析,不过具体的情况要看国家未来的储备计划。“原来好多钢厂都停
修了,近来听见这个要储备
的风声,很多钢厂又动起来
了,所有人都想去抢这
个金元宝。”
在谈及钢材储备对
价格的稳定时,
上海另一位钢
贸商对本报记
者表示,“如果
国家能通过一
定量的钢材储
备来稳定市场
价格,我们欢
迎。”现在的钢
铁行业也确实
需要一定的国
家利好政策来
“解渴”。
一位不愿
业内不愿透露
姓名的人士认
为,钢材储备从
近期来看可以
起到启动生产
的作用,是一个过渡期,这样可以与4万亿的拉动需求实现衔接,有利于社会和钢市的稳定,从长远来看,可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减少人为的炒作和钢市的大起大落,有利于钢市的长远稳定发展。
钢材储存或阻物流?
在对钢材储备叫好的同时也还有不认同的声音存在。
马忠普认为,除去战略储备因素,国家通过钢材储备来稳定市场价格,并非解决目前钢市低迷的最佳良策,而且钢材储备具体操作也并不容易,储备时间超过二三个月就会生锈。
同时,马忠普认为,国家建立钢材储备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现代钢铁物流的发展,现代的物流发展就是要求能够“物尽其流、物尽其用”,而将钢材进行储备则是与现代物流相违背。
据业内物流专家分析,现代的物流观念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市场决定一切,此时,国家将产能过剩的钢材储备起来,则通过控制资源的投放与供应,而并非是发挥流通的作用刺激消费,而最终来实现市场平衡。
这本身就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流通观念带来的思维惯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对本报记者表示,“发达国家都是流通带动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而目前就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来说,则刚好相反是生产主导流通。”
马忠普说,如果国家现在进行钢材储备,在将来释放也存在困难,势必要打破将来的供需平衡。
热点炒作刺激钢市?
针对钢材储备,业内也有异见认为,这是投资者的恶意炒作或与未来的钢材期货上市有关联。
中银国际以及天相投顾报告分别指出,“传言更可能是投机者为推升钢材价格的蓄意炒作”,“利好传闻有助于炒作热点的转移”。
据上述陶经理证实,目前钢材储备传闻在业内已经广为传播,钢价也因此利好消息暂时反弹。
而针对钢材储备与未来上市钢材期货的关联,中银国际指出,与铝、铜、锌等基础金属不同,钢材不是在金属交易所交易,这使得政府很难在市场上出手存货。
期货投资经理李静远对记者表示,“目前的钢材储备与期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国家进行钢材储备的话,也更多是出于对资源的控制以及对价格的稳定。”南华期货分析师李泊也认同这种观点,认为双方并无太大关系,而且现在的仓储库不可能作为未来的期货交割仓库,双方有着本质的区别。
“目前传言的确使国内钢价有所上升,然而,可持续的反弹仍将取决于需求,但目前需求并没有回升迹象。”
针对目前的钢市,马忠普建议,行业的回暖需要市场环境的宽松,而这需要国家经济的全面拉动,只有下游需求回升,钢市才可能彻底回暖。“当前钢厂首先要控制产量,其次国家可以提供更宽松的贷款政策,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缓解流通资金不足。”马忠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