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环渤海钢铁市场:从危机中突围

2008-12-16 13:3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张晓宏
    编者按:2008年12月16日,第四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08年年会将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就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减速对钢铁行业的冲击等问题展开高层研讨。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年会是钢铁产销业界的一大盛事,会议因规模大、规格高、探讨内容深入而成为行业内的知名品牌活动。中央电视台曾专题予以报道。为配合此次盛会的召开,本报记者特搜集撰写相关背景资料,为参会人员及读者朋友们介绍环渤海钢材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从美国波及环渤海
    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备受全球关注。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曾经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流通业也备受影响。钢铁行业的运行更是迭荡起伏。
    环渤海经济圈位居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尤为重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环渤海区域经济难免不被波及。
    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而言,环渤海区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略显隐性。但从最近的各省市统计部门统计的前3个季度生产总值来看,整体经济增速放缓。
    身为环渤海区域的 “领头羊”,北京 2008年前 3个季度生产总值(GDP)为7586.3亿元,同比增长9.1%,GDP增速在9年来首次降到1位数。出口受外需减弱影响,前3个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0.2%,且出口贸易增长放缓。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出海口,货物70%以上来自天津以外。天津港集团董事长于汝民说,受金融危机拖累全球实体经济减速的影响,天津港货物吞吐量2008年出现增幅明显下滑趋势。
    作为钢铁工业大省,进入第三季度后,河北省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8月份和9月份当月生产增速降到7.28%和7.87%,1~9月份生产增速为14.25%,均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08年前10个月,山东省新批外商项目与合同外资额出现“双降温”,同比降幅分别达到44.2%和8.9%。山东所遇到的外资“降温”,正是辽宁、山西、内蒙古等环渤海区域的一个缩影。因 “情”制宜:环渤海区域紧急应对
    近期,在“国十条”效应的推动下,各地也相继推出了相应措施,环渤海各地区也正因“情”制宜、各司其责。
    北京两年内投资1200亿~1500亿元,主要侧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望同时带动社会投资10000亿元。
    天津市出台四项举措拉动内需,力争全年投资净增达到1000亿元。分别用于保障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关系民生的项目建设。
    在未来出口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山东省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着力点放在了启动投资和拉动内需上。山东省推出了240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亿元。
    辽宁省选择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2008年前3个季度,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51.6亿元,同比增长37.2%,并力争将增长速度保持到年底。
    为应对危机,山西、内蒙古筛选了一大批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民生工程等9个方面,准备在2009~2010年实施,总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这将大大增强两省的发展后劲。
    停产复产:市场重压下的挣扎
    对于钢铁行业,如果说奥运期间环渤海区域钢铁企业的停产减产是对国家的支持,那么奥运后钢铁企业大面积停产就是市场的无奈之举。金融危机拖累了全球的消费,钢铁需求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钢铁价格一落千丈。在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打击下,环渤海地区不少中小钢企已陷入“无利可图”的境地。在这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中小钢企纷纷选择停产歇业。在巨大的亏损压力下,“减产保价”也成为大型钢铁生产商不得不为之的措施。
    据9月初的数据显示,邯郸地区近1/3中小企业已停产或半停产;唐山地区的高炉,受环保治理和高成本限制,企业经营困难,除国丰、津西少量减产外,已有40%左右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廊坊地区除河北前进钢厂正常生产外,其余钢铁企业基本停产。
    进入10月份,河北钢铁集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安阳钢铁四大钢厂宣布减产20%。10月10日,河北钢铁集团等企业又决定在限产20%的基础上进一步限产10%~20%。唐山一些中小钢厂已经三四个月启动不了,而邯郸、廊坊等地大部分中小钢企在10月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钢铁行业一片萧条。
    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全国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58.35亿元。其中,4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这是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亏损使大部分中小钢厂停产,大型国有钢厂也纷纷减产。
    进入11月份后,由于各钢厂的高价原材料库存基本消耗完毕,11月份所用的原材料都是从市场上采购的低价位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生产钢坯、带钢以及部分建筑钢材品种仍有少量利润空间。由于焖炉也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资金,相比之下,开炉生产显得更为合算。所以进入11月份后,以唐山为主的环渤海地区钢厂四成以上停产产能逐渐恢复生产。截至12月份,已有五成以上停产产能恢复生产。
    大量中小钢铁企业的停产复产,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翻云覆雨的结果,是钢铁人在市场重压下的挣扎。杀价出逃:钢铁贸易的惊弓之鸟
    看看流通市场的情况。钢材市场从2008年7月份以来出现了大幅下跌,各大贸易商纷纷采取拒绝订货与压缩订货量的方式以求自保,而钢材下游企业也采取了即买即用的方式。惨淡的钢市与连连下跌的钢价让经销商不愿再多进钢材,经销商面临严重的库存。连连下跌的钢价让许多钢铁经销商心惊胆战,如果不加留意,这些细微的价格变化可能会让他们在短期内倾家荡产。
    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7~9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连续全面下跌,9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143.94,比6月末下跌17.53点,跌幅为10.86%。其中,长材跌幅为12.36%,板材跌幅为10.74%。进入10月份,跌势更猛,且跌幅大、范围广,10月份钢材价格比6月末下跌30%~40%。
    最让经销商难以忘记的是2008年国庆节后的第一周,由于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商家库存压力继续加大,市场价格下跌幅度急速加剧,商家心态恶化,相互砸价、压价的行为层出不穷,出现了市场价格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现象。整体市场报价一泻千里,每日价格下调多次,日累计下调幅度少则每吨100元,多则每吨200~300元,下调幅度可用恐怖来形容。市场商家出台销售价格基本到了毫无顾忌、一切为了出货的状态。国庆节后第一周已经变成国内钢材市场有史以来最 “黑色”的一周。
    正如一位经销商所说:“我从事钢铁贸易十多年来,从没有遇见2008年这样的行情,面对每天价格的变化,我如同一只惊弓之鸟,终日惶惶不安。”政策救市:钢铁市场复苏的基石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上调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
    2008年11月9日,国家公布国务院通过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需投资4万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政府的救市政策将成为钢铁市场复苏的基石。
    十项措施预计新增钢铁需求约1亿吨,与此前的铁路投资2万亿元、灾后重建1万亿元形成聚合效应,弥补减少的钢铁需求。按万元固定资产消耗钢材量测算,十项措施拉动钢铁需求为1.64亿~2.08亿吨,相当于每年新增钢材需求0.82亿~1.04亿吨;分基础设施、房地产、企业的设备投资三项投资计算,拉动钢铁需求约1.75亿~2.03亿吨,2009年新增需求0.88亿吨。
    扩大内需刺激钢铁需求部分地恢复了钢铁市场信心,财政税收及金融配套政策为钢铁企业紧绷的资金 “神经”松绑;预期改变和因为内外需放缓导致的钢铁行业景气低迷可能在几个月后走出低谷。钢铁信息:贸易商战无不胜的利器
    钢铁贸易行业竞争激烈,一次大的市场波动,往往出现许多老板一夜之间财富消失,许多人一夜之间暴富的现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除了资金状况、管理状况等因素外,对钢铁市场信息的重视非常重要。精确掌握市场信息,准确判断市场走势,已成为许多贸易商战无不胜的利器。
    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钢铁信息行业中,兰格钢铁网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其打造的 《兰格钢铁周刊》、兰格钢铁网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其经营的 《现代物流报·兰格钢铁物流》、 《北京晨报·兰格钢铁广告》、每日传真、手机短信在行业内也具有较强的影响。众多立体化的信息产品、周到真诚的服务使兰格成为钢铁信息行业的一面旗帜。
    《兰格钢铁周刊》是发行量最大的钢铁信息周刊,分为 《兰格钢铁北京周刊》、 《兰格钢铁天津周刊》、 《兰格钢铁上海周刊》,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出版发行。它的发行遍布环渤海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钢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矿产企业以及建筑工地等用钢单位,范围广泛,影响大,对于钢材生产、流通企业了解环渤海市场、占领环渤海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广阔的发行面,也使客户的广告效益得到最大化体现,这也是兰格公司价值的体现。
    兰格钢铁网站是兰格的另一知名产品,是国内建立较早的钢铁信息专业网站。尤以北京、天津及环渤海地区钢材市场信息发布的权威、及时、准确而独具特色,成为钢铁信息行业的著名网站之一。上兰格钢铁网看信息,已成为许多钢材经销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在业界也是成立最早知名度极高的专业研究机构。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先后聘请了来自全国各地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以丰厚的数据积累、专业的调查研究、科学的分析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具有兰格特色的信息产品,成为业内的权威研究机构。
    兰格举办的各种会议在业界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一年一度的环渤海钢
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年会规模空前,中央电视台曾专题予以报道。每年承办的中国钢贸商大会是钢铁流通业界规格最高、影响深远的会议。同时,兰格每年还不定期地在全国各地举办钢铁市场形势分析研讨会。
    网站与刊物互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呼应,兰格建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钢铁信息服务体系,将众多的钢铁产供需企业紧密团结在一起,熔炼成了辉煌的兰格品牌形象。电子交易:躲避市场风险的避风港
    一个大型企业如果找不到几个避险工具,这样的企业风险非常大。企业辛辛苦苦做了10年,积累了资本,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流失了,都是因为国家在经营风险中可利用的避险工具太少了。在钢铁行业,目前较有效的避险工具就是电子交易。面对这次钢铁行业的价格波动,许多钢材贸易商利用电子交易减少了自己的经营风险和损失。
    兰格在北京和天津推出了钢铁电子交易市场,为北方贸易商提供了发现价格和避险的渠道。兰格钢铁电子交易市场与华夏银行签订了资金托管协议,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市场到目前为止运行非常稳健。特别是在这次行情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贸易商在这个市场没有受到伤害,也没有出现一例穿仓的现象。
    兰格钢铁电子交易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使用效率、规避三角债、降低经营成本等功能,给广大从事钢铁贸易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场所,成为大家值得信赖的良好的避险场所和避险工具。强强合作:危机突围后的多方共赢
    从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钢材市场的剧烈动荡可以看出,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大型钢铁流通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远远胜过小企业。从这个角度看,市场要求企业做大做强。我国钢铁流通企业个体虽然发展很快,但构成不合理。有报道说,我国钢铁流通企业18万家,但缺少明显领先的大企业,导致进步较慢。同时,钢铁流通企业操作方式大同小异,造成过度竞争,使流通功能缺失。因此,钢铁流通企业迫切需要做大做强。同时,大型流通企业与大型钢厂、金融机构、信息机构强强联合,降低社会流通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供求之间的稳定性。在钢铁生产商、流通商、中小客户之间实现利益均衡。
    可喜的是,环渤海钢材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市场的磨砺中变得强大,流通企业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与大型钢铁生产企业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流通规则和定价机制正进一步规范。我们相信,经过这一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的考验,经历过2008年钢材市场的剧烈动荡,环渤海钢材市场的未来将是一个强强联合、多方共赢、健康稳定、充满活力的大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