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无碳”机场出现
2008-12-17 19: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使用清洁能源,成为近些年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很多国家都设置了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标以及出台各类政策鼓励再生能源的使用。我国也制定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0%,2020年将达到15%。
如今,企业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企业,而节能降耗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由于机场是能源大户,因此节能减排任务非常艰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使用再生能源的机场较少,很多机场只能在现有基础上,采用制度约束、精细化管理、电路改造、使用绿色照明等一些措施,去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电气承包商协会的项目方执行总裁拉塞儿·斯密斯先生表示,在英国,实行一项可再生能源,通常需要7—8年才能取得回报。但是机场占地大、使用设施多,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切实可行,取得收益的时间也相对快。目前国内的一些机场也在逐步使用再生能源。比如海口美兰机场与海南汇埔新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达成合作协议,在美兰机场候机楼建设光伏并网发电站,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美兰机场一期光伏并网发电站的年发电量可达550万度,年发电效益达到1650万元。据悉,由于采用并网发电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000吨。而去年建成的无锡机场新航站楼的屋顶716平方米的采光玻璃幕墙上,也建设了一个75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
由于使用再生能源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机场一家就能完成。比如使用太阳能发电,不仅跟当地政府政策扶持有关,还受到地理环境条件制约,同时跟太阳能利用装置有关。目前,光伏发电成本还是相对较高的,约每度电4元。预计到2010年可降至每度3元,到2020年降至每度电1元,而到2030年,才能与常规火电电价竞争。由于高额成本显然也制约了目前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推广,因此期待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的机场,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不过,有一则消息让我们颇感兴奋。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首席设计师英国著名建筑师福斯特表示,要在中东沙漠地带设计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支持的城市。这个城市被命名为马斯达城,城内居民所享用的电力将完成由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成。如果马斯达城建成,就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和“零废物”城市。想象一下,如果零碳城市都能出现,那么“零碳”机场何尝不会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