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配送与连锁论文

包头市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2008-12-17 21: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包头市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包头市医药企业起步于五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地、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生化制约等生产企业。 

  (一)行业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市医药工业企业13家,其中:中药饮片2家,中成药1家,化学药品2家,药用胶囊、玻璃、氧气、凡士林等其它工业8家,全市医药可生产中成药130多个,中药饮片500多个,西药150多个。 
从总体上看,包头市医药行业的产业基础已基本具备,生产已初具规模。全市医药工业企业拥有技术人员150多人, 医药零售店近500家。全市医药行业职工近4000人。截止从2007年包头市五家医药工业企业完成主要经济指标来看, 年产值近亿元,年创税金1000多万元,利润持平。 

  (二)全市医药行业发展特点 

  1、国有医药工商业企业已全面完成改革。 

  2000年包头市的国有医药工业企业开始进行改革,鼓励其它行业参与国有医药工业企业改革,截止2003年底,国有医药工业企业已全面完成股份制公司制改革。从经济结构上看,医药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基本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3年,包头市的国有商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全部改为股份和公司制企业,彻底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商业统一天下的格局。多数企业通过改革,积极推行现代营销方法,在实行总经销、总代理以及连锁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药品配送已走向农村市场,企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市场不断拓宽,现成已走向呼市、伊盟、巴盟等周边城市。 

  2、医药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2003年,包头市骨干医药工业企业通过企业改革,融资近2亿元,按照国家GMP认证的要求进行了技术改造,截止2005年底,有5户工业企业通过了GMP认证。通过技术改造,企业提高了生产水平,扩大生产能力3-5倍,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包头市中药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了企业产品研发中心,近年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不断的开发新药,现在生产的药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有6个,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做得较好,走在了全区医药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前列。 

  二、包头市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小,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医药工业企业还没有。 

  截止2007年底,包头市的5户规模以上的医药工业企业没有一户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较小,发展较慢。 

  2、企业新产品少、高技术含量产品少。 

  包头市医药工业企业除包头中药有限责任公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外,大多数企业缺乏新药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造成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不利局面;药品产量总体供过于求,有几十个品种的生产能力过剩。 

  3、企业研发投入少、水平低、缺乏拳头产品。 

  包头市医药工业企业除包头市中药有限责任公司比较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外,大多数企业开发新药的能力比较薄弱,一般采取购买或进行简单的移植和仿制,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人员,药品的创新研制水平及研制投入较低,个别企业没有任何投入。例如蒙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提高了,但没有拳头产品,企业严重开工不足,效益低下。 

  4、医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 

  包头市医药企业通过改革,融资了大多资金,主要投入了改革成本和按照国家GMP认证进行了技术改造,后期资金来源主要靠大股东投入和银行贷款,但由于大股东的资金有限以及银行十分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企业贷款较难。因而医药企业融资能力明显不强,资金严重短缺,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5、医药市场竞争无序,药品经营环境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的不断放开,医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出现了竞争无序的苗头,如同样产品由多个厂家生产、药品购销各个环节利润分配不合理等,特别是中草药饮片,个人加工之后,在没有任何证照的情况下,产品也能进入医药市场,导致医药市场持续恶化,医药工业企业经营艰难。据医药商业企业反映,目前,包头市医药市场经营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商业环境”和“政策环境”两方面。医药零售药店已出现无规划,盲目发展的势头,医药经营行业普遍存在着不理性的价格竞争和布点竞争,使药品经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比较差。 

  6、医药企业利用外资水平差,出口产品少。 

  近年来,包头市一系列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参与了全市经济建设,但进入医药市场的外商却没有。当地的地方药材甘草、黄芪,每年出口到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其它国家,但出口量较小。 

  7、产品市场运作滞后。 

  包头市医药工业企业除个别产品品种销售好外,大多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销售份额少,究其原因市场运作的不好,销售网络不健全,均沿用过去的营销手段,销售人员较少。 

  总体来看,从经济效益来说,重点医药工业企业亏损面达50%,主要是化学药品企业发生亏损,从经济总量来说,医药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从企业经济实力来说,普遍存在着发展资金不足,导致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开拓市场能力较弱。医药行业总发展水平不高。 

  三、包头市医药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医药产业是集附加值与高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技术产业,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将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给予政策支持。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着很多产业发展,但是,对医药产业的影响较小。不利条件:一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受到挑战。二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医药经营管理受到挑战。三是国外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医药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实施医疗制度的改革,加大投入;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三是老龄人口增多是药品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四是人们健康观念发生了变化,自我保健消费增长迅猛,非处方药和保健品市场迅速扩大。五是地方药材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六是国际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我国面临接收制造和研究开发能力转移的机遇。 

  四、发展对策与思考 

  医药产业作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包头医药产业,对于建设包头经济强市、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包头市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特提出包头市医药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积极调整产业政策,明确医药产业地位 

  包头市是一个工业城市,重工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它将成为21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包头市医药产业基础较弱,经济总量过低,按照常规发展速度,很难成为包头经济结构中贡献较大,占一定比重的产业,必须要有超常规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尽快制定医药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投资力度、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大力培育和发展医药优势产业,扶持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种、品牌的企业,把企业规模做大,推动包头市医药产业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合作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医药企业将普遍关注中国市场,要紧紧抓住国外医药企业进驻中国的契机,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与国外药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下大力气引进国际著名制约公司来包投资建厂,合资合作。通过我市流通企业、友人等渠道,加强与国内著名制约企业的联系,鼓励国内优势企业来包投资、合资合作。一是建设包头市甘草、黄芪种植基地;二是搞活康力、蒙正股份有限公司,使其发挥作用;三是按照医药产业发展方向,抓好医药产业新上项目。 

  (三)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包头市医疗产业化发展 

  1、引进嫁接打造医药航母。我国的医药工业较早就实行了改革开放,国际医药工业前25名跨国公司都在我国合资办厂。一些地区和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整体提升了实力,陕西引进跨国公司组建了西安扬森,成为医药强省;深圳康泰公司通过引进美国默克公司的全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生产技术,占领我国该产品40%以上市场。与世界医药知名企业合作,即可以引进资金儿技术,也可以学习其经营管理经验;既可以整体提升本省医药产业竞争实力,又可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吸引一至两家跨国医药巨头在包头市进行大规模投资办厂。 

  2、政府扶持培植医药龙头。包头市中药有限责任公司应作为重点发展企业,第一,企业发展快,2003年转制后销售收入每年逐增20%;第二,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研发能力强;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好。总之企业基础好,发展势头强具备了打造医药龙头的条件,因此,政府应给予积极引导,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动企业构建医药龙头企业。 

  (四)提高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药开发步伐 

  医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要扶持和鼓励企业建立医药研发中心,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完善开发平台的建设,提高运作水平,面向社会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企业的合作,同时,可为国内外医药学者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引进一批新的项目和人才,达到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新药品、扩大药品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效益。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尽早发挥作用。 

  (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医药产品知名度 

  我市医药企业就充分认识品牌的重要性,要把品牌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本,把培育自己的品牌作为构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力,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战略,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运用整合营销沟通的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企业应大力培育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诚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进行品牌延伸。政府部门应加强保护企业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并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宣传推广我市名牌医药产品,提高其知名度。 

  (六)加快医药流通现代化建设,加大市场营销开发力度 

  1、推广现代物流经营体系,建立现代市场网络。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大力推广医药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建立城乡人民购药方便的市场网络体系。坚持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大对医药流通企业改革的力度。对现有的药品批发企业进行调整,实现代理、配送、批发、零售的一体化经营。逐步现将有的区、县公司兼并、联合改造为区域性配送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将大型药品批发企业的仓储运输部改造为功能齐全、面向社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 

  2、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开拓国内市场。我市的医药流通企业已全部通过GSP改造,应大力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大力推动中药材市场建设,搞好规范化管理,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抢占西部医药、药材大市场。针对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逐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拓展医药消费市场。 

  3、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市医药经济的外向度。鼓励医药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广泛采用电子商务,实行网上交易,开展全球性营销与采购。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办跨国公司和在国外寻求总代理。中成药要着眼于东南亚,逐步打开欧美市场,卫生材料着眼于北美、西欧,化学药品着眼于非洲。鼓励医药企业在境外发展加工贸易,带动国内医药产品的出口。 

  (七)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培植医药产业发展后劲 

  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构建医药投入体系,加大医药产业投入,培植医药发展后劲。一是设立政府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第一用于医药企业的发展启动,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争取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信贷规模。第二用于企业技术改造,中药基地建设等。第三对于开发国家一、二类新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企业设立研发资金。要借鉴先进医药企业的经验,逐步增加研发投入,一般应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设立社会风险投资资金。利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健全医药风险投资的市场运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共同促进医药企业发展。 

  (八)加强医药行业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行业管理,开展行业信息发布,建立包头市医药产业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技术、成果转让、宏观信息等服务。要建立跟踪联系制度,协助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行业示范作用。要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培育开发特色产品,促进企业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