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黄金水道”的脊梁
2008-12-24 15: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是山东“北煤南运”的主通道,年通过船舶约13万艘,运送电煤等各类货物7000多万吨。2007年,保证了江苏全省91.3%的电煤运输,最高峰达到每天运送电煤23万吨,产生经济效益超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2008年10月9日,在这条“黄金水道”上,国家淮河治理骨干工程之一京杭运河中运河“东调南下”泄洪工程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断航施工,微山湖西航道成为山东“北煤南运”的唯一通道,通航压力急剧增长,安全畅通成为撑起“黄金水道”的脊梁,这一脊梁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严重超限
“黄金水道”面临瘫痪危险
“航行于中运河的船舶,绕行湖西航道后,首要问题是船舶和航道的矛盾,原来走中运河的船舶基本上不受航道条件限制,大部分山东籍1000-2000吨船舶及万吨级船队可顺利通过。”徐州市地方海事局局长苗见春不无担忧地说,“可中运河断航后,湖西航道要承担相当于过去5倍以上的流量,且湖西航道只为六级航道,按照航道等级通航标准,只能通行100吨级船舶,严重超限运行呀。”
据了解,湖西航道水面窄,丰水期时水位约在4米左右,最多可通过800吨级船舶,而从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这段枯水期,水位会将降至3米以下,仅能通行500吨以下船舶,并且湖西航道与中运河相比,除通航船舶受限外,流量及货运量上也存在天壤之别。数据显示,2007年,中运河通过船舶10.43万艘,货物近6000万吨,而湖西航道通过船舶仅为2.66万艘,货物不过千余万吨。中运河断航后,随着湖西航道流量的急剧放大,加上此航段碍航物众多,大吨位船舶将难以正常通过湖西航道,极易造成航道堵塞。
“如果发生沉船、搁浅等事故,因河道太窄,打捞船进不去,航道将一堵就死”。徐州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许唯新回忆,有一年冬天,船舶被灌溉的翻水站吸入涵洞,海事人员从山东调来打捞船,却无功而返。最后,发动老百姓拿来铁锹等生产工具,将船舶从泥里挖出,天逢大雨,搁浅船最终死里逃生。他说:“湖西航道连着小沿河,这里是徐州市北区市民饮用水取水口,一旦航道堵死,或者危险品船舶发生严重泄漏事故,黄金水道将彻底瘫痪!”
迎难而上
海事部门临危受命 不负众望
作为“黄金水道”的安全卫士,徐州市地方海事局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双手托起“黄金水道”脊梁。
快速反应
徐州市地方海事局局长苗见春介绍:“为应对中运河断航,我局迅速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中运河断航防堵保畅领导小组,同时,根据航道和船舶流量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成立了突发事件抢险救助预备队,并要求全系统做好做足准备工作。”
据悉,为做好中运河断航后湖西航道保畅通的准备工作,从5月7日开始,徐州地方海事系统开展通航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超限船舶(队)、油船、危险化学品船、短途黄砂船,油划子、货郎船、住家船、交通船、扫煤船、拾荒船等重点船舶,以及无码头装卸点、浮吊船作业点、非法占据航道采砂作业点等违章作业点进行治理。9月27日,徐州市地方海事局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市交通局牵头、公安、海事、水利、供电、电信、港务集团、沛县政府、铜山县政府等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并形成《徐州市人民政府(2008)39号办公会议纪要》,达成合力做好微山湖西航道和京杭运河市区段通航保畅的共识。9月28日,由政府部门组织,各设渡乡镇政府及交通、公安、海事等部门参加,对微山湖西航道、京杭运河徐州市区段所有渡口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坚决取缔违法私渡,彻底清理拆除浮桥设施,全面整治违章搭设的过河线缆、码头、坝埂等碍航设施,同时,由海事部门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防止出现敲诈勒索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截至中运河断航前的10月8日,徐州海事部门共出动海事人员1320人次,下发违章行为通知书220份,消除安全隐患109处,通航环境有明显改观。
全员出动
10月9日上午6点,随着第一艘山东货船进入微山湖西航道,为期8个月的中运河断航保畅通工作拉开序幕,《微山湖西航道徐州段、京杭运河徐州市区段交通管制方案》启动。
“五段管制点,五段管制点,这里是市地方海事局12395内河搜救指挥中心,据报三段附近航道有堵塞危险,请迅速前往处理。”“小张家港管制点,小张家港管制点,这里是市地方海事局12395内河搜救指挥中心,据报蔺家坝下游船舶过于集中,有碰撞隐患,请迅速前往维护秩序。”一道道电波划过长空,海事执法人员在这条狭长的水道上来回奔波。
“人手不够呀!”苗见春局长叹息道。交通管制区域共73公里,管辖范围内的一线海事执法人员仅60人,海巡艇9艘,平均每天出动人员达200余次。“我们管制点的执法人员1个月实际上只休息2到3天,有时候轮班休息的人员刚到家就又被喊来了,但是,他们连一句怨言也没有。”
“只有苦战才能过关”,凭借着这一信条,市地方海事局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10月27日,徐州海事部门与山东济宁海事部门共同完成了第一批危险品船舶护航接力行动,将5艘满载燃油、甲醛等化学品的危险品运输船舶“打包”安全护送至蔺家坝船闸,确保了湖西航道辖区的安全畅通,更保障了山东化工企业正常生产,为拉动内需提供了安全保障。
11月5日,徐州遭遇入冬以来第一场浓雾天气,清晨湖西航道能见度不足50米,严重影响到水上交通安全。徐州海事部门及时启动恶劣天气防管预案,加强对过往船舶的安全监管,并通过各海事所、签证点、监控点的高频扩音喇叭不间断宣传,通报雾情,消除了安全隐患6起,确保了恶劣天气中航道的安全畅通。11月10日,满装800吨煤炭的鲁枣货1648号船舶行驶至湖西航道三段附近,因舵机突然失灵,船舶处于失控状态,随时有碰撞沉没的可能。五段监控点海事人员接报后,执行巡航任务的苏海巡19号5分钟内即赶到事发地点组织施救,成功地控制住了船舶,避免了一起沉船事故的发生,挽回经济损失约140万元。11月20日下午3时左右,满载7000吨煤炭的下水鲁济宁800号船队与满载5000吨黄砂的上水鲁济宁633号在蔺家坝上游4公里处发生碰撞,致使鲁济宁633号头档驳船右舷被撕开直径约50公分的窟窿,随时有沉没堵塞航道的可能。海事人员接报后,2艘海巡艇4分钟内赶到现场,并调动4个拖轮轮头参与抢险,经共同努力,终于在下午5时左右顶滩成功,避免了一起沉船堵航事故,挽回经济损失80万元。
截至11月下旬,海事部门出艇1316艘次,组织排挡时间超1000小时。可以肯定,随着中运河断航的延续,抢险救助、保畅防堵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
确保畅通
为应对中运河断航,徐州市地方海事局、山东省济宁市、枣庄市地方海事局进一步升级联动机制,将相互沟通的次数提高了一倍以上,全力保辖区水域安全畅通。
今年上半年,三地海事部门就保安全、防污染联动内容进行大幅度扩展,共达成联动检查、信息共享、统一标准等8项共识。9月11日,三地海事部门负责人再次聚首,在徐州联合召开了苏、鲁两省三市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并通过了《中运河断航期间徐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管制方案》和《京杭运河湖西航道徐州、济宁、枣庄三市地方海事局防堵保畅应急联动实施方案》,并对各单位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共同维护航道通航秩序达成了一致意见。11月初,为确保危化品运输船舶在微山湖西航道的航行安全、畅通,三地海事又共同出台了《微山湖西航道危化品运输船舶通行联动方案》,规定:对危化品船舶实行严格的申报制度,加强对船舶的安全检查,对有缺陷的船舶禁止其装卸危化品货物;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加强沟通,及时通报航道、水文、天气情况;严格控制湖西航道船舶流量,危化品船舶从山东境内进入湖西航道前12小时停放下行普通货船,危化品船舶上行进入湖西航道当日停放上行普通货船;实行接力护航,危化品船舶进入湖西航道时,属地海事部门必须派海巡艇全程护送,并经双方交接后方可结束护航;严禁超限上行空载危化品船舶进入湖西航道,对符合条件的上行重载危化品船舶,徐州、济宁海事部门先通报再予放行。
截至11月24日,徐州、济宁、枣庄三地海事部门安全护送船舶 8165艘,其中危化品船舶77艘,通过货物约154.99万吨,危化品货物1.88万吨,产生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两省三市联席机制初见成效。
徐州市地方海事局苗见春局长说:“中运河断航,黄金水道面临严峻考验,但是,只要徐州海事人共同努力,黄金水道的脊梁一定坚韧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