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机场资讯

三十载风雨铸辉煌 大连机场圆梦东北亚门户枢纽

2008-12-24 19: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2月20日,大连机场在东北地区率先开通至台湾直航客运包机航线,自此,大连机场开通航线已达144条。作为大连至台北首航团团长,市委常委、副市长戴玉林表示,大连至台北直航航线的开通,不仅标志着大连机场作为东北地区飞往台湾的“空中门户”地位初步形成,更表明大连机场打造东北亚门户枢纽“更上一层楼”。

  东北亚门户枢纽凭什么是大连机场?就凭这些“难能可贵”的事实:

  在东北地区的飞机场中领先不难,难的是年年保持领先。自从1998年旅客吞吐量超过沈阳之后,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已经连续10年坐在东北地区12个机场的头把交椅上。

  保持巨大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不难,难的是年年还要有突破。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又传捷报,截至10月份,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目前已达701.6万人次,比全国前50名机场平均增长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占了东北地区的1/3,货邮吞吐量占东北地区的40%。

  吞吐量年年猛增不难,难的是机场的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去年,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连续实现第34个安全年,连续获得5届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对于这样的成绩,大连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胡志安认为符合大连的“改革开放前沿位置”。大连其实是一个并不大的区域,但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用胡志安的话说是“战略决定胜负”。他的战略是“扩张”,目标是“北进、东扩、南连、西拓,中心开花”,步骤是:东北门户和枢纽机场——环渤海门户枢纽机场——东北亚的门户枢纽机场。 如今,不争的事实已经向世界宣告:大连机场即将圆梦东北亚门户枢纽!

  两岸直航加固东北亚门户枢纽地位

  12月20日下午,本报记者随大连至台北首航团直飞台北。18时左右,经过3小时12分钟的飞行,首航团抵达台北松山机场。在台北机场,首航团受到了热烈欢迎。台湾复兴航空公司总经理田地告诉记者,两岸直航航线之所以在东北率先选择大连,复兴航空看中的就是大连的东北亚门户枢纽地位。大连至台北直航航线的开通,让大连、台北“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

  田地先生的话第二天就得到了印证。12月21日上午,复兴航空公司直飞大连的空中巴士A321从松山机场起飞,田地先生随机前往大连参加在连举行的首航欢迎仪式。仪式结束,田地先生又在下午乘飞机从大连直接返回台北,与大连首航团研商大连至台北直飞航线未来发展方向。“太方便了!中午还在寒冷的大连吃中饭,晚上就回到温暖的台北吃晚饭,两岸千里现在真是一日还了。未来,我们希望大连与台湾越来越密切,民众往来越来越频繁,我们的航线越来越热,我们的航班越来越多!” 

  其实,满意于大连的不仅仅是田地先生,作为来往大连、台北两地频繁的台商张先生更是对大连情有独钟。张先生是一家在连台企建筑材料公司的副总经理,因业务需要,他经常往来于大连和台北以及东北亚其他城市之间。“以前从大连回台北,我要折腾将近一整天的时间,先坐飞机到香港,再转机回台北,不仅花费多,人也累得疲惫不堪。现在好了,大连到台北直航了,只要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就可以来往于大连台北之间,方便多了。而且大连到日本东京、大阪等7个城市都有航班。每天近10个航班的通航量,让我们坐飞机就如同坐‘空中巴士’一样。”张先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归根结底,田先生和张先生的满意得益于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善于用事实来说话的胡志安眼中,大连机场就不是一个地方机场,而是一个区域性的枢纽机场,“我们就处于环渤海的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圈,连接俄、日、韩,面对欧、美、澳,具备‘门户的功能’。” 如今,大连台北直航以后,3个小时的时间更拉近了大连与台湾的距离。胡志安认为,未来,香港和台湾将成为大连的“补充门户枢纽”,大连的门户枢纽地位进一步外延,大连、香港、台北“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将更加巩固大连机场的东北亚门户枢纽地位。

  东北亚门户枢纽实至名归

  目前,大连机场每年中转客人达45万左右,为打好中转客人牌,大连机场编支线,扩干线,加密国际航线,增开旅游热线。2007年大连机场新开通日本札幌、冈山、俄罗斯海兰泡3条国际航线和2条国内航线,使航线达到130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46条,连通国内外90个城市;新引入6家国内民营、1家俄罗斯航空公司,使在大连运营的中外航空公司数量达29家。

  ——向俄罗斯进军,“现在达到了8个点,今后要开到12个!”

  ——向日本、韩国扩张,“打造日本空中经济圈,乘客当日往返;打造韩国空中快线,每天5班远远不够,将来做到10班!”

  ——向西方国家拓展,“空港物流中心项目已进入规划、环评阶段,与美国休斯敦机场和普洛斯公司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向国内大型城市连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枢纽机场形成空中巴士无障碍衔接,加强中转能力,辐射旅游城市及周边!”

  ——向省内周边市场延伸,在营口设立东北第一家“模拟城市候机楼”,免费发放定点旅客班车,“这样就使航空服务平台延伸到营口、丹东等周边8个城市!”

  胡志安自豪地告诉记者,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型枢纽机场,一个辐射面较宽的“两大扇面、三大通道”的航线网络布局目前也已规模庞大。

  加大投入助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谈到大连机场的发展和未来,胡志安信心满满:“东北门户和枢纽机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下一个目标是环渤海门户枢纽机场,这需要我们打好日、韩、俄三张牌,同时练好内功,内外兼修。至于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那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虽需我们更多努力,但也指日可待。”

  今年11月,喜讯再次传来。作为辽宁省扩大内需加快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沈阳、大连、丹东三座机场明年将进行改扩建工程。其中大连将投资22亿元进行机场三期扩建,完工后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万吨、航班起降13.25万架次的需要。机场三期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此次改扩建工程将新建航站楼7万平方米、新增停机坪30万平方米,停机位达到58个,改造平行滑行道、导航设施更新迁移。

  大连机场发展规划的另一大重点是空港物流园建设,与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一样,同为2008年大连市人民政府重点工作公开挂牌督办项目。大连空港国际物流中心项目一期规划占地16.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包括建设2万平方米的国际货运站、5万平方米的仓储库、1万平方米的快件中心和1万平方米的综合查验楼。空港物流中心除拥有仓储、保税功能外,快件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快件业务的效率。同时,大连机场将在空港物流中心项目二期中增设加工功能。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大连机场的物流功能,推进我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满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物流需求。

  市港口与口岸局局长才力说:“两年以后,大连机场要挤进中国千万吞吐量机场的行列,这将有力地助推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难忘三十载风雨铸辉煌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大连机场今天的东北亚门户枢纽地位!”对于成绩的取得,胡志安难以忘记大连机场人30年来的风雨兼程……

  1972年10月6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大连空军周水子机场建立民航大连站。1973年3月3日,民航大连站正式组建,同年4月6日通航。当时的民航大连站,航站楼是借用空军场站的一栋二层小楼和六间平房,跑道长2040米,停机坪包括联络道仅有8000多平米,只能供安-24型以下飞机起降,年发送旅客1961人,货邮吞吐量129吨,职工仅有37人。从那时起,一座国际机场便在这里孕育。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大连民航事业增添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连机场也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

  1992年、1999年和2005年,大连机场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建和升档改造,大大改善了机场地面服务环境。候机楼的面积增加了10倍,由过去的60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6.5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增加了30倍,达到了24万平方米,停机位26个,并装备了先进的导航设施设备,飞行区等级达到了4E级1类标准,可以满足目前各种民航飞机的安全起降,为机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航线网络代表着一个机场发展的侧影。目前,一个以大连为轴心向外辐射的四通八达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初具规模:航线总数由1978年的2条增加到目前的144条,通航城市由原来的沈阳、北京2个增加到目前的国内50个城市和国际15个国家39个城市,有33个国内外航空公司在经营大连航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连已与日本9个城市通航,每周航班密度达到176架次,对日通航点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2位;与韩国3个城市通航,每周航班密度达78架次,至首尔的航班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与俄罗斯9个城市通航,旺季每周航班密度达到46架次,通航点位居全国首位,一个面向日、韩、俄的门户枢纽雏形已基本确立。

  客、货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三项指标,既是一个机场实力的体现,更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如今的大连机场,已从1978年旅客2万余人次、货邮不足千吨、起降航班千余架次的“小航站”,发展到截至2007年底旅客吞吐量728万人次、纯货邮吞吐量12.2万吨、起降航班6.3万架次的国际空港,三项指标分别是1978年时的364倍、122倍和70倍,客、货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分居全国民航机场第15、13和18位,并连续10年居东北12个民用机场之首,尤其是国际旅客吞吐量,达到了171.1万人次,仅次于首都、浦东、白云机场,列全国第四位。2007年突破700万人次。2008年,预计旅客吞吐量将再创历史新高,突破800万人次大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