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八项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08-12-28 2: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大连建市11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发展和改革工作至关重要。昨天召开的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水平,促进大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姜周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正确认识我们面临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机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具备许多有利因素。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有望加速,国家宏观政策日趋宽松积极,我市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我们保持信心,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就能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姜周还提出,要完成预期目标,必须着力做好八方面工作。 
    突出投资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强化工作责任制,加快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大窑湾集装箱二期和三期、新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大连湾港区扩建工程,认真做好大窑湾北岸集装箱码头前期、机场三期扩建和新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实施哈大客运专线及南关岭综合交通枢纽、东北东部铁路、辽宁沿海公路、长兴岛高速公路、大连湾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城市地铁,加快大连-旅顺、大连-普兰店轻轨建设,尽快启动京大客运专线、丹东-大连城际铁路、庄盖高速公路项目。加快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大连LNG项目、大伙房水库输水应急入连工程等项目建设。按照热力布局规划,加快开发区、甘井子等7个热电项目建设。加快旅顺机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英特尔晶圆、固特异轮胎、韩国STX造船、中远造船、万邦造船、风电机组及增速器、博格华纳汽车变速箱模块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快大连东部港区改造和体育中心建设进度。
    强化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继续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工程,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等领域扶持7~1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市级工程实验室建设,着力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完善我市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提升电子产业水平。大力发展高效清洁和节能环保的重大设备,推进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规模化,做强装备制造业,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和大东沟服务外包基地,加快星海金融商务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推进长山群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黄渤海沿岸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扩大消费需求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快实施“富民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适当提高工资标准,增加居民的劳务收入。提高企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助标准,努力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扩总升级居民生活必须品和服务消费。采取家电下乡、文化活动进村等措施,扩大农民对生活必需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积极开发农民组团进城和城市居民下乡观光等旅游产品,促进旅游消费。加强和改善城乡医疗、教育、物业、家政等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性消费。维持和培育高档消费热点,稳定、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积极开发休闲度假、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大宗高档休闲性消费。
    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抓紧研究出台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抓好涉农、教育、医疗、交通、房地产价格收费的监管,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城乡物流市场、零售网点、服务社区、医药卫生院所、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消费平台。
    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政府用于改善民生、支持居民扩大消费的比重,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政策障碍,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搞好全域谋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大力支持重点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开发建设的11个重点工业园区,是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拉动大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围绕产业定位,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继续对重点工业园区予以支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污水、垃圾处理和热力配套设施,提高承载能力。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区产业向园区转移,加快园区的经济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快农村道路、农村通信、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建设,加快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进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强五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抓好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和新技术,继续实施十大实用增产技术推广工程,增强农业新技术的辐射能力。加快推进农村重点水利工程和中心渔港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深化改革创新,继续扩大开放
    加快体制改革与创新。一是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城建项目融资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对区市县投融资平台的培育,大力推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组织银团贷款和银企对接,积极推进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二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境内外上市,加快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集中,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认真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加大甘井子区和普兰店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力度,争取在投融资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化机制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推进新一轮大开放。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推进我市在更广领域、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一是旅顺、长海要利用全面开放的有利时机,围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做好产业布局规划,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二是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重大产业项目等引进外资的奖励力度,主动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四是进一步优化出口企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结构,鼓励企业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战略。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我市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软件信息、交通运输和机械设备等产品的出口,支持竞争力强的服装、纺织、农渔和轻工等产品出口,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生态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节能减排责任制。继续推动全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热力、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广泛推广和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加快寺儿沟、营城子等在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启动虎滩新区、头道沟等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转运及垃圾焚烧项目尽早开工。建立废旧物资处理中心和回收、加工和再利用系统,扶持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工基地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主体功能分区节能减排准入标准,取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石材、采矿项目,严禁淘汰类和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入驻。加快大钢、大化、大水泥的搬迁改造步伐。完成燃煤电厂脱硫改造。
    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市森林建设,全方位实施海防林带、生态河治理和荒山造林补植,加快建设北部生态区、西郊森林公园和大连湾森林公园,完善城市生态屏障。强化海岸资源管理,加强对滩涂湿地、盐田、岛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完善全市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加大污染物排放管理力度,积极治理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加大对农业、林业和矿产等资源的保护监督管理力度。
    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质量
    努力扩大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支持大连装备制造业培训学校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络。完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完善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机制,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农民工养老保险,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农民、农民工和小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网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救助保障基金规模,健全和完善对困难群体的价格补贴机制,全面提高看病、住房、子女就学等社会专项救助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要求。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二是稳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试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区市县中心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加大食品检验检疫力度,建立食品加工环节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和预警机制。四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文化设施,加快汉墓博物馆建设、现代博物馆改陈和市图书馆改扩建工作,完成全市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
    做好价格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重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着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完善价格异动处置预案,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此次会议还提出,发改系统的同志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增强谋划全局的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完善工作机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