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人才市场08年度人才需求行情分析
2008-12-28 2: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随着潍坊市经济社会稳步、快速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创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向基层、面向多种类型经济所有制企业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不再过渡追求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就业。这些发展和变化,使我市人才市场充满活力、供需两旺。
一、总体走势
截至目前,潍坊人才市场举办例行人才招聘会133场,其中大型人才招聘会11场。共有5054家用人单位、提供近58383个岗位,11万余名求职者进场择业,有5.7万多名各类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与2007年同期相比,用人单位数量增加了396家,增幅9.5%;招聘岗位增加了5430人,增幅为11.3%;进场求职人数增加了5300多人次,增幅11%。
二、供求热点及学历情况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岗位排在前10位的是:市场营销、技工(技师)、机械、设计、企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财会、化工、国际贸易、建筑等十类专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占招聘岗位的35%。技工(技师)和机械类岗位急剧增加,分别由去年下半年需求排行的第八、第五位跃居第二、三位。此外,物流仓管、电子等岗位的需求也较为旺盛。而求职者的专业排在前十位的是财会、计算机、设计、教育、管理类、卫生、英语、市场营销、法学、贸易等十个专业。同去年下半年相比,计算机专业仍为第二位,财会专业上升较大,由第六位上升至第一,设计和教育类上升幅度最大,跃居三、四位,营销和管理专业有所下降。
学历统计显示:专科学历仍是需求和供给主体。用人单位要求的学历大部分以专科学历为主,更多的侧重于有能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进入市场求职人员中,专科学历占42%,中专占33%,本科占23%。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
三、才市特点分析
(一)人才供需结构差异明显。需求和供给排在前十个专业的情况表明:供需双方仅有50%的一致性,需求与专业脱节的问题比较明显。计算机、财会等专业相对集中,致使人才供给数量相对过剩,而机械、技工(技师)、化工专业则供不应求。数据表明,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某些专业的竞争形势较为严峻。
(二)民营企业成大学生最大顾主。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市大量本土企业逐步国际化,加入民营企业实质上成为低成本进入国际人才市场的捷径,再加上有竞争力的薪酬,这都成为民营企业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民营企业/个体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共雇用大中专毕业生3万余人,占我市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76%。
中小企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雇主,300人以下的企业雇用了52%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和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就业中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24%。
(三)热门专业并非就业热门。据市场调查,毕业半年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是91.2%,但是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另据我省《近3年来本专科毕业生生源情况、社会需求和就业流向等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高校热门专业不一定是就业热门,十大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四)制造业、服务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随着我省建立“半岛城市群,发展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潍坊处于连接半岛和内陆的中心地带,职业教育先进,为半岛制造业等部门等输入大量的优秀人才。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五个专业依次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纺织技术、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化工技术等。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制造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这方面的人才将大有可为。
潍坊市人才服务中心提醒广大毕业生,高考考生在选择大学所读专业时不要一味地盯“新”逐“热”,将来能否顺利就业,在选择大学专业中无疑是需要眼光与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