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重卡发动机 还能“独立”多久?

2008-12-29 2:24:00 来源:卡车周刊黄应红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的 6月12日,美国的卡特彼勒宣布正式退出2010年以后的北美重型和中型卡车柴油机市场,至此,对北美而言,独立的重型卡车发动机厂商,就只有康明斯一家硕果仅存的了。 
回头再看看重卡行业竞争更为充分的欧洲市场,我们发现,如奔驰、沃尔沃、曼恩等世界强权级的重卡厂家,排量超过9L的发动机均为自产,内循环是发动机配套的基本特征。
不过在中国,情形却有些相反。
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分手事件不再为人提起,但是其结果可能是深远的——中国重汽完全拥有了自己的发动机企业,在自给自足之上还为其他企业配套;而与此同时,又为中国新增添了一家强大而独立的重卡发动机厂商——潍柴动力。
这似乎是说,在发达国家,重卡企业与发动机企业趋于合态,而中国的重卡企业与发动机企业独自发展却能利益更大化,是这样的吗?
 
合才是必然
 
一位重卡发动机行业的知名人士曾经表示,“分只是暂时,合或是必然的趋势”。这或能引起其多数人的共鸣。
纵观国际上著名的重卡企业,如奔驰卡车、沃尔沃卡车和雷诺等等,其重卡产品均完全采用自己独立的发动机。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拥有自己发动机是重卡企业能够更大更强、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呢?
结论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更能适应重卡产品竞争的需要。
从中国重汽的例子就能看到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据中国重汽技术中心的人士介绍,配套自己发动机的优势主要包括:第一,降低了采购成本,使得整车成本下降,整车价格自然更具竞争力;第二,可以根据重卡市场战略的需要,更及时和灵活升级发动机的技术,例如为了满足国三标准,抢占市场桥头堡,其国三技术不受其他发动机企业的限制,开发出价格更加低廉的EGR发动机;第三,由于发动机数据和整车数据完全共享,所以整车匹配性更好,车型推出速度更快;第四,可以实现售后服务的一体化,避免了整车厂和发动机厂相互扯皮,用户使用更放心;第五,更重要的是,再也不会出现因为配套企业对整车产品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等等。
试想,哪个重卡企业不为此而心动?
但即使这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重卡发动机和重卡整车的配套关系,还是比较混乱的:玉柴同时向东风、北汽福田、北方奔驰和陕西重汽配套;上柴也向陕西重汽、福田欧曼、重庆红岩配套;而东风康明斯除了大部分配套东风康明斯外,也部分向福田和重庆红岩等配套;等等。所以总体看来,一个清晰的格局远未形成。
但这不是故事的结束,仅仅是开始。
 
 
“合”之道
 
在这里,合不只是兼并联合,它更意味着,重卡企业对自己可控的专属发动机生产厂的渴求以及实现这种渴求的行动。
目前,除了一汽解放和中国重汽完全采用自主的发动机外,重卡企业打造自己发动机企业的“野心”已经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东风汽车虽然有自己的发动机企业(以下把合资的发动机企业都称为重卡企业自己的发动机企业,其实际作用确实如此)——东风康明斯,但由于东风康明斯主要生产中重型卡车发动机,这对东风汽车在重卡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东风汽车已经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重型车用发动机——采用雷诺发动机技术大功率发动机。毋庸置疑,该型发动机量产后,东风商用车对玉柴和潍柴大功率发动机采购量将急剧减少。
作为重卡发动机的另外一家采购大户陕西重汽而言,其自己的发动机企业——西安康明斯虽然还未成气候,现在要做的就是上规模降成本,加快国产化步伐,让更多的陕汽重卡装上自己生产的心脏。而且重卡产品向大功率发展的趋势以及更高排放标准的要求,决定了西安康明斯的11升发动机将具有很大的市场。
而对重庆红岩,也许本来无意于要建立自己的发动机制造厂,但也由于依维柯和上汽的控股,依维柯整车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的引进,使得它也将成为一个拥有自己发动机的重卡企业。
最后,再看看福田汽车。福田汽车在重卡行业内还是具有很大话语权的,2007年的市场份额超过11%,也是唯一一个自己的重卡发动机项目还不很明朗的企业。但是福田的轻卡发动机战略却已经定型,康明斯也要造轻卡发动机,我们可以猜想,其准备制造自己重卡发动机的计划,或许已经放到其高层的案头,与奔驰卡车的合作之后,引进重型发动技术或许顺理成章。
不过,“合”还是只是一个雏形。
 
“分”的合理性
 
不过,除了“合”的优势,一家或两家独立的发动机企业的存在却更显重要起来。
首先,对一些技术含量稍低的中轻型发动机,重卡企业似乎没有必要自己再去建一个发动机厂;其次,对一些功率更大,满足特别需求的大功率发动机,对单个卡车企业来说,量很少,也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精力进行研发和生产;再者,独立发动机企业为了生存,更愿意投入进行技术研发以求进步,有利于形成一种鲶鱼效应,可以让那些重卡企业的内配套发动机企业不会因为“皇帝女儿不愁嫁”而懈怠下来,推进整个产业的进步。
也就是说,北美的卡车与发动机的最终格局,或许是最完美的状态,但是在中国,要形成这种状态还需要数年之久。
因为在中国市场上,重卡发动机和重卡配套的纷乱格局,是由两个重要因素所决定的。第一个因素就是重卡行业竞争不充分,重卡企业之间的份额梯次没有拉开(比如前三位的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汽车其市场份额相差很小,都在20%左右),所以重卡企业的主要心思也都放在怎样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上,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拿出更多的利润投入到发动机上面;与此同时,对重卡企业来说,也没有足够的重卡销量来支撑其独立的发动机企业。
而第二原因,便是由于发动机企业自身的竞争不充分所决定,如玉柴、上柴和潍柴在重卡发动机上也算是平分秋色,它们都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毫无疑问,不管是重卡行业还是与之配套的发动机,竞争的脚步永不停息,而最终优胜劣汰的结果,也许便是一对一的配套体制的形成。而要成为独立的发动机供应商?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