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贸资讯

成则兴败则衰 加工贸易直面生死大考

2008-12-5 10:1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胆略,充分利用商贸文化历史悠久、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港澳的人缘地缘优势,在适当的时机引入了加工贸易方式,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成为全球化的“弄潮儿”。
  30的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成就了广东的率先起飞,使广东在全国经济的排名中获得了多项第一: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最早的省份,吸收外资最多的省份,外贸总额最大的省份,非农就业最多的省份……
  目前,广东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近5万家,从业人员1600多万人。2007年,广东加贸进出口4034亿美元,增长16.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3.6%,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0.9%。其中,加贸出口2461.7亿美元,增长18.1%,占全省出口比重的66.7%;加贸进口1572.3亿美元,增长14.2%,占全省进口总额的59.3%。今年1~10月,广东加贸进出口3536.6亿美元,增长8.8%。
  用广东人自己的话来说:“加工贸易兴则广东旺,加工贸易败则广东衰。”然而,恰恰就在广东领略了30年来加工制造走向辉煌的无限风光后,加工贸易却站在了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东面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及实现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等一系列深层问题;另一方面,受近两年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等国内外环境的倒逼,广东加工贸易徘徊在了转型升级的门槛面前。
  可以说,广东加贸正在遭遇30年来最大的困难。有些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很多决策都是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推出的。”广东省社科院科研所所长丁力也承认,当前广东省确实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广东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不能靠自己,而要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资本的转移。但是,这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资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汹涌而来。如果没有产业资本的转移,就不排除会出现人们最担心的“空心化”问题。广东人不禁自嘲:“旧鸟走了新鸟在哪里?”
  成也加贸加工贸易给广东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借用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的归纳,近年来广东加工贸易发展呈现了五大良好趋势:一是加贸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广东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变。2007年,加贸项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全省加贸出口的79.6%和44.7%。二是加贸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工层次越来越多,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2007年,广东加贸深加工结转总金额达1187.3亿美元,增长15%,约占全省加贸进出口额的三成。三是加贸采购国产原材料的比重不断提升,带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2007年加贸出口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超过4300亿元人民币。四是加工贸易企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世界500强企业踊跃将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等环节转移到珠三角地区。五是加贸增值率不断提高,2007年达56.6%。
  万庆良坦言,30年来,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广东开放型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是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并带动了国内配套产业发展。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
  困境求生在金融风暴等综合不利因素的夹击下,国内出口明显萎缩,增长势头放缓,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广东不少企业出现了倒闭、停业、转移现象。在这种形势下,有人提议,干脆借机“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关键是怎么做?加工贸易对广东来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处理不当极可能影响外经贸发展全局。
  就在广东改革发展面临最为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日前专程赴粤视察指导工作,为企业鼓劲、打气。此后,暂停加贸台账保证金"实转"以及回调轻纺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一系列政策暖风频吹。这无异于为"严冬"中的加贸企业披上了一层夹衣。 
  其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正是当前广东全省上下的共识和统一行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外经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就是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此,广东已然开始自行加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对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宏观指导;《关于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的操作指引》亦相继推出。 
  不仅如此,为响应国家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号召,广东已于今年5月24日正式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鼓励和支持珠三角地区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和一般加工业向省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今后五年,广东财政每年还将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推进这种梯度转移,实现"腾笼换鸟"。 
  然而,广东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一方面,一些深层次矛盾难以立竿见影地解决;另一方面,其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实行着东部省份加贸管理政策,无法承接和开展劳动密集型的限制类加工贸易业务,使省内梯度转移无以为继。 
  为此,广东提议,给予该省加贸企业转型升级5~10年的自主调整期,国家给予宏观指导,允许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和方法。与此同时,对省内山区和东西两翼实行与中西部地区同等的政策管理。 
  前30年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成就外贸大省;后30年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外包,广东期待圆梦外贸强省。广东转型意味着全国转型的先声,广东能否"开辟一条新路"再创辉煌,已然牵动举国之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