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建材市场连续上涨的原因
2008-12-8 15:2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雷雨
从12月1日开始,北京市场一改11月底的低迷走势,价格连续拉涨,而且商家的操作手法也比较奇特,每天先是个别大户盘中率先上调报价,直到中午或者下午再次上调挂牌价格,而其他商家在观望之后,在其基础上上调价格。其中,部分商家在上午调整价格之后,就开始限量出货或者下午采取封库措施。经过连续几天的拉涨操作后,使北京建筑钢材市场主流价格整体上移,而且上涨的幅度较为惊人,北京建筑钢材市场脱离国内建筑钢材其他市场,成为一个较为瞩目的市场。
为此,笔者对近期北京市场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市场价格连续上涨的原因如下:
一、钢厂出厂政策已经明朗,月初是上拉价格的最佳时期。由于在11月27日河北钢铁集团出台11月份结算价格和12月份的出厂价格,高线出厂价格在3300元 (每吨,下同),大螺纹钢出厂价格在3350元。随着价格政策的明朗,商家开始将市场价格上调到钢厂出厂价格以上。目前市场价格与钢厂出厂价格有230元的利润空间。
二、市场资源到货偏少,北京建筑钢材市场库存维持低位,也对市场价格拉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会。根据以往的惯例,市场主导钢厂在月初发货普遍不多,加上前期市场大幅走低时,商家基本已经将库存降低到偏低的水平,目前市场上多数中小户没有囤货,而有货的大户手中资源不全。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11月27日,北京建筑钢材库存总量在13万吨的偏低水平,从11月份的库存和价格走势来看:11月上旬,北京市场建筑钢材库存在17.6万~18.2万吨,至11月中旬降至13.8万吨,库存减少3.8万~4.4万吨。螺纹钢、线材价格也由月初的3580元和3500元,分别降至3380元和3300元,价格下跌了200元。这主要是流通商杀价、降库、套现的市场行为造成的。11月中旬,实现降低库存后,市场价格受资源偏紧的拉动,螺纹钢、线材价格分别回升至3450元和3480元,较前期分别回升了70元和180元。
11月下旬,流通商预期钢厂即将研究出台本月结算价格政策,纷纷压低市场牌价,迫使钢厂出台低价结算政策。截至11月26日钢厂出价前一天,北京市场螺纹钢、线材价格分别跌至3350元,分别下跌了100元和130元。
在钢厂确定本月结算价格政策后,钢价再度被拉起。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12月4日,北京市场上高线价格在3530元,比上周末上涨160元;Ⅱ级大螺纹钢价格在3580元,比上周末上涨160元。
三、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12月2日,河北钢铁集团与铁道部签署2009年的用钢协议。据了解,河北钢铁集团将向铁道部运输局提供100万吨铁路建设用钢材,主要用于铁路地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008年10月份至今,全国新开工的铁路达10条以上,加大了对钢材的需求。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此前曾表示,根据测算,2009年的铁路建设需要钢材2000万吨。而且北京加大了地铁和城铁的建设,市政府在2008年完成200公里轨道交通建设后,提出加速轨道交通建设。目标在2010年轨道交通营运里程达到300公里,2012年达到420公里,2015年达到561公里,轨道运输比重占公交运输总量的50%以上。
2009年建成地铁4号线,2010年确保建成大兴线、亦庄线,力争建成昌平线一期、西郊线、15号线,使北京市地铁运营里程数达到世界著名大城市的300公里的水平。2012年建成9号线、8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4条线路,地铁运营里程达到420公里。2015年建成7号线、14号线二期、15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昌平线二期、S1线,地铁运营里程达到561公里。地铁和城铁的建设,都加大了钢材的采购量,而且多数由钢厂直供的形势,使市场上的可供资源量不大。在此影响下,商家上调价格的意愿比较强烈。
再有就是市场上部分商家参与兰格电子期货的交易,多数电子期货的商家为配合期货的操作,将现货市场价格提高,有利于在期货盘上得到实惠。
此次北京建筑钢材市场操作手法有些与众不同,超出了多数人的想像,对于后期市场来看,还是存在了一些风险。首先,毕竟市场上可操作的资源不多,而价格一直大幅上扬,为月底钢厂追价提供了条件,商家的利润只是“过眼云烟”。其次,市场上的资源将会陆续增多,据了解,首钢从12月3日起开始供应Ⅱ、Ⅲ级Φ18mm、Φ28mm、Φ32mm的螺纹钢,而宣钢也开始供应12月份的资源。从周末起各钢厂将陆续到货,资源紧张只是短期局面,而且目前市场价格上涨,但市场成交较为一般,随着资源的增多,市场价格将会回落,商家还是要谨慎操作,切莫大涨大追,使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