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受挫 原油需求减弱
2008-12-8 16: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日晚美国公布的上周原油库存意外下滑,但需求忧虑继续令市场承压。当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原油的需求量逐渐减弱。从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短期内还没有出现任何好转的迹象。
首先是美国: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年率修正值为-05%,是自2001年第三季度GDP下降1.4%以来的最差表现。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1月份制造业指数(656.556,22.23,3.50%,吧)为36.2,低于10月的38.9和9月的43.5,而且创下1982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萎缩状态,反之则是扩张。私人就业服务机构ADP Employer Services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私营部门就业人口下降25万人,降幅为7年来的最大值。数据显示,10月数据同时被修正为减少17.9万人,初值为减少15.7万人。接受外媒调查的27名分析师曾预测,ADP报告将显示,11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口减少20万人,分析师预估区间介于减少35万人至减少17.5万人。
再则是欧盟:欧洲经济也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退,欧盟第三季度GDP的增长为-0.2%,是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首度录得负增长。欧元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历史低点,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降至35.6,远低于初值的36.2,制造业产出,新增和剩余订单均创历史低点。另外欧盟统计局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率下降超过预期,这表明经济衰退环境下,通胀压力缓解。本周欧洲央行也迎来降息潮:瑞典央行最新宣布史无前例地大幅降息175个基点,降息幅度超过之前澳洲联储和新西兰联储的100个基点和150个基点。而英国央行周四也宣布大幅降息1个百分点,以提振英国经济,遏制通缩风险。此次降息后英国基准利率为2.0%,是195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自1694年央行创立以来,基准利率水平从未低于2%。欧洲央行则将基准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2.5%。
最后是中国及日本:日本其第三季度GDP增长也为负0.1%。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增长6.6%,增速继续高位回落,显示全球经济放缓伤及中国国内需求,导致上游工业价格上涨压力骤减。另外中国物流采购协会3日公布,11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8.8%,比上月再降5.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的分界点,显示制造业的严冬加剧,而本月月中将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指数也可能继续回缩。
种种迹象都表明目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困局都是百年未见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原油价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前所未有的暴跌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经济衰退下的国际油价暴跌俨然已成习惯,但OPEC还是想试图通过减产来提高油价,但可悲得的是对于OPEC一而再的减产消息市场并不为所动。OPEC在10月做出从11月1日起每日减产150万桶的决定,但原油价格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回升,反而继续下挫目前已跌至45美元/桶下方。虽然12月17日欧佩克在开罗可能宣布第三次减产,但个人认为减产不是提高油价的最佳途径,只有全球经济回暖原油需求增加才能进一步抬高油价。
当然从近三个月看原油的基本面也存在部分利多,因原油的季节性消费特点有可能在近期为原油市场提供一定的支撑,从原油消费的季节性来讲,每年的冬天和夏天都会出现一个消费高峰,除了夏季的出行消费高峰之外,冬季取暖油的消费高峰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虽然说因为全球经济经济疲软可能使得传统需求下降,但是寒冷的天气无疑将增加原油的需求量。因此我们后市还应着重关注下美国的天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