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大连港集团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65亿吨

2008-1-4 12: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年,大连港集团抓住东北腹地钢铁、集装箱、滚装、进口铁矿、出口玉米、进口原油等大宗货种货源形势总体趋好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港口吞吐量连续实现高速增长。截止2007年12月31日18点,大连港集团年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6544万吨,同比增加2025.2万吨,增幅13.9%,连续3年吞吐量年均增长超2000万吨。全年集装箱量完成381万TEU,同比增加60万TEU,增幅18.7%。 今年,随着内贸集装箱和寺儿沟搬迁改造结束,大连港集团基本完成了港口经营生产布局的调整。抓住市场向好的有利时机,吞吐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长质量明显提升,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大大增强。在各专业化公司的积极努力下,2007年集团生产唱响开门红,主要生产指标全线高扬,吞吐量增幅达39.1%,各主要货种均实现两位甚至三位数的增长,创下历史之最。下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长趋缓,但仍保持了平均1.4%的增幅,成为口岸增长速度的领跑者,钢铁、矿石、粮食、油品、煤炭等各主营货种都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钢铁、矿石、煤炭实现了20%以上的高增长,为集团生产顺利实现1.65亿吨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大连港集团专业化整合优势进一步凸显,各专业化公司经营主体地位确立,紧抓市场契机,乘势进取,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他们结合各自特点为港口生产找到了新的货源增长点,集团“六大中心”构架进一步巩固完善。杂货公司依托鞍钢、本钢钢材龙组的成功运作,强化细节管理,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精品钢材转运中心,拉动钢材转运量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油品公司顺利完成寺儿沟港区生产转移和生产的平稳过渡,依托全国最大保税油库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原油中转业务,部分消减了西炼检修对港口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矿石公司努力打造“低损耗、高效率”服务品牌,全年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并有多项作业记录国内领先,为集团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书写亮丽的一笔。散粮公司利用散粮自备车、筒仓和班轮运输的系统转运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运输服务,促进了全程物流链体系的构建;客运总公司科学调整客滚布局,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打造大连湾客滚基地,推动大港泊位改建,随着“两港一航”项目的顺利推进,集团客滚板块开始实施一体化运营模式。 2007年,大连港集团共安排重点工程26项,虽然工期紧、任务重,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各项工程如期交付。多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如期投用,对全年生产任务完成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其中,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完工,实现了大窑湾港区与全省高速公路网的直接贯通,进一步完善了集团集疏运体系建设;金窑复线正式开通,使港口核心港区的铁路集疏运能力大幅提升;大窑湾17#、18#泊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三期码头顺利开港奠定了基础;大窑湾筒仓扩建工程顺利推进,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粮食仓储和转运能力;集装箱内陆中心站动工建设,标志着集团集装箱物流体系逐步完备;60万立方保税油库获得海关批复,进一步扩大了大连港作为国内最大原有保税仓库的领先优势;大窑湾保税港的正式封关运作,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保税中转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2007年,大连港集团集装箱运营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新增外贸航线17条,其中远洋干线4条,近洋航线13条。截至目前,集团共拥有集装箱航线84条,包括75条外贸航线,9条内贸航线,基本覆盖了全球各主要港口。随着集装箱干线的不断开辟和干线箱量比例逐渐提高,目前,大连港在东北外贸集装箱运输市场所占的总箱量份额达到94%以上,外贸集装箱转运中心地位逐渐巩固。与此同时,集装箱物流体系得到重新整合,集疏运网络、环渤海内支线服务网络和集装箱运输信息网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国际物流园和码头物流为主体的港口物流操作服务体系、以国际货代为主体的港口延伸服务体系、以环渤海和内陆班列运输为主体的港口集疏运服务体系和以资讯科技为主体的口岸信息服务体系,并逐步向腹地和环渤海港口延伸。2007年5月,DCT在接卸中海集运新黄浦轮的作业中,创下单机效率77自然箱/小时的国内最佳单机效率纪录。DCT集装箱码头连续4次摘取“中国货运业大奖”、“最佳作业效率集装箱码头”等多项桂冠。投产两年的港湾集装箱码头在马士基全球评比中跃居第三。我港继续稳居全国海铁联运第一大港、外贸中转第二大港地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