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出台
2008-1-8 12: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令人期待的2008年刚刚过了两天,1月3日,辽宁省政府关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刚一发布,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业界认为,新年伊始,政府发布这样的《规划》,并要求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无疑表明政府加速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决心。
“十一五”期间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建成
记者看到,这份仅仅一万字的《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成为未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蓝本”。规划明确提出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五大保障措施。提出“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大连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中心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以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及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系统和集疏运体系基本完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基本形成。2010年,辽宁沿海港口群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400万标准箱;其中大连港吞吐能力达到2.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100万标准箱。到2020年,建成大连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中心的经济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与国际全面接轨,集散功能、产业承接转移功能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完善,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辽宁沿海港口群吞吐能力达到10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标准箱;其中大连港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标准箱。为达到上述建设目标,《规划》提出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整合大连、营口、丹东、锦州和葫芦岛等港口资源,优化功能分区,加快各港码头航道建设,提高综合通过能力。围绕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原则下,整合辽宁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分区,不断扩大中心突出、两翼并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港口集群优势。
大连港和长兴岛组合港区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石油、矿石、散粮、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中转运输。营口港以发展内贸集装箱、钢材、铁矿石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粮食、杂货运输。丹东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承接大宗散货运输。锦州港以石油、煤炭、粮食运输为主,发展散杂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葫芦岛港以发展石油化工、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电厂、油田专业化运输。
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沿海宜港岸线资源开发,加快沿海各港口(区)集装箱、进口原油、进口铁矿石、散粮泊位和散杂货泊位建设,增加泊位数量,完善大中小泊位结构,形成以20万吨级以上大型接卸码头为主,10万至15万吨级码头为辅的外贸进口铁矿石、原油运输系统,形成现代化的散粮储运系统和高效率的散杂货运输系统;到2010年以后,港口适应度(通过能力/吞吐量)达到1∶1左右,其中集装箱、矿石、原油等大型专业化码头的适应度达到1.2∶1左右。
大连港及长兴岛组合港区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规划》提出以集装箱、石油及制品、粮食、矿石、商品汽车、滚装运输为重点,加快大窑湾、大连湾和长兴岛大型专业化泊位建设,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把大连港打造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