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运电煤的十六个日日夜夜
2008-2-18 12:1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重、灾情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正是这场雨雪冰冻天气导致了1月下旬开始南方各地电力需求旺盛,电煤库存下降,电力供应吃紧,19省市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电力吃紧,给许多地区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影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明确要求搞好电煤运输。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精神,做好交通电煤抢运工作,交通部将做好电煤运输保障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部水运司按照部党组的部署,认真组织落实了电煤抢运任务。据统计,1月26日至2月10日的16天里,北方四港(秦皇岛、天津、黄骅、京唐)共抢运电煤2177万吨,同比多运397万吨,增长22.2%;日均抢运120.9万吨,较抢运前增长31.7%。截至2月11日,北方四港煤炭库存884万吨,较1月24日抢运前的1033万吨减少了149万吨,下降了14.4%。交通电煤运输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快速反应
在这次抗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是全体交通人奋斗目标,为了确保电煤抢运,交通部率先成立了跨司局的电煤交通运输应急工作组,部水运司有关负责人主动拜访国家发改委、铁道部有关司局,提前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当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后,部又及时参与了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协调机制;此外,交通部及时地建立了由18个重点港航企业集团和交通主管部门组成的行业协调机制,于2月1日召开了电煤运输应急保障工作会议,并委派两名同志作为北方和华东有关电煤运输的联系协调员。
由于交通部对电煤抢运工作快速反应,一个部内、部际、行业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电煤抢运应急工作机制建立起来了,电煤抢运工作有了牢靠的组织保障。
措施有力
为确保电煤运输,交通部水运司针对水路电煤运输、春节港口电煤集中抢运、内河煤炭运输等工作发出了数个相应的紧急通知,对有关港航企业提出了明确任务。
交通部明确要求,水路运输采取外贸煤和市场煤运输服从国内电煤运输的原则,优先安排电煤运输,强调港口做到电煤运输的“四个优先”:即保证船舶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进出、优先靠离、优先装卸。内河对电煤船舶实行优先过闸、确保及时快速通过。
1月26日,部水运司按照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成立了5个督导组分赴秦皇岛、天津、京唐、广州等主要电煤接卸港口、督导电煤运输工作。
中海、中远两大集团在电煤运输中分别投入500多万吨和100多万吨的常规散货运力,为保障抢运电煤,经交通部批准,又紧急调回4艘2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运输的方便旗船临时回国参与国内电煤抢运。
为充分发挥北方主要港口在电煤抢运中的关键作用,部水运司还组织专家对秦皇岛港提出的使用两个待泊泊位的申请进行评估,并给予了可临时投入使用的许可;此外,唐山港新建的3000万吨专业煤码头也试投产。这样,北方主要港口煤炭发运能力进一步增强。
协力同心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号令,部党组提出的“五个力保”的工作部署,统一了交通人的思想,在电煤抢运的过程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完成电煤抢运任务殚精竭虑。
秦皇岛港24小时不断抢装电煤已成家常便饭,屡破日发运量历史最高纪录:1月7日,该港发运电煤69.8万吨;1月8日,达到75万吨,创该港单日发运历史最高纪录;1月9日,该港发运电煤87.8万吨,又高出前日12.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他们勇于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及工作佳绩,受到交通部高度评价并予以了表彰。
在电煤抢运期间,中远、中海集团按部的要求将四国登记的12艘62万吨载重吨的中资方便旗船,作为从事国内电煤抢运工作的运力储备,为抢运电煤作好了充足的运力保障。
此外,内河运输通道发挥了关键作用。据统计,在电煤抢运期间,内河煤炭运输量大幅度增长,长江等内河主要干线抢运电煤650万吨,同比增长33%,及时满足了沿江、沿河电厂的电煤紧急需求。其中,京杭运河抢运电煤306万吨,同比增长55%;长江干线抢运电煤245万吨,同比增长35%。
在抢运电煤的16个日日夜夜里,交通部的领导把“抢运电煤”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抗击雨雪冰冻和电煤抢运的攻坚战,交通部机关决定春节不放假,监守岗位、继续上班。部水运司有关同志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司里共有120人次投入保电煤运输工作,假日期间,平均每天有17人投入到电煤保障运输工作中,他们说:“在抢运电煤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怠懈,我们虽然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是保证了电煤抢运的胜利进行,我们也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