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五大优势
2008-2-23 11: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园区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五大优势
1、制造业集聚的共振优势。所谓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是一个实物从供应开始,经中间环节转让,直至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物体流动过程。目前园区共有外资企业2800多家,民营企业13000多家,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2080亿元。庞大的制造业集群,大量的加工贸易和“两头在外”的业务模式,释放出巨大的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的流动,形成物流庞大的市场需求,制造业催生了物流业的发展。这种由特定的制造业催生的物流,又明显具有自身的特色:一是生产性物流为先导;二是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大;三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对通关速度敏感。具有自身特质的园区物流业发展,又反过来在支持推动园区制造业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共振互惠。
2、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苏州地处长江入海口,靠近东海,下辖的张家港、常熟、太仓有几十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新两国领导人将合作项目选址定格苏州工业园区,是有多方面原因和考量的,但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也是决定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园区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的近邻,拥有良好的陆海空交通基础设施。京杭大运河提供了园区良好的内河水运;沪宁高速、京苏沪高速、苏嘉杭高速、312国道以及京沪铁路等陆路交通主干道贯穿园区东西南北;上海港、张家港、太仓港、常熟港距苏州工业园区都不足百公里,是理想的卡车航班距离;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萧山机场、禄口机场距园区一二百公里,能为园区的快速、高效物流添翼振翅。
3、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8年,中国的改革一直在深化、延伸,改革的特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摸索,在试点中前行。苏州工业园区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重中之重”的项目。13年来,中新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积极支持,予以推动,而赋予苏州工业园区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就是这种支持和推动的一项实质性内容。设立园区之初,中国政府就在外事审批、经济项目审批、公积金制度等方面允许园区先行先试。在“大通关”方面,无论是从陆路到海港、空港的监管延伸,无论是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几乎中国所有的内陆口岸政策,园区都是首批或唯一进行试点的。如2006年12月31日,国家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时至2007年12月,园区有118家企业被批准认定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享受税率优惠等多项政策,园区的创伟报关公司、大田国际物流公司、锦海捷亚国际物流公司等多家物流企业赫然名列其中。政策倾斜的杠杆,撬动了园区物流产业的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促使园区的物流产业在短时期内有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4、中新合作的借鉴优势。“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这是园区不同于其它开发区的重要特色和亮点。13年间,园区累计派出2000多名干部去新加坡学习取经,重点学习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管理的经验。其中,专门学习物流管理的有4批59人次,专门学习海关和出口加工区管理的有3批48人次,两者合计7批107人次。新加坡是怎样进行进出口监管的呢?通过学习借鉴,园区人看到这样一幅图景:贸易商填好电子表格,传送到贸易局24小时开启的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自动分传给18个政策审批机关,最快的15分钟可出具许可证书。这样的进出口监管效率,足以让园区的同行们震撼。尽管国情不一样特别是大国小国不一样,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但政府亲商服务的理念是相通的,快速通关的效率也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共同追求的。通过看国内、看新加坡、看欧美发达国家,园区人有创新物流、创新通关效率的眼光、激情和冲动,有大胆借鉴“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实践和成果。13年间,他们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学习借鉴,逐步打摸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5、守法诚信的人文环境优势。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清王朝,发源地就在苏州。苏州的城市精神是“崇文、融合、创新、致远”,苏州人有长期经营工业、商业的历史,他们崇文守法,做买卖讲究诚信,他们善于借鉴,善于融合先进文明,同时又善于在借鉴中创新,在借鉴中把原有事物发挥到极致。靠着这种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优势,园区在以往的13年间,尽管手中握有国家赋予的种种“先行先试”的政策,但他们能格外小心、谨慎处之。园区人的做法:一是不做“歪嘴和尚”,不把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经念歪。综观园区“大通关”试点,所有试点政策在试点过程中都能恪守规范。越过底线、越过高压线,从而做出违规违法的事,给试点造成负面影响,让行使政策试点下放权的国家部门搞得灰头土脸,这样的负面效果在园区从未发生过。二是做“绣娘”,在特定的框架内把事物做到极致。13年间,园区人对待“先行先试”的政策,象吴地姑娘做刺绣一样,静下心来悉心研究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尽量释放政策的含金量,在推动政策落实的实践中增加政策的附加值,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让试点政策的效用最大化。13年的实践,使园区和上级形成良性循环:上级部门对园区执行试点政策的能力安心、放心,从而更愿意把园区作为试点,愿意把最新的政策放到园区去试行;园区人争取试点政策积极,在试点过程中善于和上级沟通,对执行试点政策和释放试点政策效用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