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产观 循环经济从供应链入手
2008-2-25 2: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面对当前的原材料、能源供应环境和钢铁产品市场环境,对钢铁企业来讲,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一个物流供应链与另一物流供应链的竞争。作为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物流供应链长的钢铁工业,要保持其高速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如何规避市场风险,保障有效供应。
为此,钢铁企业需要建造起牢固、高效、安全、多赢的物流供应链,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同时要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最大效益。
有限的资源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了钢铁企业必须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和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生产观
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般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还包括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
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协同(Collaboration),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循环经济带来新的生产观
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供应链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讲,按照供应链物流管理思想,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全球性的物流供应链,多角度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经营,拓宽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外销渠道。
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国内物流供应链,并加强企业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的运输调度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流程,并充分利用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运输的计划性和可控性。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原料供应物流管理,其中包括,供应商、采购、运输、库存管理;产线物流管理,其中包括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线,该物流管理活动中还涉及回收、废弃物流的管理,如废水、废气、废渣的再利用;产成品或中间产品的物流管理,包括产成品或中间产品的库存管理、销售物流管理(运输及财务结算);售后物流管理,包括退货物流,回收、废弃物流(废钢等)的管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点在于上述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统一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而发展循环经济则侧重于对上述供应链物流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资源(原料物流、生产物流、产成品或中间产品物流、售后物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供应链物流管理与循环经济均以物流、资源为核心,前者追求效率、效益的最大化,后者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供应链物流管理,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可以使供应链物流管理更精细化、更趋于完善,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焦化流程的实践
在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也是提高资源与能源效率的竞争。循环经济的实质是通过采用高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具有环境成本意识。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技术资源的差异形成了各国间不同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环境是一种资源,应是有价值的。
济南钢铁集团一向很重视保护环境,在节能降耗、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改善了能耗和物耗指标,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先后开发了“四全一喷”、“四闭路”、干法熄焦、蓄热式加热炉等10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新技术,累计投资近一亿元,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工艺,实现了传统工艺基础上的节能型工艺结构优化。
2005年,济钢的吨钢可比能耗降到650千克标煤以下,一炼钢厂、第三炼钢厂均实现了负能炼钢,标志着济钢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济钢在生产流程优化方面,以循环经济生产观为指导,从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入手,进而优化了厂内生产物流供应链,促进了自身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其中,焦化流程就是满足循环经济目标的典范。济钢焦化厂针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先后开发应用了废水分级处理技术、烟道废气分解酚钠盐技术、湿磨焦粉配煤炼焦技术、建成了化产废渣配型煤项目。
在新建设的焦油精制工程项目中采用沥青水下成型技术。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风选煤调湿技术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项目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基本实现了焦化生产的闭路循环。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如图2所示。
济钢焦化厂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在优化生产流程的过程中无形中优化了自身的生产物流供应链。钢铁工业是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消耗的密集型产业,也是最具潜力、最有条件、最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
从供应链物流管理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供应链物流管理,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必有助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信息化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若利用其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服务,将可能开启一道新的信息化发展“探索”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