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供应链论文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8-3-11 2: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原理以及作用。 

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制造出现之后,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形式下提出的。供应链管理主要管理由供应、制造、分销和客户组成的网路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们考虑如何合理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在各方合作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管理,把生产资源的分工协作和物流过程,组织成为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供应链。包括由商品从制造商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组成的,其中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顾客是供应链上的主角。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直至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各个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在操作上必须有两点要求:1,实现供应链上信息资源共享。2,实现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协同工作。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在扩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控制供应商到用户之间的库存,缩短提前期和减少安全库存,使供应做到及时、可靠、快速。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供应链管理中的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二,我国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中的现状。 

从总体上讲,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进展是比较缓慢的,整个生产流通仍处于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行。 

1,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方和服务商以大型企业居多。如上海大众、海尔、联想、苏宁电器做的都比较成功。 

2,不同行业对供应链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侧重点不同。如工业企业组要解决原材料供应和销售物流使得总成本最低问题,同时提高柔性化生产和市场快速响应能力。这一点国内海尔集团做得最好。海尔集团将业务流程重组后,专门设置了物流推进部,下设采购、配运、储运三个事业部,并建立了现代化的国际物流配送中心,并创建了“一流三网”的供应链支撑体系,即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建立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配送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围绕着订单的要求运行。他的供应链管理覆盖全球许多国家,代表了国内工业企业的最高水平。而商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解决连锁店铺配送效率低的问题。 

3,供应链管理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企业中利用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流通现代化程度在全国领先,而且多数企业都实现了MIS和OA,可见这些地区的企业对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非常的重视的。 

4,从事专业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大批涌现。尤其是上海的申通快递、圆通快递等等。而且国外的UPS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第三方物流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发展。 

5,国内企业在以全球供应链为依托,组织全球化生产流通方面仍相当的薄弱。中国生产企业接受国外客户的加工订货时,往往对利用全球资源注意不够,订货生产的资源主要来自国内,可见国内的供应链管理只着眼于国内,并能没有放眼于全球化的大市场来进行供应链的大管理。而香港的利丰这一点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例如对于欧洲零售商的订单,利丰可以选择在韩国纱线,台湾漂染。使用日本企业在中国内地生产的拉链和钮扣,分别在中国内地和泰国生产,然后通过协调物流过程,五周后送上欧洲商店的货架。而利丰本身没有建厂,也没有物流设施,但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订单组织成顺畅的商流和物流,产生了国际化的供应链管理的新境界。 

6,相当多的企业合作关系并不广泛,片面地以自建现代物流设施代替供应链管理。而每个企业应该只做自己最强最精地业务,把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可见物流设施自建自用地思想在我国企业中还相当普遍。 

7,多数企业地供应链管理不完整,并未在整个加值连上显示出竞争优势。企业应该系统地考虑整个供应链成本地最小化,从原料地采购、产品设计制造到分销至顾客手中一系列流程进行综合考虑成本最低,而不是某一个环节的成本最低。 

8,一些企业不善于在提供优质供应链服务和总成本最小之间找到平衡点。即片面的强调优质服务或低成本,这会导致供应链管理无法发挥很好的效果。而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一点,要么为了减少物流成本,使供货的及时性、可靠性大大降低;要么是在物流物流服务等方面过度承诺,以达到最优,结果成本过高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9,从某项调查问卷的结果看,从企业采购部门的反馈信息渠道中可见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地过得商业部门和顾客地反馈地信息,供应和需求还缺乏沟通,供应链地外部信息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可见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快速反应上做得不够好。也正由于此原因,使得企业的库存很不合理,而且占用资金。 

10,我国企业很少有具体部门专门负责供应链管理。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延续职能制的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并没有能从企业系统的高度上为供应链的集成提供组织保障。而且在现有企业内部,每个部门都习惯于关注个体利益,而没有人去关注整体利益。如运输部门追求低运输费用,采购部门愿意增加定购量减少单价,销售部门希望高库存减少缺货损失,这些部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却损害了整条供应链的利益。所以我国企业在推行供应链管理传略时,一定要把企业的组织的结构重新调整与新的战略相匹配的结构,这样才能有利于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顺利实施。 

11,高层对供应链管理思想和重视度不够。大多数国内企业采取的仍然使传统的推式供应链管理,而不是现代的拉式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仍局限于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降低成本和控制质量等等,而没有考虑整个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 

12,供应链中成员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商业信息,和缺乏友好配合的团队精神。导致合作伙伴互相不信任,从而无法对供应链中的各项活动实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 

13,供应链管理技术存在问题。在企业内部,很多企业运用传统方法,企业各子系统各自为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是供应链管理没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这使得流程脱节,无法协调一致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我国国内企业很难找到合格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因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跨组织、跨行业的管理理念。涉及很多高新技术,不但需要专门技术人才,还需要精深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及诸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而国内恰恰缺少这一类的人才,因此影响供应链管理技术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15,我国企业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标准化存在不足。标准化是供应链运作的关键措施之一。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如《商品条码》、《储运条码》等标准体系,但实施情况并不好,而且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不标准,供应链的信息传达不畅,影响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高效运作。因此在整条供应链中许多不标准的应用使各个环节无法统一,严重影响供应链管理在全国的高效实施。 

16,国内许多企业把物流等同于供应链,这必将导致企业无法企业从价值链流程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物流时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供应链的管理有利于物流,能够使物流在供应链商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资源,从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三,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1,在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日益增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大量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下,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必将在量上和质上得到发展。 

2,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改变了供应链上原材料、产品制造、分销到交付给顾客的全过程,也必将改变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运作模式。因此高水平的电子商务的应用,必将带来供应链管理的变革,能够小促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这样也能克服我国企业现在对顾客需求的相应速度慢这一缺点,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大量定制化也必将在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中得以实现,因此,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