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化港口群唱“大戏”
2008-3-11 12:1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港口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日前获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广西港口有如下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建设广西沿海港口群。新建一批万吨级以上泊位和深水航道,打造港口物流中心,加强能源、铁矿石、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及连接腹地的集疏运配套系统建设,提高沿海港口通过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只有做好港口文章,才能真正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广西交通人在认识到“黄金发展期”来临的同时也在思考:当前广西港口的建设发展,应当如何适应飞速前进的经济发展?
三大港口曾各自为政
作为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部分,防城港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位置邻近,建港条件相似,集疏运通道一致,都有发展深水港的条件,具有相同的经济腹地,共同具备“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域特点。但长期以来,三大港口为争夺货源明争暗斗,比如防城港以30元/吨的价格承接铁矿石业务时,其他两港甚至以这一价格的一半抢揽货源。上马集装箱码头,兴建散货码头,三大港口的功能都是“小而全”。
三个港口功能定位在指导港口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表现为港口仅局限为本地区服务,对港口城市之外的地区服务较少,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港口发展趋势,不利于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
此外,三个港口的规模、通过能力、现代化水平与东部沿海港口相比有很大差距,万吨级以上泊位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沿海港口的平均水平;专业化泊位较少,通过能力较小;现有进港航道尚不适应海运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港口集疏运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输送能力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缺少衔接,导致效率不高,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尚未发挥。
港口功能重新定位
为改变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港三大港口间各自为政、“诸侯割据”的局面,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7年2月14日成立。该公司以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重组整合设立,对港口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管理。去年9月,该集团成功实现利润超亿元。截至去年年底,开工建设了20个重大交通项目,沿海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新增万吨级泊位6个,新增吞吐能力2733万吨。
去年11月发布的《广西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广西三大港口将结束重复建设、重复竞争的局面,将按不同功能进行建设。其中,防城港港将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具有运输组织、装卸储运、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保税、加工、配送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钦州港近期主要依托临港工业开发,形成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港区;远期发展成为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兼顾为港口腹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的多功能现代化港口。北海港的石步岭港区将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业,形成以商贸旅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口;铁山港区发展成为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兼顾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及物流、保税、加工等。
港口交通蓄势待发
3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在广西“两会”代表团集体接受采访时说到,港口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一个龙头,广西正在采取措施,全力推进港口的开发建设。一是加大深水码头开发建设力度,去年开工建设9个万吨级以上新的深水码头泊位。二是大力整合港口资源,统筹规划,统筹开发建设。三是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参与北部湾港口的开发建设。
记者从广西交通厅了解到,广西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明确港口功能及其合理分工,推进港口经营一体化发展。新建一批万吨级以上泊位和深水航道,打造港口物流中心,加强能源、铁矿石、集装箱运输系统及连接腹地的集疏运配套系统建设,提高沿海港口通过能力。按照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实现“十一五”期末建成沿海亿吨大港的目标,加快推进已开工的深水码头、航道建设,积极筹划一批新的港口项目,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出海大通道。协助沿海三市推进沿海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为广西产业布局和促进临海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广西将逐步形成以防城港港为主要港口,钦州港、北海港共同协调发展,满足腹地经济及临港产业对以矿石、石油、煤炭、集装箱等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需求,具备综合运输枢纽、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商贸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等功能的机制顺畅、能力充分、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环境友好、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港口群。(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