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008-3-20 16:3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天津港信息中心主任马平文曾表示,引进国外的系统不但不能为集团节省成本,最关键的是适合国外港口的软件也许并不适用于国内港、天津港。
因此,自上世纪末以来,天津港就积极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研发与使用了多项应用系统,覆盖了港口生产、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各个方面。
十年间,天津港先后开发完成了天津港船舶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天津港经济效益的决策支持系统、港口业务管理系统与海关监管系统信息共享等生产业务应用系统。其中,天津港船舶调度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AMT技术,将EDP与EDI紧密集成,实现了船舶调度的无纸化办公,满足了港口调度业务和货运管理的实时性要求。
集装箱网络自动化操作管理系统是天津港信息中心在2004年指导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网络自动化操作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系统等,集计算机、网络、无线、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并按照地区集装箱运输环境特点,对码头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成功开发了EDI、海关放行等多种接口软件,覆盖了从集装箱进场、装箱、计费、出场、装卸船等过程,具备码头双箱作业、无线混频通讯、无线视频监控、高精度实时定位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对集装箱动态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了港口集装箱堆场的无人数字化管理与生产要素的动态配置管理。
2005年,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该公司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又将全球卫星定位(GPS)、地理信息(GIS)技术引入港口集装箱行业,成功研发出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控制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应用计算机、通讯、控制、GIS、GPS、导航、多媒体、DLP大屏幕等高科技,实施综合开发,对港口集装箱码头生产的关键要素船舶、堆场、集装箱、装卸机械、闸口进行数据自动采集、精确定位、动态跟踪、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控制、司机三维可视化操作、调度三维可视化管理。
另外,调度指挥中心的建成实现了对天津港全港运营状况信息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和自动化操作,引入新的信息管理方式,借助大屏幕展示方式,实现了信息系统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同步提升。
据了解,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功能包括: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智能交通系统(ITS)、码头、库场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天津港生产业务系统、气象潮汐监控系统。
同时,后期开发的远程监视管理系统,更实现了对港口情况实时监控、故障报警。系统通过无线局域网络将远程岸桥PLC的实时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中,实现对远程岸桥的实时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庞大的网络体系和数据化、智能化操作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危机。马平文特别表示,为了保障天津港集团的信息安全,公司对员工严格管理,防止通过网络等途径传播保密信息。同时,天津港集团引进专业安全公司的产品,进行网络信息过滤、防垃圾、防病毒、入侵检测、安装高性能防火墙。为了内网安全和网络安全,集团采用加密管道技术,由内网扩展到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