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枢纽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即将使用
2008-3-24 18:3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网讯 记者李治国通讯员田久强报道: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经过近三年的建设,第二航站楼及第三跑道将于3月26日正式通航投入运营。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以2015年为目标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0万吨、年起降49万架次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2007年底基本建成包括T2航站楼、第三跑道、西货运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为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打好基础。
为出色完成扩建工程建设任务,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把科技创新放到了突出的战略位置,部署了总体规划、航站区关键技术、飞行区关键技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5个重点研究领域,共23个子课题。比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节能是国内首次对大型公共建筑物进行的全方位的节能研究与运用,2号能源中心是国内机场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水蓄冷的工程,巨型“龙眼”天窗、“水蓄冷”空调,甚至是自然风和天然雨水,都被用来打造出一个节能环保的“绿色机场”。分析显示:与未作优化的原始设计比较,全年可节电54.9%,年节电1.3亿度,全年节能50.8%。与《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相比,全年可节电17.6%,年节电2400万度,年节水250万吨。
为了方便旅客乘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在国内机场建设中首创的“一体化交通中心”的概念,被科技部列为“示范工程”,由此解决了两个突出矛盾:其一是航站楼陆侧车道边的混乱和不足,实现了人车分流;其二是为旅客提供了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并和上海市交通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构建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在经济效益上,一系列科研课题共为工程节省投资6.31亿元,并为机场每年可节省运营费用3575万元。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引领和支撑下,扩建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内,完成各类建筑总面积近150万平方米,道面混凝土面积2.5平方公里,完成设备采购270余项,而且项目控制目标全面受控,工期、造价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机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