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上海浦东机场二航站楼(本报摄)
浦东国际机场第3条跑道于今日零时正式投入运营。由此,民航华东空管局在浦东国际机场塔台指挥飞机起降用“双起双落”新方式替代已沿用了3年的“两起一落”的模式,浦东机场也进入了3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新时代。
新建的浦东机场3号跑道与原来的1号跑道相邻位于机场西侧,是相临416米的近距离平行跑道;2号跑道则位于机场的东侧。如果3条跑道同时使用,3号跑道主要承担从西面进港航班的落地,1号跑道承担西行航班的离港;靠近东海的2号跑道则同时承担东面航班进出港的起飞落地。
2005年3月,浦东机场第2条跑道投入运行时,采用了双跑道平行独立运行飞行程序,两条跑道同时承担起飞的重任,航班降落主要由原来第1条跑道承担,航班起降逐年增加,安全运行至今,每天航班起降平均保持在750架次左右。浦东机场进出港航班实行新的起降方式后,预计航班量每小时高峰时将逐渐达到60架次,能极大缓解机场超负荷运行的现状。
“人性化”四个新概念
另讯: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昨日正式投入运营,在为上海浦东机场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的同时,也为旅客演绎了“人性化”机场的四个新概念。
浦东机场T1航站楼内旅客到停车库和轨道交通车站需要上下楼层,为使旅客换乘更加便捷,上海浦东机场在T2航站楼的规划设计中,在T1、T2航站楼之间建设了一体化交通中心,到达旅客不用上下楼层就可直接进入交通中心换乘。
一体化交通中心集中了轨道交通、磁浮、机场巴士、城市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工具。通过“三纵三横”布局的廊道,实现“人车分流、车种分流”,这种布局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T1、T2航站楼出发层每隔15分钟有一班短途巴士,经由航站区循环立交桥运送旅客往返于两个航站楼的出发层。旅客也可以根据指示牌,直接在两个航站楼之间通过廊道和自动步道往返于T1廊道层和T2到达层。
旅客转机优于标准
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将传统的两层式结构改为“三层式”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国际出发层、国际到达层和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将国内出发和到达放到同一楼层。T2航站楼内设立约4000平方米的国际、国内中转大厅,配有40个中转值机柜台,为旅客转机提供集中式服务。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锐军介绍,经实测表明,T2航站楼的无行李旅客国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的中转最短衔接时间分别为51分钟和49分钟,国际转国际和国内转国内分别为29分钟和18分钟,均优于国际民航运输协会设定的准则。
为提高安检效率,缩短旅客等候时间,T2航站楼国际到达的边检大厅内,不仅设置了距离柜台1米的黄线,还在黄线后面又设置了一条蓝线。如果旅客排队的长度超过了蓝线,则会再加开1个安检柜枱,从而使得旅客的排队时间始终处于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设计无障碍设施
T2航站楼为残障旅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无障碍设施,包括残障旅客的专用停车位、直达问讯柜枱的盲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专用停车位旁边设有无障碍地图和求助电话。航站楼内共设有无障碍电梯46部,为了方便残障旅客就近登机,在国际出发的每个登机口旁配置了一台无障碍电梯。每个无障碍卫生间内都设置了紧急救助按钮,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此外,T2航站楼国际、国内候机长廊内设置了免费无线上网服务,为旅客工作和休闲娱乐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