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思想漫谈
2008-3-27 13: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出生在江西中部的一个国有煤矿,煤矿是一个国有企业,煤矿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电影院、体育场、小学、初中、高中、医院以及澡堂等都是煤矿办的。在煤矿办的子弟学校里,我上了11年学,却不知道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是可以换学校的,在这个企业办的“小社会”里,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都只有“子弟学校”这一所而已,却没有大学,所以,当时我知道考大学是肯定可以换学校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离开煤矿这个“小社会”,以子弟学校高中应届第一的成绩“飞出”了江西中部煤矿的山沟沟,来到了首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学校历来以教育部百所重点大学第16位自居,另外就是以北京所有大学中校园面积第三而自居(前两者清华北大是也)。很快,我发现,偌大的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北航的校园里,幼儿园、小学、初中、医院、邮局、食堂甲乙丙丁、银行以及商铺大多是学校办的。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离开学校这个“小社会”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后,开始接触和了解到供应链思想,这一思想在随后的成长经历中,被不断强化和深化而逐渐成为影响我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之一。
供应链,英文Supply Chain,源自现代物流的发展,得益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更耳熟能详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外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等提法,正是由于这些口号和提法逐渐深入人心,并广为实践和应用,供应链的理论和实践才逐渐成为一种思想和一种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社会和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影响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运行。
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企业办社会”、“大而全”越来越不被认可,企业就应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仅煤矿办教育、办医疗是可笑的,煤矿的物流管理、学校的后勤产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外包给更为专业的公司来做,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也。
在这个新的时代,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复兴,收藏成为一种时兴,讲古成为一种潮流。明清时代的思想文化不足以影响时代,春秋战国的思想才是真正的经典。今人何以胜古人?几千年的发展除了科技的发达,难道我们站在古人面前就真的只有自惭形秽的份?然而如果掌握了供应链思想的精髓,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就有可能组建专业化分工明确的产业集团,打破小作坊的自然经济方式,从而更大程度的解放生产力。
供应链思想的逐渐普及和深入人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只是显性的推动力量,更为强大的力量深深隐藏在信息化中。
学过C语言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初学者,也要学到C语言中主程序(Main)和子程序(Sub)的概念和运用。主程序包含一系列子程序的顺序执行,在执行到一个子程序时,调用相应的子程序,由子程序负责完成特定功能的运算,返回结果,主程序则接着执行下一个子程序。这样做的好处是主程序显得非常简洁,不再臃肿和庞大。主程序是领导者,指挥着下属完成各自专业擅长的任务,下属不需要汇报过程的艰辛和困难,只需要返回领导需要的精确结果。
喜欢从网上下载电影或者美剧的人都知道,之所以我们能够享受到如此美味和精良的免费大餐,也要归功于网络链接了各种专业的人形成的团队,他们中有的负责第一时间下载刚播放完成的电视剧,有的负责翻译,有的负责字幕,有的负责压制,有的负责上传,才能够在一系列眼花缭乱而又丝丝入扣的配合后,呈现给我们美好的娱乐享受。
供应链思想就是这样逐渐深入人心,默默的指导着我们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工作上,我们是企业的一个专业分工的角色,在企业中体现个人价值,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创造团队价值,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你可曾定位过自己的专业分工和职业的发展规划?
对领导,我们只是领导眼中的一个子程序,当领导调用到我这个子程序时,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输入什么,输出什么,最重要是把最精确的结果呈现给领导,其他的都是其次。
在MBA的学习中,曾经做过一个“团队角色”的测试,一个或固定或临时组成的团队中,我们的性格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团队的天然领导,还是工兵,或者是团队的“粘合剂”还是“润滑油”。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有分工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如果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什么,和活在地狱没有什么区别。经济全球化,中国目前都可算是世界的一个专业分工:“世界工厂”,勤劳、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更何况我们每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