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供应链案例

丰泰瑞达配送中心管理系统方案

2008-3-9 1: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系统介绍
射频识别技术(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与同期或者早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相比,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读取距离可 以从10cm到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突出特点,因此,它具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通常,射频识别系统由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射频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储可识别数据的电子装置。通常,射频标签是安装在被识别对象上,存储被识别对象的相关信息,作为待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标签存储器中的信息可由阅读器进行非接触读/写。阅读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阅读器读出的标签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和信息传输。
射频识别系统工作过程:通常由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在一个区域内发射射频能量形成电磁场,作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发射功率。标签通过这一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并获得能量被激活;标签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或根据阅读器的指令改写存储在标签中的数据。阅读器则接收从标签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通过标准接口与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
配送是商品流通的过程的一个组织部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
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它很好地解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因此,逐渐成为现代化物流的标志。
本配送中心管理系统是在对国内钢铁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以钢铁冶金行业的成品业务流程模型为基础,引入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为手段,着重完善流程中的入库、存储、拣货、加工、出库和运输等方面的监控和功能,减少流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及损失,改进其供应链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
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并根据先进性和可靠性原则,本系统对运输车辆管理、叉车管理、托盘管理、拣货车辆管理和各种货架管理等业务进行动态安排以及人员管理,实现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全过程电子化操作,能够与客户服务中心建立数据接口使客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货物管理。通过基于Web系统,实现配送中心的各种数据在总部的集中共享,总部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及时正确的决策,对配送中心业务实行统一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同时保证各个环节的高速运作。 

二、系统实现
本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如图1:

图1配送中心基本作业流程

由成品下生产线开始,经「入库」作业确认入库货品后,便依次将货品入库「存储」。为确保在库货品受到良好的保护管理,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检查。当接到客户订单后,先将订单依其性质作「订单处理」,之后即可按处理后的订单信息将客户订购货品从存货区中取出,进行「拣货」作业。拣货完成后,一旦发觉拣货区所剩余的存量过低,则必须由存储区或者由再生产来「补货」。需加工的货品,要运送到加工区进行加工。拣出的货品和加工后的货品经整理后即可准备「出库」,等到一切出库作业完成后,司机便可将出库货品装上配送车,将之「运输」到各个客户点交货。
配送中心的区域分布如下:进货区、存储区、发货区、加工区、办公区、物流设备存放区,如图2所示。进货区:对货物进行接收、称重、打捆,然后入库,并把货物的有关信息录入计算机或者后台服务器。存储区:保存将要出库的货物,拣货时,主要从这个区进行拣货。其中,又分为若干个小区,如A区,B区等。均采用立体型存储方式。加工区:拣货完成后,如需加工的货品,要运送到加工区,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发货区:把拣取完成后或者加工完毕的货物装入合适的容器,准备出库、装车。物流设备存放区:用来存放叉车、搬运车和拣货车辆等搬运设备和托盘仓储设备。办公区:管理整个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并取得各个环节的基础数据,然后把数据上传到总部数据服务中心,而总部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作业流程,并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正确决策。

1、系统硬件实现方案及工作原理
(1)入库
在进货区入口和存货区入口处安装阅读器。在进货区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接收,货物经过智能称重系统后,自动把其有关重量的信息传送到办公区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并打印出相应的电子标签。其中,标签已经写入了有关该货物的信息。例如包括:名称、重量、批号、序号、订购客户,生产线、生产日期等信息。货物进行打捆后,粘贴上电子标签。当叉车载着托盘和货物经过进货区入口时,阅读器会自动读取货物上电子标签的信息,把该货物信息传送到办公区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形成入库清单,并在前方显示屏上显示出货物的名称,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即货格)等信息。例如,XX物品在A货区B航道C货架2层。叉车司机可根据以上信息进行货物的放置。货物入库模型如图3所示。

(2)拣货
在存放各种货物的货架上的货位安装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当办公区把客户货物订单输入电脑后,管理软件自动生成派车单,并且存放各种货物的货架上的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会立刻显示出拣选商品及所需数量,作业人员便可从货架里取出货物,放入拣货车,然后揿动按钮,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熄灭,然后作业人员再到下一个区域进行拣货,直到拣货工作结束。拣货模型如图4所示。

图4拣货模型
(3)加工
在每个加工产品线上安装可以读写的阅读器和计算机。根据订单拣货完成后,如需对产品进行加工,则需把拣货产品运送到加工区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用可读写的阅读器向标签内添加写入有关加工的信息,例如规格、尺寸、重量等信息,最后把加工好的货物运往发货区,准备包装、出货。
(4)出库
在存储区的出口处安装阅读器。当装有货物的拣货车或者叉车,经过存储区出口而进入发货区时,位于出口上方的阅读器就会自动识别读取货物上的标签数据,并把数据传送到办公区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与原先的订单比较,进行校验处理,然后形成出库清单。
(5)货物运输
在运输货车的挡风玻璃上安装电子标签;在门哨处安装阅读器、电子汽车衡智能称重系统、道闸、红绿指示灯和显示屏。当货物进入发货区后,把货物装入合适的容器或进行指定的包装,准备装车运输。向车辆司机的标签内写入所运载的货物的信息,例如,包括车号、装车单号、货物名称、重量、数量、目的地、路线、客户名称等信息。司机把该电子标签放在驾驶室内挡风玻璃上。当车辆到达门哨处并经过电子汽车衡智能称重系统时,车上驾驶室内电子标签的数据自动被安装在门哨处的阅读器读取,同时汽车衡的重量信息会自动被收集,与读取的标签信息一起被传送到办公区的数据处理服务器,然后与原始数据比较,进行校验处理,如果正确,显示屏上显示车号、装车单号、数量等信息,同时绿灯亮,道闸打开,车辆放行,否则红灯亮,道闸关闭。货物运输模型如图5所示。

(6)盘点
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存储货物的实际数量与数据处理服务器内的数据一致,需要定期对存储区进行盘点作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式阅读器对存储区内的货物单件进行信息采集。采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或者串行接口传送到数据处理服务器,并通过管理软件形成盘库数据,自动与入库数据进行比较,并提供差错处理。存储区中,工作人员采集数据模型如图6所示。

(7)叉车、托盘、搬运车、拣货车辆管理
在物流设备存放区的入口和出口处均安装阅读器;在叉车、托盘、搬运车、拣货车辆上安装电子标签;在存储区中的每个小区的入口和出口处均安装阅读器。当叉车、托盘、搬运车、拣货车辆从物流设备存放区出去,在存储区中各个小区进行作业时,其上的标签信息就会自动被安装在各小区出口处和入口处的阅读器读取,办公区的数据处理服务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标签信息,对该设备进行监控和调度,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大概位置。
(8)人员管理
在电子标签中写入工作人员的有关数据信息,并带在工作人员身上。当工作人员在配送中心来回作业时,通过安装在各个区的阅读器自动读取人员身上电子标签信息,数据处理服务器获取该信息后,记录工作人员运行时间及轨迹,并把数据上传至数据管理总部,用于生成工作人员工作考核表。
2、系统软件实现方案
本软件系统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1)配送中心管理系统
支持配送中心区域整个作业流程的管理,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
(1)入库管理:预入库计划查询、货位预安排、收货管理、检验管理、入库计划、入库执
行调度、退货管理。
(2)出货管理:预出货计划查询、拣货计划、拣货执行调度、出库复核。
(3)库存管理:库存调整、盘点管理、成品溢损管理、库存控制、货物分类管理。
(4)物流设备管理:叉车、托盘、搬运车、拣货车辆调度管理、状态维护与查询。
(5)存货储备分析:存货库期分析、安全库存预警、存货ABC分析。
(6)库存报告:进出库报表、日结报表。
(2)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自有车辆和协作车辆以及临时车辆实现实时调度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分析,配载的计算,以及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支持射频识别系统和地理图形系统(GIS),实现车辆的监控、动态跟踪、车辆调度、成本控制和单车核算。并提供网上车辆以及货物的跟踪查询。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
(1)运力资源管理 :司机管理
               车队管理:包括自有车队管理和协议车队管理。
              运力状态管理:对车辆状态进行查看和维护。
(2)运输管理/配送管理 :
运输计划:根据各种出库指令对商品的体积、重量和送货地址生成配送路线计划和车辆送货计划。
  运输调度管理:运输/配送调度计划与维护。结合基于GIS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实现干线运输、配送运输、普货运输等的运力配载、车辆调度和线路优化(包括动态线路管理)。
生的问题,培养长期的忠诚的客户群体,为企业供应链的形成和整合提供支持。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

(3)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授权不同的管理人员不同的管理权限,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高效管理。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
    (1) 通用基础数据:主要是分类、费用科目、计量单位、包装类型、状态,客户或结算对象管理,价格管理等等。
  (2) 组织与人事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员工管理等。
(3) 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系统参数管理、角色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
3、系统特点
本系统设计理念先进、应用无线射频识别先进技术,而且现实适用。其主要特点如下:
(1)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完全符合钢铁企业配送作业的处理流程。
(2)执行任务的高效性: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使系统能高效的进行入库、存货、拣货、
出库管理以及叉车、托盘、搬运车、拣货车辆管理等。
(3)可根据产品的标签对货品进行全面的跟踪和查询。
(4)系统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较低的系统运行成本:在通信量、通信时间上大大降
低,可以加快系统访问速度。
(5)系统操作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系统对操作用户权限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记录,对所有操作都可以进行跟踪与监控。数据传输过程采用严格的安全策略。
(6)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组性:适应其他业务和发展的需要,在业务不变而引入新的操作模式时,只需编写新的操作界面。当业务规则发生变化时,只需少量修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