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供应链论文

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

2008-3-9 15: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经济组织范式的不断创新,集群日益成为企业营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江浙一带蓬勃发展的块状经济就是这一组织范式的典型体现。 

  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项调查,在浙江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江浙一带块状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概念,并从集群式供应链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块状经济的竞争力。 

  块状经济的企业集群 

  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的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按照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的统计划分,10家以上企业生产同类或相当产品、年产值上亿元的区块称为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除了众所周知的规模经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等显而易见的优势外,还有以下优势: 

  区位品牌优势。企业通过集聚,集中广告宣传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在广告宣传上,能很好地克服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开展广告宣传的缺陷,消除了经济外部性,使每个企业受益。同时,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对块状经济内企业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比如宁波服装、永康五金、嵊州领带等区位品牌都闻名全国。 

  产品差异化优势。同类中小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形成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企业带来竞争压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单个游离企业难以拥有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的差异化优势。典型的如绍兴轻纺城,很难看到花色相同的布料,流行的都是“礼拜产品”,即“三天出小样,五天成批量,七天上市场”。纷繁复杂的差异性使得其他地方难以复制,也难以形成竞争。 

  供应链网络优势。块状经济的各中小企业在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需求拉动下,分工细化,形成动态的有机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块状经济的供应链。该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对多个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分销企业和零售企业进行不断整合,实现动态竞争与合作,易形成基于块状经济的灵活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如在制笔之乡桐庐分水镇,有400多家与制笔相关联的企业,形成了从原料供应、元件配套、模具设计、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的一条龙作业。现分水境内有专业制模企业40余家,拉丝、弹簧、电镀等配套企业30多家,专业销售企业60多家,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8家,专业运输企业5家,形成了覆盖整个块状经济的动态高效的集群式供应链网络。 

  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 

  构筑基于整个块状经济的高效供应链网络,更好地发挥块状经济的优势,是不同于面向企业内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传统供应链模式的一个新思路。 

  集群式供应链 

  在此提出基于块状经济的供应链,并把其与传统供应链区分开来,称之为集群式供应链。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是众多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企业和组织机构以及相应地域,通过相互协作,在同一个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有机聚合而形成的有向网络集合体,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集群式供应链是一个既有网络组织特点,更具有松散型物流供应链系统特征的组织构架。如果没有供应链特征存在,块状经济会导致组织内企业生产同质化、无差异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是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如果没有集群网络的特点,供应链系统组织会因只有合作没有竞争而沦为低效率的组织。因此,我们把这种块状经济和供应链的有机融合称之为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 

  集群式供应链的特点 

  (1)整体协作性。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随着块状经济的产生而形成,使块状经济内原料供应企业、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客户以及其他合作伙伴有机地联结起来,获取整体竞争优势。块状经济内企业通过在集群式供应链网络中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充分调度与利用其他企业已有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在协作中求得共赢。 

  (2)动态竞争性。在块状经济中,存在大量同类企业,当某一企业丧失其核心优势,就会被其他企业替代,甚至被淘汰。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使集群式供应链不断优化,使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不断处于动态最优状态。 

  (3)组织扁平性。在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中,各企业围绕共同的组织目标组成具有网络特征的动态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是扁平式的,强调按业务导向组织管理,集群式供应链中各企业拥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权,他们之间通过协商,共同完成任务。 

  (4)系统复杂性。基于块状经济的集群式供应链由各企业协作形成,各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形成供应链,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又相互形成错综复杂的集群式供应链网。 

    块状经济与集群式供应链的相互作用 

  集群式供应链是根植于块状经济而产生的,同时又是发挥块状经济优势的有效组织形式。各块状经济区纷纷根据各自的资源、生产、技术、市场等特点,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集群式供应链,出现了块状经济与集群式供应链共同发展的局面。 

  块状经济催生集群式供应链 

  (1)块状经济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集群式供应链的结构优化。 

  块状经济中技术上存在高度的可分性,并带动特定产业内的分工也高度深化,与之对应的是技术、部件、产品、服务、物流等高度个性化。这对集群式供应链成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全程性的。一方面,集群式供应链在其组建时可供选择的企业质量决定了其赢得市场的能力,块状经济的资源集中性恰好为集群式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集群式供应链的营运过程中长期存在“组建-遴选-淘汰-组建”的动态循环,以对不同节点的企业进行调整。块状经济中技术、生产等方面的多样性,同一水平节点的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供应链提供了质量保证。 

  (2)块状经济的产品多样性有利于集群式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响应。 

  块状经济作为相关产业的企业的集聚中心,不仅是相关产品、部件、设备等的集聚中心,更是将不同但相关领域的具有研发能力的人才集聚在一起的资源中心。块状经济所具备的在知识技术及产品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特征是集群式供应链为适应市场变化而动态调整、创新的基础。离开了这种多样性和知识技术实力,集群式供应链理论上的优势将无法得以充分实现。 

  (3)块状经济的竞争合作有利于集群式供应链各节点核心能力的提升。 

  在长期的本地化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块状经济内将形成特有的关系网络、知识文化氛围以及区域信息交流。在知识技术的扩散模式上,由于块状经济内采用的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邻近扩散方式和网络传播方式,块状经济内企业可以快速免费获得有关供应商、客户提供的非格式化的隐性知识信息,构成核心能力的创新灵感。另一方面,块状经济内的创新优势也部分源于良性的竞争合作氛围。块状经济本身在机制和内容上为集群式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扩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集群式供应链促进块状经济发展 

  (1)集群式供应链的协作性有利于降低块状经济中企业交易成本。 

  集群式供应链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供应链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交易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具体而言,从交易的全过程看,集群式供应链的发展有助于块状经济中各企业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另外,从交易主体行为看,集群式供应链的发展将促使块状经济各企业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各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2)集群式供应链的挑剔性有利于块状经济内的竞争合作。 

  为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化,集群式供应链在组链和自我调整时对被选企业具有一定的挑剔性。这种选择性和流动性将极大地推动合作竞争意识的加强以及创新的步伐。一定强度的竞争有利于创新,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合作的必要性。对于在价值链上存在纵向关系的企业,它们将共享彼此的信息,并在合作中共同进步,然而竞争同样存在,创新能力的高低、优势强弱将直接决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谈判能力。 

  (3)集群式供应链的动态调整有利于块状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 

  集群式供应链对各节点企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战略引导和动态调整作用对块状经济内企业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在集群式供应链全局性协调下,各企业明确各自的行为选择,不断创造、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以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将是块状经济内企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必将促进企业核心能力与优势的提升。作为一个整体,企业个体质量的提高对块状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起着积极的支撑作用,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将扩大块状经济本身在市场中的地位,这又会给企业个体带来外在经济效益,并再次激发个体的积极性。这种良性循环过程对块状经济自身竞争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块状经济以地域为基础将与一定产业相关的人力、技术、资本和创新力加以协同,为集群式供应链的组建和动态调整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而集群式供应链通过灵活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调节块状经济内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有助于提升块状经济的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