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一体化亟待仓储业标准化
2008-4-12 5: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供应链一体化亟待仓储业标准化
3月28日,全国仓储业国家标准宣贯会在郑州举行。许多仓储业人士聚集于此,对刚刚施行不久的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充满了期待。
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贯彻实施委员会顾问、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杨树德致辞说:“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的颁布,填补了空白,来之不易。”
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指出,仓储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经济全球化、供应链一体化环境下的朝阳产业,为了推动我国仓储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加强仓储业的标准化工作。
仓储业发展迅猛
近十年来,我国仓储业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2006年,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70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物流业的其它业态;国内 212家大型物流企业统计结果显示,仓储型物流企业的业务收入增长34%,高于运输型物流企业的28%。
2007年9月19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的2007中国仓储业大会上,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批复,仓储业首批三项国家标准《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仓储服务质量要求》、《通用仓库等级》正式发布。
我国仓库的大规模建设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工业没有仓库,大量的库存主要集中在流通部门,商业、外贸、物资、粮食、供销社,共有5亿平方米的面积。那时,80%是平房仓,20%不到的楼房仓。立体库只是少量的存在于军队系统,用于军用物资的仓储。现在,平房仓仍然占到总量的70%左右,楼房仓20&左右,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立体仓库已经发展到10-15%。
而沈绍基估计,未来3-5年,立体库的比例将会达到40%左右,而平房仓的新建比例就会非常小。三项标准在指导新建仓库方面,可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新建仓库的设施标准,很可能就会参照四星级、五星级仓库的指标来建设。
现代物流需标准仓储
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原材料与商品的库存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仓库面积会大大减少,相反,单体仓库的面积越来越大、社会仓库的总面积仍然在逐年增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何明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使得中国南北物流的中断,许多制造业停产停工。这说明,虽然现代供应链理论强调零库存,但零库存并非不要库存,保持适当的库存量,还是企业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前提。
“仓储业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既需要功能齐全的综合物流企业,也需要专业化的仓储企业。“沈绍基说。
三项标准中,《通用仓库等级》(GB/T214072),一方面为货主企业选择不同等级的仓库提供依据,节省考察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为仓储(物流)企业提高仓库的技术条件与管理水平提供了目标,有利于仓储服务的优质优价。
而《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GB/T214070)则对仓储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立了方向和细则。《仓储服务质量要求》(GB/T214071),则为货主企业、中介组织评介考核公共仓储业服务水平,提供了统一依据。
3月1日,三项国家标准开始走上前台,作为一项推荐性标准,开始发挥作用。据介绍,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与起草的企业有20多家,征求意见的范围是150多家,收回的有效反馈意见有50份左右。
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
我国仓储业的标准化工作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原国内贸易部、原外贸部都曾经颁布过许多仓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也颁布过粮库、冷库等专业仓库的规划建设标准。
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于联合发布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该规划首次提出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表,提出2005至2010年我国将修订物流标准33项,制订标准275项,在规划制订的标准中直接涉及仓储设施、作业、信息、安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有20多项。
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告诉记者,标准既是调查采集仓储资源信息的基础,也是开展仓储业务合作的前提;标准既是仓库建设与仓储作业的指南,也是考核评价仓储企业与仓储从业人员的依据,也就是说,标准化工作是协会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长期以来,中国仓储行业被划归到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各自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这成为了三项标准统一的最大障碍。
近两年,有很多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了危险品物流行业,但在危险品仓储这方面,却缺乏统一和权威的标准。
“好多企业都来找我们要建设的标准,可我们也没有。”于是,中国仓储协会危险品分会成立,也是为了尽快地推进这项工作。
另外,像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储运仓库,用通用仓库的标准来衡量物资储运的仓库,很难套进去。因为物资储运仓库多为大棚式的仓库,库的结构和造型与通用仓库有很大区别。
仓储业三项标准只是推荐标准,只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发展。但与会的各省市仓储行业协会的代表们一致表示:对于一致缺乏标准的仓储业,企业执行标准,也是规范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的良好时机。而仓储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必将融入供应链的一体化工作,成为未来供应链竞争的强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