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理政资讯

“东西”手挽手 共谋“大通关”

2008-4-16 10:0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洪厚兴
    3月26日,上海、重庆、四川三省市的政府官员、海关驻三省市分支机构以及三地几十家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重庆,签署了《沪渝川三省市口岸大通关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协议。
    沪、渝、川三省市本次大通关合作主要包括口岸查验、口岸资源、口岸物流、大通关报关报检、电子口岸方面。其合作机制采用每年举行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以研究三省市大通关合作中的重大事宜,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这一协议确立了三省市打造快速通关体系的基础性平台。
    此外,三方代表还签署了《沪渝川内支线运输合作备忘录》和《成都至上海集装箱五定班列合作协议》。这些协议规定了三地间的将在直线运输、电子口岸搭建及协同、开设成都至上海的集装箱班列、开设上海至重庆至曼谷的航班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这一系列协议搭建的框架下,沪、渝、川三省市的货物将进一步实现“属地报关、口岸放行”以及直通式放行,并将依托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运输方式,实现 “水水联运”、“海铁联运”,以促进三地物流的大发展。
联手共赢
    在长江上游,地处长江之滨的重庆得“水利”之便,水运是其进出口货物的最主要运输方式。目前,重庆80%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水运经上海完成。
    然而,上海港作为全国最大的港口之一,进出口货物在上海经繁琐手续的“阻拦”,滞留不可避免,重庆的“水利”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重庆到上海水运一般需要5天时间,而由于上海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在报关、检疫等繁杂的手续下,通常会出现大量货物在港口‘排队’等候审批的现象,货物在沪等待时间往往较长。”重庆海关有关负责人说。
    繁琐的通关手续成为两地物流顺畅的“拦路虎”之一。
    正是为了解决此难题,沪、渝、川三地代表签署协议,以真正实现三地的“大通关”。据介绍,沪、渝、川三地将建立大通关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在上海设立联络处,各地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局各设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具体事务的联系协调。
    此外,根据《沪渝川内支线运输合作备忘录》有关内容,上海将为川、渝两地开展长江航运开辟优先通道。具体措施为,上海港方将建立专人负责制,为川、渝航方在上海开辟新的内支线运输提供优先服务;专门负责西部地区在上海口岸进出口报关业务,确保内支线中转集装箱与干线船舶的衔接,加快其转关速度;为西部地区到沪的内支线集装箱船舶提供及时靠泊、装卸、储运等服务,缩短在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在上海港的滞留时间,加快货物周转;并为西部专置码头协调人员。
通关效应
    “大通关的这些措施实行后,上海将加速对渝企货物的审批,从而刺激口岸流通。”重庆海关的该负责人表示。
    大通关的实行,还将促进“属地报关、口岸放行”及直通式放行的发展,使得报关手续更简便,企业物流更顺畅。
    “原来企业在当地海关和口岸海关都要办理的申报手续,将会缩减到一次。而且企业在当地海关申报比在口岸委托代理报关节省大量通讯、差旅费用,还可以节省可观的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报关费用,降低通关成本。”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的唐伟认为, “同时,实施属地报关,企业便可就近报关,办理通关手续更加快捷,与当地海关的沟通联系更加方便,有利于企业及早了解通关政策规定,灵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更主要的是,实施‘大通关’之后,货物的中转会更为便利快捷。它会使进出口货物的衔接更为通畅,企业也能够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货物进出口计划,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唐伟称,“在以前,货物通关所花时间往往比较长,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出口货物错过船期的情况,致使货物出口计划被打乱,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大通关’的实施,可以让企业在备货方面更为从容、合理。”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沪、渝、川三地的大通关合作可以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而从政府层面来说,三方的联手将会打造一个共赢的局面。
    “目前重庆市80%的进出口货物要通过水路经上海完成,四川50%的铁路、水路进出口货物也要通过上海完成。”在签署仪式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禹鹏表示,“上海口岸是全国的口岸,未来上海口岸将进一步增强其服务于全国的功能。”
    重庆市外经委有关人士称:“通过大通关合作,三方各有所赢。上海口岸将集纳全国进出口资源,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口岸优势,而重庆口岸则可图谋西部资源,四川可打通出海通道。”
重庆突围
    成为西部水路进出口集纳地是重庆方面一直在努力的目标。“现任市委书记薄熙来以及前任市委书记汪洋对都对重庆物流的发展极为重视,希望将重庆打造成西部的进出口集纳地。”重庆海关有关负责人日前对记者表示。
    目前,重庆市已经先后与上海、天津、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沿海(边)口岸建立起了水、陆、空快速转运协作机制,并与四川、贵州建立起区域通关协作机制,以此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而有消息称,重庆市承诺让上海港拥有重庆主要港口50%的股权,也使得上海方面在本次三方合作中具备直接原动力。
    据了解,“十五”以来,重庆口岸发展全面提速。2007年,重庆完成国际集装箱运输24.2万标箱,国际水运461.4万吨,国际空运9287吨,国际邮件260万件,分别是2002年的3.5倍、14.2倍、3.4倍和1.4倍。
    而在沪、渝、川三地大通关合作签署仪式上,重庆市也披露了其近期目标。至2012年,重庆市争取实现“口岸吞吐量翻两番,国际旅客达到100万人次,国际航空货邮达到10万吨,水运外贸集装箱达到100万标箱,国际货运量2000万吨,新开放2个一类口岸和4个二类口岸,基本形成内陆开放性经济体系”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地大通关合作对于重庆口岸及物流的大发展创造了契机。
    与重庆毗邻而居的四川,扮演着与重庆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角色。两地都想将自己打造成区域交通枢纽,以发挥其经济辐射能力。此次的大通关合作,对于四川实现其期望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协议,为促进沪川两地口岸功能的延伸和互补,成都铁路局与上海铁路局决定,将进一步规范川沪集装箱五定班列的运行。上海将加强与成都地区的车站联手,以重去重回、只在发站和到站地区的编组站进行解编作业,运输途中不解编的循环班列运输为发展方向。其中,芦潮港中心站和杨浦直属站将被作为重点车站。此外,双方还将强强联合,与船公司联手,掌握海铁联运的核心货源;并积极与中远、中海、马士基等世界先进航运公司进行商谈,发挥五定班列运输的品牌效应。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乔仁毅曾指出:“四川省经济发展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开放,而开放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三地大通关合作,为四川提供了通道,将积极动员川企用好这个通道。”
    沪、渝、川三地,通过大通关合作,上海统揽了进出口资源、重庆拓宽了进出口通道、四川得以顺势借道上海,最终实现了联手共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