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008-4-16 17:52:00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讯 记者万建民报道: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服务腹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全面报道沿海港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报今日起在“区域经济”版推出“看海港如何拉动经济发展”系列报道。
这套系列报道将选取大连港、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南通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湛江港、广州黄埔港、深圳港、海南洋浦港、广西防城港等港口,深入报道各港口科学发展的经验,实现港口建设和腹地经济良性互动的创新探索。
以此为标志,这些港口航运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天津港、广州港等港口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口前20位。上海港在2005年就以4.43亿吨货物吞吐量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而且集装箱吞吐量今年也将跃居全球第一。
在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沿海港口整合步伐加快。2006年,山东沿海港口群开始实施“大港并小港,强港联强港”战略;在长三角,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为宁波—舟山港,宁波港的充足资金和规范管理优势将有效弥补舟山港的资金和管理“瓶颈”;珠三角港口群则启动了将持续数年的“珠江战略”。200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后的3个港区将建成一个连接东盟的超亿吨级国际枢纽港。此外,上海、天津、大连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正在深入开展。
经过一系列整合,我国初步形成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大区域港口群,构架了以集装箱、煤炭、矿石、油品、粮食五大货种和客运为重点的港口运输系统,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
专家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港口布局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随着港口通过能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港口投资的重心将逐步转向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和内涵增长上来,我国港口发展将进入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