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园区专家观点

关于将水西车站改造成物流中心的调查报告

2008-4-17 23:5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关于将水西车站改造成物流中心的调查报告
               县委报道组 肖良
从会杉线入会昌县城,一进岔入水西路口,便是原水西车站一片荒芜的空地及几栋烂尾楼,大煞风景,给人留下极不良好的第一印象。重读省党代会《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在新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时,读到“全面提升市场建设水平”一节时,偶然间将水西这片土地与“物流”一词联系起来。于是,笔者就“能否将水西车站改造成物流中心”一题作了一番调查,并形成以下浅见,以期大家共同探讨。
一、建设会昌物流中心的必要性
1、经济运行呼唤物流兴起。过去,你要给远方的朋友发运东西,必须多次往返港口、码头或车站、邮局;现在,快递公司提供“门到门”服务,客户足不出户,货物就能通达全球。过去,每家工厂都要设立自己的车队和仓库;现在,制造业改造流程,转移外包物流业务,使“零库存”成为可能。过去,每家商店都会“月底盘点,停业一天”;现在,大型超市以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为支撑,可以做到“实时盘点不停业”。资料显示,“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5年的18.6%,5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等于节约社会物流费用合计近100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2006年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率由2005年的5%回落至4.7%,降低0.3个百分点。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46次,比2005年提高了0.15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了6.5个百分点。所以说,物流是经济运行活动的血脉,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与产业间的互动能力,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已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2、我县物流业发展期待崛起。随着县委、县政府“大开放”战略的实施,外向型经济快速壮大对我县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县现在物流活动基本还是“零担货运”这种原始初级的壮态,与现代物流业规范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全县仅有10余家从事物流活动的个体经营户,主要承接本县至赣州、南昌两地的小宗货物流通业务,这些经营户普遍、存在运行方式落后、信息平台空白、调节能力差、运输能力低、辐射范围小等特点。这些经营户在经营模式大多为“几部车、一个店、专职托运、来回奔跑”,而且他们的店面都是临街的,既做收发,又兼仓储,场地狭小。重要的是,他们经常占道摆放、违章停车,对城市管理带来极大不便。最近,我县招商引资引进一些物流企业,状况也不是很完善。不会科学运行、没有仓库、没有配套设施、没有信息平台、没有行业规范的“一不四没有”成了会昌物流业发展的致命伤。因为物流滞后,我县很多好的手工业产品及农副产品外销受限,也没能激起人们强烈的“物流”意识。
3、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有赖于物流规模及早壮大。因为物流业滞后,我县物流与经济运行关联度不强。特别是对我县承接产业转移产生消极影响。东部地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煤炭、电力、水资源和人力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大幅提高,部分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产业和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贸易企业急需“腾笼换巢”。我县目前已承接了一些这类企业,但是因为物流成本因素。所以发展现代物流对我县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西车站改成“物流中心”的可行性
1、水西车站不能再“烂尾”了。水西车站从建设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它已成为县城的一块“伤疤”,不但影响县城整体形象,而且还成为会昌山风景区秀丽远景中的“败笔”。它作为一个客运站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作为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县城,它与县车站不到两公里,明显有“重复建设”的嫌疑。何况,它建在县城的最外缘,与客运站接近人流的特点有偏差。正因如此,所以,现有的西江、白鹅班线宁可到水西路占道经营,也不习惯于停放在这个站内。因为这里是进入会昌县城的第一窗口,它的形象直接关乎会昌的形象,所以,水西车站不能再“烂尾”了。
2、水西车站有建设“物流中心”的先天优势。将水西车站改造成“物流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其一,从建设成本上讲,改造一个“烂尾”工地比新建一个物流中心节省土地,节省财力物力,不但节俭办事,而且有利城市建设。其二,这里毗邻会杉线,又处在城市入口,有利于物流车辆装卸货物,还能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特别是对限重的桥梁进行了保护。其三,这里土地开阔,有利建设大型货场,并与原生资公司、石油公司仓库一起形成我县重要的仓储区。将原有土地再扩建货场的余地很大,没有大的征地压力,原有建筑也可充分利用。其四,这里可以承接到过往车辆的停靠,可以间接扩大我县物流辐射范围,实现“货通天下”。
3、水西建设物流中心有利于城市均衡发展。随着城区建设重心东移,县城建设东风压倒西风态势明显。物流中心建设在水西区域,有利于当地的基础建设,有利于带旺人气,缓和城市建设“东西差距”的失衡趋势。通过物流中心建设,还能以会杉线为主轴,繁荣县城外环线的经济活动,促进与物流业配套的仓储、包装、汽车修理等行业的兴起。
三“物流中心”的前瞻性
在水西车站改造一个“物流中心”,不光符合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是今后我县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前瞻性。
1、能使我县物流业“万涓归流”。设立物流中心将一改我县物流业零散、无序的落后局面。通过整合现在物流经营户集中经营,不仅创造了浓厚的物流氛围,并且有助于县城区域功能化的凸显。将这些零散的物流集中一处,还能实现该行业的自我调整,多余的运力将空出来开辟新的路线,扩大物流能力和辐射力。
2、能与赣龙铁路、瑞赣高速“遥相呼应”。随着我县交通网络架构的成形,西江、小密成为全县人流、物流一个重要节点已成定局,正在建设的气调库项目及西江铁路货场成为重要货场及仓储重地也是事实。新建物流中心将通过会杉线直接溶纳这些物流元素,实现我县“大物流”概念,并且通过这个物流中转辐射延伸到安远、寻乌、鹉平等“无铁县”。
3、能与脐橙、药材、瓜果等产业“相得益彰”。我县大力发展脐橙、药材、瓜果等农业产业,已成规模。这些产业与物流业有很强的关联度。据估算,我县脐橙、药材、瓜果外销及农资内运总量不在10万吨以下。但这个运输市场,我县已有物流单位所占份额不到10%,我县货运市场呈现“大市场、小物流”的现象。物流中心建设将有利于这些产业的营销,有利于我县运输业的发展。
4、能与现代流通网络“无缝对接”。因为我县物流经营的原始落后,在全国一体的现代流通网络中,我县物流由于水平低,只能在门外徘徊。现代一流的物流全部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展现出“车在路上,货在车上、信息在网上”的一幅景象。检验检疫、通关报关,货物跟踪查询十分便捷。建设统一的物流中心,可以使我县物流业实现网络信息化,并接入全国物流信息网,全县待运出及各地待运回的贷物全部上网,实现科学配货、资源互补,避免大量的运力浪费,加快流通速度。局时,很多货物既能“抄近路”,又能“搭顺风车”。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这是风云际会的市场经济对客运和物流的要求,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赣州市“十大体系”建设的已有之题,建设物流中心是其中的应有之意。所以不管我县物流中心建设是否应用“改造水西车站”的建议,但我县要把办物流中心象建客运站一样从早、从速、从精,建得有承载力,有影响力,有辐射力,从而促进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县委报道组 肖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