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交通、口岸,共同打造汉口北区域经济

2008-4-21 11:3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交通、口岸,共同打造汉口北区域经济
——"汉口北.口岸经济与物业价值论坛"昨日开幕
随着天河机场2号航站楼的启用,汉口北区域独有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优势正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汉口作为武汉新的增长极将如何来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4月19日,"汉口北·口岸经济与物业价值论坛",在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幕。
此次论坛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与黄陂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武汉晨报、黄陂区委宣传部及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承办。搜房网、21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社湖北分社、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长江商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湖北交通体育台等众多媒体也到场。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潘堂林。武汉晨报总编辑罗建华,武汉晨报总经理杨问富,中共黄陂区委书记袁堃,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胡建奇,黄陂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蒋红瑶,黄陂区委常委,黄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继红,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广久,黄陂区政协副主席丁元等领导出席了论坛,中国中和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李津逵先生,深圳市社科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深圳专家工作委员会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高海燕先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总工胡润州等国内知名专家在会上做了演讲。
在黄陂区领导对黄陂做了介绍后,专家们针对黄陂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交通优势提出了建议。中国中和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先生认为,汉口北的发展正是时候,他比较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后,向黄陂提出了绿色型、紧凑型城市规划等建议。具有"深圳四杰"之称的高海燕先生,则力荐将物流在黄陂作为主要产业。而胡润州则强调黄陂应该对交通给予相当的重视。
论坛上气氛热烈,听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背景链接:
4月15日,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此次航站楼的启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机场规模的扩大,它对武汉在1+8城市圈的核心地位及华中地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它将对武汉尤其是汉口城区的城市功能将产生进一步的推动;同时,它还对汉口城区"护城河"--府河以外的以盘龙城、武湖,滠口、横店及天河等称为"汉口北"的整片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放眼汉口北区域,川龙大道即将建成(计划6月通车),还有以天河机场为辐射中心的航空港、亚洲最大的横店编组站,运输最便捷的外环线,及不远处的阳逻深水港,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已经逐步形成,这样完备多样的交通优势是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一种被赋予全新意义的经济形态--口岸经济呼之欲出。在"两型社会"背景下,汉口北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与交通格局正在加速华中物流、服装加工、家具产业在此的重新布局。今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的规划建设临空、临港经济区,积极推进天河航空物流园区、汉口北专业市场群等内容也均与盘龙城的发展息息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汉口北区域的整体发展。汉口向北扩展已是必然趋势。经过几年开发,这片区域已成一片热土,加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农业园、市场集群以及各类房地产业正在这片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一地区如何利用本区域独有的交通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态?"汉口北·口岸经济与物业价值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借二号航站楼开通良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黄陂区委、区政府一起,共同举办了这次论坛盛会,研讨本区域产业发展。口岸是国家的门户,也是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交汇点,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桥梁、纽带;口岸功能是国际性城市的必备功能,纵观世界,国际性城市绝大部分是口岸城市--口岸经济同样将成为盘龙城及整个汉口北区域崛起的引擎。
相关阅读:
大交通打通汉口北发经脉
4月15日,春雨绵绵,站在天河机场宽敞明亮的2号航站楼内,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研究城市交通发展的专家,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交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交通又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天河机场2号航站楼的启用,将带来武汉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汉口北将是此次发展的’发动机’",胡润州说这番话时底气十足。
■武汉:因交通而形成的城市
胡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几年前,他通过大量查找资料和调查,向市府写出了一份《从武汉市的形成和发展看交通是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的主攻方向》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交通是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
"古代许多城市诞生于水上交通发达的江河湖海之滨;到近代、现代则许多城市沿铁路线、公路线而生。从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的武汉来看,其历史发展过程正符合这一规律"。他称,武汉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商代,"围池造城"告诉我们城市的诞生与水运的发展紧密相关。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被迫开埠和扩大开放,水运交通得到快速发展。1906年5月,京汉铁路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线通车;1930年至1936年,武汉的民用航空运输业开辟了省内航线,直到1949年解放前,这一阶段是武汉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幼年时期。
武汉交通真正发生较大变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建成了武汉客运港、汉口新火车站、天河机场、长江二桥、郑州至武昌电气化铁路、青山外贸码头、白沙洲长江大桥及一批城市干道、立交等重点交通设施,以及107、318、316国道武汉段与进出口公路的改扩建,武汉市的城市综合运输体系和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汉口北:水陆空交通独有
武汉三位一体的独有交通优势,在如今的汉口北部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区位图上看,"汉口北"位于东起武湖,西至岱黄公路,南北沿巨龙大道纵深2~3公里的带状地带,紧邻汉口北部后湖片区。水陆空交通都极为便利:
--陆路交通,武湖通过武汉外环与沪蓉、京珠高速公路相连,汉施公路贯穿全区;天兴洲大桥贯通后,黄陂进入汉口城区距离变短,横店编组站、阳逻深水港近在咫尺;以项目所在地为圆心出发,30分钟车程可以覆盖武汉市区,1小时车程抵达武汉城市圈,4小时车程到相邻省会,当天往返。
--水运方面,阳逻港将形成年吞吐货物1600万吨的规模,建成华中货运第一港,中心城区长江两岸100多家货运码头也将搬迁至阳逻港。
--航空运输,以天河机场为核心的6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走廊"规划建设的提速和"天河航空城"项目的启动,使得黄陂区如虎添翼。至2010年,国际航线达到5至10条,国内航线达到100条左右,货邮吞吐量14.4万吨,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1220人次。
■汉口"北发"机遇
"武昌有光谷,汉阳有沌口,汉口非’汉口北’莫属",胡润州所长非常看好汉口北发展的潜力,缘于这里独有的交通布局,"这在华中,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
武汉市1996年城市规划是以中环为主体的,主城基本上没跳出去。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从地域角度看,汉阳有沌口,武昌有光谷,都有外延的空间,而汉口(后湖已开发完了)只有向北才有发展空间。在武汉市(2006~2020年)新一轮规划上,武汉城区在地域上扩大了一倍,黄陂、新洲等原来的城郊区,现都成了远城区,汉口北也随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汉口北处于中环与外环间的一块腹地,交通非常发达。作为武汉北部的门户,它发挥的交通枢纽和汉口向北发展增长极的作用无可替代。此次天河机场2号航站楼的启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机场规模的扩大,它对武汉在1+8城市圈的核心地位及华中地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它将对武汉尤其是汉口城区的城市功能将产生进一步的推动。
省人大常委赵晓勇认为,市内的交通日益拥塞,武汉的商贸物流优势正在弱化,鼓励市场外迁、打造汉口北部专业市场集群是提升、强化武汉商贸物流优势和地位的必然选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