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出口价格涨5-10% 中外平板半对半
2008-4-24 13:16:00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关口的敏感时刻,在被视为“出口晴雨表”的广交会上,家电产品的出口状况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从春兰、志高等广交会参展商处了解到,家电出口价已经普涨,比去年的价格上涨5%-10%不等。企业亦纷纷采取各种办法去应对汇率风险,“即时结算”成为各大企业青睐的付款方式。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家电的定价权取决于国际市场,家电出口价格上涨其实是缘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不是根本原因;贸易方式的改变治标不治本,产业调整势在必行。
点评:最近,部分西方国家在奥运圣火传递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在西方国家中的形象。我想,中国制造在西方的形象也由此可见一斑。产业结构调整,在国际市场打造自有品牌,中国企业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是,中国家电自有品牌的出口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我相信,每个企业在强调自有品牌出口时都是发自内心的。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拓展市场,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可以想象。但希望我们的企业不要放弃,就像金晶在谈到火炬传递时说过的那样,“因为艰难,才更显出价值”。加油,中国制造。
平板品牌对决呈现“对半格局”
中国电子商会发布《2008年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国产平板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有进一步萎缩的趋势。国产平板电视和外资品牌的销售比已由2006年的7:3,2007年的6:4演变到今年一季度的5:5。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平板电视消费需求实现21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6%。外资品牌在大城市市场略微强势,索尼、三星、夏普等主流外资品牌销量份额已超过50%。而三、四级城市市场国产品牌优势明显,海信、长虹、TCL、创维等品牌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报告指出,外资品牌市场份额的增长得益于价格策略的运用,尤其是对中小主流尺寸平板电视价格的下调,使外资品牌平板电视消费需求激增。以近三年来32、37英寸平板电视价格变化为例,中外品牌产品价格差距逐年减小,到今年一季度价格差距已从2005年的每台10000元变为1000元。
点评:说完国际说国内,在国内市场,国产和外资平板的争夺一直是近年来家电行业的热点话题。电子商会内外资平分市场的数据并不是近年来对国产平板最糟糕的描述。在此之前,黄金周市场的统计已经屡屡出现外资份额大幅超过国产的报告。
站在一个低点上,我们反而能够看到希望。跟手机等电子制造业相比,国产电视厂家在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我们在产业链核心领域上的把握虽然不力,但在整机领域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整合能力。产品也并不比外资差多少,价格依然保有微弱的优势。也许,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制造厂家,还有国内消费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