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行能力 深圳湾口岸慢热
2008-4-3 12:3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 陈善哲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深圳湾口岸考察时候,详细深入地了解了深港合作的最新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后,要求深圳要更加主动、务实地推进合作项目建设,加快深港合作步伐。
3月28日,深圳市外商协会与深圳湾海关签订了《优化通关环境合作备忘录》。
作为大陆与香港的第四条陆路通道,如何提高深圳湾口岸的通行能力,已迫在眉睫。其设计的车辆通行能力高达每日5.86万辆。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其余三个陆路口岸目前通行车辆的总和。但是,自从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后,深圳湾口岸的通行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深圳湾海关一位官员向本报透露的数据是,目前深圳湾口岸每日通行车辆大约是4000辆。
闲置的通行能力使得深圳湾口岸一度感受到外界的压力。深圳市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曹绍业对此回应:“任何一个新的口岸都需要时间磨合。”他开出的时间表是2010年,当连接广州、深圳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开通之后,深圳湾口岸的巨大潜力将会得到惊人释放。
现实的冷清局面出乎不少人的意料。来自深圳湾海关人士的消息是,在不到4000辆的车辆中货车不足2000辆。这对有意吸收整个珠三角物流的深圳湾口岸而言,显得尤其尴尬。
“没有人愿意成为实验室的老鼠。”一家台湾电子公司的负责人如此解释摒弃深圳湾口岸的原因。他认为,新口岸在初期运行阶段,肯定会面临磨合和经验不足的问题,万一货物在通关阶段出现问题,将无法对公司的客户交代。
面对深圳湾口岸的清冷局面,曹绍业总结的首要原因是深圳湾口岸的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深圳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南海航空货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莉说,深圳湾口岸缺乏起码的商业配套,导致很多报关公司不愿意入驻。“来这里不但找不到地方吃饭,连打印的地方都找不到。”
报关手续所必须的银行也没有入驻。“如果没有银行,就不能报关税,客户就不能取货。”徐莉说,这导致很多客户指定供货商必须走皇岗口岸和文锦渡口岸。
曹绍业归纳的第二个原因是连接广深的沿江高速必须等到2010年开通。
这是广州和深圳之间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将广深两地的距离从目前的128公里缩减为100公里。这条高速沿珠江东岸南下,途经广州、东莞、深圳,联结了珠三角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区域。
为此,曹绍业认为,在沿江高速开通之后,深圳湾口岸的通行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