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国际物流论文

德国物流业的启示与我们的对策

2008-4-6 16: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 物流及物流的发展  

  传统的物流是指原材料制成产品的过程中,除了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外,运输、仓贮、装卸、配送、包装等其他各环节关系的总和。物流是形成生产、销售的供应链,在原材料加工制成产品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对物资和信息的合理规划、管理和监控。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传统的物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变革。在人类社会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称4大流)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紧密结合,形成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物流,现代物流是传统物流与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缺少信息和通讯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虽然物流在不断地被人们了解,但是还难以对物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目前,有关方面公认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贮存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过程。物流就是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德国有关人士认为,物流使人产生对认识问题的标新立异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业的革新,人们对物流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不断加深,物流的定义和概念将进一步完善,物流的理论也将进一步丰富。  
   
  物流业的基本内容是为厂家和商家及消费者提供运输、装卸、仓贮、堆存、包装、配送、简易加工、代理、信息反馈等相关服务,既可以是这些项目和环节的总集合,也可以是某些项目的组合。物流来源于运输、仓贮,并通过运输或仓贮得以延伸和扩展。物流企业不是完全的运输、仓贮经营者,但多数是从运输、仓贮业转过来,并从配送、仓贮管理和运输代理起家的。从现代物流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货运代理、配送及运输企业在从事着物流活动,但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  
   
  人类社会有经济活动开始就有了物流,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定义。自18世纪末发明和使用汽车,使得运输业更加发达,推动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自货自运走向专业运输,产生了除生产和销售的第三方——专业运输者。50年代初,国外最早将物流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及货物的配送,日本人将“PD”译为“物的流通”、“物资流通”,后又称为物流、综合物流。 
  
  “PD”演变为“Logistic”,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军队后勤保障供应系统中,成功地运用了“物流”技术,在军队的后勤供应中开创了物流的先河,美军后勤保障的英文名称为“LOGISTIC”。战后世界各地将“Logistic”替代“PD”,中国将其译为“物流”。美军在后勤保障中成功地运用物流后,很快地又将此成果转化于工业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将“Logistic”用于工业,并用英文的“Logistic”(后勤保障)作为工业生产和销售的“物流”管理,“Logistic”就成了物流的代名词,并延续和流传于世界各国。物流被人们真正认识是二战以后,大约已有50年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及社会化的分工协作,生产厂家和商家是物流第一方,消费者是物流的第二方,运输、仓贮起家的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的第三方,成为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为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又称为第三方物流(3PartyLogistic)。物流是系统工程,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物流服务企业三方缺一不可,只有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物流才能得以发展。现代工业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在生产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管理,将产品的生产成本压得很低。但是,现代工业中从工业生产上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难度很大,余地也很小。然而,在流通过程中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在物流成本中降低10个百分点,使得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大大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所以,从生产中压缩成本远不如从物流中降低成本。因此,发达国家工业界竞相研究物流,成立专门的物流研究机构,开发物流技术,推动了物流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物流发展的高峰时期,特别是8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使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现代物流逐步展现在人们眼前。现代物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其速度非常迅猛,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将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变革。  
   
  随着物流向着规模化、网络化、专业化方面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适者生存,物流企业之间竞争也趋白热化。物流企业必须向着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带来了物流的一体化。物流专家们预言,在将来的l0年间,物流企业将朝着更大规模和更广泛的网络方向发展,欧洲物流市场80%的份额将被20家特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所垄断。  
   
  总之,现代物流=传统物流+政府在物流中的作用。 

  2 政府在物流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管经济并不是直接抓生产、管经营、管微观经济,而应是管理宏观经济,抓规划和负责基本建设,从社会效益的角度上管理经济。在物流的发展中,政府也应象管理经济工作一样管理物流工作。  
   
  德国政府在促进和引导物流发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是做好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在全国规划了40个物流中心及货运中心。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围绕着规划中的物流中心,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连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铁路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企业从事专业物流业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第二是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形成综合运输网,由于德国的公路上车辆多、道路拥挤,公路运输的压力大,政府一方面通过增加燃油税,另一方面建立物流中心,并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将一部分货源从公路引向铁路,使铁路运输为公路运输分流。所以,在促进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货物的位移要合理地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作用。第三是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建设,所有的运输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税收转为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的置换来获得。德国的高速公路成网,又与欧洲的高速公路连通,水运资源丰富,河流交叉,又与国际大港相联;铁路网密集,通达欧洲各大城市,优越的交通运输环境是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第四是政府监督物流中心的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物流中心,吸引大企业和国际性的物流企业进入物流中心。不莱梅市政府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物流的发展,由政府出面进行招商,如争取不莱梅港、不莱梅物流中心成为韩国大字汽车公司在欧洲的大宇汽车转运中心,在南非新鲜水果在欧洲的分销批发中心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物流中心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政府在物流中一是宏观经济的调控,包括规划与协调,负责物流相关的基础建设的工作;二是抓微观经济工作,让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介入物流,为物流企业进行物流工艺设计和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制定具体的物流实施方案。  
   
  在借鉴国外的物流经验的同时,我国政府一要提高对物流的认识,积极做好物流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二要研究、制定促进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和引导物流业的发展;三是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分期实施、逐步成网;四要尽快开展物流的研究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几个物流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五是在现行的交通建设体制下,研究物流中心的建设资金、投资渠道,力求在不增加资金的情况下,解决好物流中心周围的公路、铁路的配套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输环境。  
   
  3 德国的物流中心简介  
   
  德国联邦政府在1980年左右规划在全国建26个物流中心(原称货运中心即GVZ,),后又修改规划,扩信息十通讯网络十优质服务。大为40个物流中心,现已有20多个物流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各州和地方政府在物流中心的建设方式、经营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下面以不莱梅物流中心为例,介绍德国物流中心的情况。  
   
  3.1 物流中心的投资和建设  
   
  不莱梅物流中心的建设是在15年前提出的。德国运输与物流研究所艾克斯坦因教授提出了物流中心的建设方案,并获得不莱梅州政府的同意,于1985年开始物流中心的建设。不莱梅州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土地置换的方式对物流中心投资。物流中心的原址是一片盐碱地,州政府从当地农、牧民手中以每平方米6—8马克的价格征用土地200公顷,由“经济促进公司”负责物流中心的基建工作,经济促进公司是由不莱梅州政府的经济部、交通部、海关、工商部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是私营的事业单位,进入经济促进公司的人员失去公务员身份。经济促进公司主要负责物流中心的“三通一平”和与物流中心相联的公路、铁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还代表州政府负责物流中心的招商工作,进入物流中心的企业承担地面以上的建筑、设施的建设。经过“三通一平”的土地变卖和租用给进入物流中心的企业,第一阶段,每平方米土地卖30马克,每平方米土地租金4.29马克(租用30年后再签协议);第二阶段,只卖不租,每平方米土地卖50马克;第三阶段,每平方米土地卖70马克;现有的200公顷土地全部卖出或租出。利用土地的置换及卖土地的差价和政府的税收,不莱梅州政府投资5亿马克,进入物流中心的企业也投资5亿马克,第一期共投资10亿马克。政府从租用土地的租金中和装卸费中收回投资,如集装箱装卸费每TEU30马克,政府收取5马克,收回的租金又投放到物流中心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  

  3.2 物流中心的选址与功能  
   
  德国政府对物流中心的选址和功能很重视,要求物流中心紧临港口,靠近铁路编组站,周围有高速公路网,中心内至少有2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该区域内有许多大型的工业和商业企业,工、商企业是物流中心生存的基础;附近有从事运输、仓贮的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著名的大型物流企业,有银行、保险等机构;要远离闹市区,面积至少在100公顷以上,周围要有发展空间,为工业企业的发展留有余地。  
   
  物流中心的功能主要为区域的工业、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成为当地的货物集散地,通过其良好的集散条件,积极吸引物资到该区域,形成某种物资的交易中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不莱梅市是欧洲的棉花交易中心,物流中心有多家从事棉花业务的物流企业;不莱梅外港是奔驰汽车在德国北部的销售集散中心,港口堆场有成片的汽车堆放地,有多家从事奔驰汽车零部件的物流企业。  
   
  不莱梅物流中心临近不莱梅内港及内河港口,距港口约20多公里,靠近不莱梅铁路编组站。中心内有公铁联运装卸站,周围高速公路网发达,紧临联邦27号高速公路,距不莱梅市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流经不莱梅市的威悉河两岸有242家物流企业,不莱梅新港至不莱梅市的沿途有1400多家运输、仓贮和物流企业,其中从事航运的占3%,港口的占10%,公路运输的占45%,铁路运输的占1%,物流企业的占38%。物流中心自1985年开始建设,设计要求建成后8年内年吞吐量达到l000-1200万吨。物流中心分5个区域,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如公铁联运装卸站占地20公顷,有9条铁路线,每条750米,中心内铁路线长8公里多。 

  3.3 物流中心的组织机构及形式  
   
  德国物流企业的条件是:(1)有一定的资本,其资本额按国家或行业的最低注册资本;(2)具有经营物流的能力,具备一定数量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物流管理技能;(3)企业法人没有犯罪记录。但自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后贸易一体化、自由化,上述物流企业的条件就不复存在。  
   
  不莱梅物流中心的组织形式与德国其他物流中心的组织形式不同,有些值得我们借鉴。不莱梅物流中心现有52家物流企业,其中较大的企业有14家,由这些物流企业按资产组成物流中心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下设物流中心发展公司,发展公司共3人,公司总经理由股东大会聘任,候选人一般是10来家大物流企业的经理,其他人员由发展公司聘用。发展公司负责物流中心的对外联系、招商,统一安排、解决供电、供水、电话等共用的资源问题,负责中心内的加油、车辆维修、洗车,并解决食堂等后勤问题;发展公司的费用一方面来自会费,会费按企业的人数来交,大企业一年最多交600马克,另一方面从加油、车辆维修、食堂的服务中获得一些盈利。发展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服务为主,再一方面由州政府补贴一点。另外,物流中心还成立监事会,监事会由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包括若干家企业代表、州交通部、经济部、经济促进公司、研究机构的代表、有关专家,监事会负责监督股东大会。  
   
  不莱梅州政府不干预物流中心的经营,物流中心发展公司也不介入企业的经营活动,但从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资源出发,发展公司进行协调,如25家企业合建汽车清洗车间,清洗车间利用雨水(不莱梅地区雨量大),建造了250吨的雨水集中罐,并采用循环水技术,清洗车间符合德国环境保护标准。同一类的企业相互合作,2家从事冷藏运输的运输企业共用一个冷冻库,提高冷库的利用率。 

  3.4 物流协会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物流界的沟通又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德国的20多个物流中心相继建成,物流企业在业务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但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共同促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企业间形成松散的联合体,更能发挥物流企业的作用,提高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国的物流中心协会是1993年成立,由不莱梅物流中心牵头组建,现有协会成员15个,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赋予物流中心协会负责物流方面经验交流的任务。物流中心协会成立后,担负起物流中心建设的咨询服务、对外联系与宣传、民间与官方的联系、负责寻求国外的合作伙伴,在因特网上有了物流中心协会的网页,并于1999年加入了欧洲物流协会。德国的物流中心是由民间或私营企业负责建设,物流中心协会向企业收取少量的会员费。而丹麦、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物流中心由国家出资建设,因而向企业收取租金,从租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协会经费。  
   
  德国物流企业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其投、融资渠道和组织形式也不一样。我国在建立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的过程中,也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只要有利于物流的发展,任何投、融资和组织形式或模式都可以探讨,政府要从政策上予以指导和引导,但不要包办代替。借鉴国外流发展的经验,为企业创造一个适合物流发展的大舞台,让物流企业去施展本领,充分表现才智。 

  4 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是由运输、仓贮、装卸、配送、包装等技术综合而成,但又不是这些技术的简单叠加,而应是1+l>2,甚至是其的若干倍。除了这些硬技术外,还有物流管理的软技术。物流管理在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物流管理是将物流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接口进行输通,使得环节简单化、一体化,变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人们又在传统的物流技术中融入了信息、通讯、模拟等技术,使得物流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由于物流的技术门类多、管理内容广、涉及的领域和行业面大,下面主要介绍德国物流技术、管理技术的一部分内容。 

  4.1 城市物流中的配送物流  
   
  物流分类较多,按生产过程、可分为原材料物流、产(成)品物流、销售物流、废品物流和回收物流,统称工业物流。由于生产地主要在城市,人们又将工业物流的一部分和建筑物流合称为城市物流。在城市物流中配送物流又是物流中最早开展的业务。配送物流开始是生产厂家为其产品送到分销点而组织的运输,由于成本较高,销售企业开始自行组织产品的运输,销售企业将几家的产品统一进行配送,降低了配送成本。随着配送的发展,生产和销售企业都不搞配送,由配送企业或运输企业负责商品的专业配送,亦称第三方物流。由于专业运输企业承担商品的配送任务,大大地降低了配送成本,由此形成生产厂家、商家和配送企业三方各自负责一摊,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合作,配送物流由此而发展起来。  
   
  配送企业开始直接从厂家接货再送到商店或送到商店的仓库。商家为节约成本,尽量不设仓库,要求及时供货,于是产生了及时运输、及时供货的概念。厂家也不想要仓库,这样配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仓库,将生产厂家的产品运到配送企业的仓库,再从仓库按要求分送到各个商店,配送企业以仓库为中心建成了配送物流中心。所以,人们称物流中心就象一个插座的“接头”,货物进入了“接头”,通过“插座”的网络流向各方。据德国专家介绍,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可以减少60%的车流量,运输效率能提高90%。配送物流有3种形式:第1种形式是整个城市的物流由几家物流企业承担。第2种形式是整个城市的物流由若干个物流企业组成的配送公司来承担。不莱梅市的物流原先由若干家物流企业负责,由于配送车辆多,增加了城市的交通拥挤,大气污染严重。不莱梅市政府委托运输与物流研究所对不莱梅市的城市物流进行研究,不莱梅市政府提供26%的课题经费,其余由参加物流服务的企业负担。运输与物流研究所通过对不莱梅市的调查,收集了4家零售商、16个种类、9万多个品种的商品,共计540万个数据、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产生了不莱梅市物流的分布情况,并提出了统一组织配送的方案,由不莱梅物流中心发展公司牵头,14家物流企业共同组成城市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将分散的配送变为统一的配送,车辆实行统一调度,并在每辆车上安装GPS(全球定位)装置。实施这个方案后,每天只需12辆车向市区送货,每天能减少400辆车次,节省运力80%。第3种形式是在城市的中心附近建一分拨站,商品按需送到分拨站,再由分拨站运送到商店或货架上,从物流中心用中型车运货到分拨站,分拨站只需1—2辆车辆连续运输。这种形式能大大地减少运输车辆,降低物流成本。不莱梅运输与物流研究所在完成不莱梅市城市配送物流研究后,又给纽伦堡市做城市物流的研究课题,在纽伦堡市区附近建一分拨中心,纽伦堡的城市物流方案实施后,效果比不莱梅市的物流方案好。由此可知,配送物流的第3种形式优于第2种形式。 

  4.2 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主要用于货物的识别,便于分拣,将用于识别的货物信息输入计算机,能对货物进行跟踪。条形码的识别方式有人工和自动两种。人工识别是通过手工将识码器在条形码上划动,读取条形码上的信息并贮存在计算机内。自动识别是通过固定的识别读码器,当货物在传送带上通过时,货物上的条形码被识码器识别,然后经拨叉将货物送往指定的通道,同时将信息贮存在计算机内。现时我国自选商场的商品全都采用条形码技术,主要是便于收款和计数。物流中货物的条形码一方面反映货物的名称、性质、生产日期等信息,另一方面则反映货物的发货人、收货人、货物的起讫地点、批量、交货日期等信息。它既反映了货物的属性,又反映了货物的运输信息。条形码技术减轻了劳动强度,避免了差错,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与计算机连结,将识别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实质上是对货物信息的查验和跟踪。 

  4.3 模拟技术  
   
  模拟技术及仿真技术就是按照真实情况,用科学的手段模仿实际的生产过程,并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达到目的的情形反复对比、实验,使之达到最佳的状态。模拟一般在计算机上进行,通过开发的模拟软件进行优化处理。运输与物流研究所自1989年就开始研究开发模拟软件,目前这套模拟软件技术已成熟,被世界上多家港口所采用。 

  运输与物流研究所和不莱梅哈芬高等学院共同开发了不莱梅港港口集装箱装卸系统、港口汽车装卸系统等。如在物流仓库中,模拟叉车数量、最佳起重量,模拟不同要求的货物堆放较长期或短期、临时堆放,采用托盘、高架、平面堆放,设计仓库的门,装卸门与高平台搭板的数量比例,使装卸等待时间最短,考虑装卸的不平衡性,准备一些辅助装卸设备,通过模拟使装卸门的效率提高20%,车辆装卸效率提高40%,在模拟中不断地优化,达到最佳状态。  
   
  模拟技术既经济,方法又简单,通过模拟可提高生产效率,非常实用。我国可组织一些运输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尽快在物流及运输、仓贮中开发模拟技术,通过模拟物流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4.4 信息技术与通讯传输技术  
   
  信息和通讯技术与物流紧密关联,现代物流离不开信息,信息的传输离不开通讯技术。物流信息是保证及时运输、及时供货以及零库存的关键,使物流过程中的生产、运输、仓贮管理最优化,充分发挥物流资源的置配作用。德国的物流信息是生产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相联通的,用户与厂家签订合同后,从产品一下订单起,产品的信息就联通了。反过来,用户在商家买了产品,产品销售后,商家就将信息告诉了厂家,厂家再组织生产。德国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共同开发了EIR系统、AIM系统,EIR系统是通过信息的反馈,生产厂家了解市场销售的情况,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达到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之间的最佳组合;AIM系统在不改变和不影响原有各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合理安排运输、仓贮、货物跟踪、查询,提高了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德国的信息标准采用EDIFACT。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但又相互相联。因各信息系统建立在公用、开放性的平台上,信息的传输采用专线传输、因特网、电子邮件、GPS等各种形式。  

  5 我国开展物流的对策  
   
  70年代物流的概念刚引入我国,当时主要是研究部门进行研究。经过20多年,物流逐步被我国运输、仓贮以及生产、销售企业所认识,近年来引进部分外资,重点建立几家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社会对物流的认识逐步加深。随着世界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国际物流公司经营规模化、网络化,推动我国朝着物流方面发展,特别是国外成功的物流经验得以借鉴,加决了我国物流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物流业务在城市的配送物流方面发展较快,商业企业自行组织起来为自选商场和连锁商店配送,配送的商品集中在食品、日用品较多。运输企业利用自己的仓库和运输工具开展物流业务,在运输的基础上拓展了仓贮、堆存、上门取送货、简单加工、代办业务等一条龙服务,一些运输企业与外商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巩固、发展阶段,为学习国外的先进物流经验,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加快运输企业发展物流的步伐,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5.1 加大物流宣传力度  
   
  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一起关注物流,共同促进物流发展。物流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开创一个良好的物流氛围,没有厂家和商家的支持是不行的。国外的经验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产生物流专业企业,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的密切配合,是物流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学习德国及欧洲发展物流的经验,推广第三方物流的做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日程临近,对外服务领域的开放,我国的各种限制政策将逐步取消,国际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行业,“狼”来了的日子已不远了。我国的厂家、商家和交通运输企业既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又要正视这个问题,积极做好准备,努力开展物流业务,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国外物流公司的挑战。运输企业要提高认识,积极投身物流,积极宣传物流,用各种方式扩大物流的影响,特别是要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来宣传,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开展物流业务的初期,可以与厂家和商家密切合作共同来开发。  
   
  5.2 国有汽车运输业要将物流作为发展方向  
   
  国外物流专家预言,欧洲的物流市场将被几家特大型的跨国物流公司所垄断,说明了物流要朝着规模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发展物流是必然趋势,而且要适应国际发展的潮流。当前国有大中型汽车运输企业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运输企业在承担运输任务的同时,也作了一些调整,开展了与运输相关联的配送、上门服务、仓贮、包装、代办服务等业务,但是调整的力度还不够。这里要强调的是货运企业要向物流业发展,而不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汽车货运业永远是一个独立的运输行业。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在结构调整中,一是要将发展物流作为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今后发展的重头戏,在资金的投向上要向物流相关的设施倾斜,作为一种贮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运输场站,可逐步改造成物流仓库,切忌将运输场站拿去开发房地产,这将断了运输企业的后路。在规划的公路主枢纽、二级枢纽以及运输场站要逐步完善物流设施,企业要敢于投资。二是运输车辆结构要进行调整,朝着大型、小型两个方面发展,形成大、中、小型配套,车辆向着专用化方向发展。三是在人材贮备和培养上,要大胆引进物流管理人才,敢于用新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讲授物流知识,加大培训力度,学习和了解所服务商品的知识,如在家用电器的配送业务,既要做好配送业务,又要了解相关产品的一般知识,特别是家用电器送货到门后的调试,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这也是物流延伸服务的重要环节。四是在业务上还要进一步拓展,可从汽车组装、电子产品的装配、城市日用生活品的配送方面开展物流业务,充分利用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的影响,利用其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5.3 找准开展物流业务的切入点  
   
  要认清我国的物流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厂家、商家都在探索物流。我们不可能象欧洲、美国一样,物流企业的规模特别大,设施、设备比较完善。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将物流中的几个环节结合起来,完善和改进结合点的工作,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国有运输企业要发挥自身专业运输、仓贮的优势,从运输、仓贮和代办服务入手,逐步拓展业务,要积极地与一些大厂家、商家联系,求得他们的支持,既为他们的货物运输、仓贮提供便利,又为他们提供其他物流业务方面的服务,国有运输企业要加强横向联合,扩大网络,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服务。第二,国有专业运输企业在零担货物运输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利用零担货运的网络,开展小件货物的快运业务,城市小件货物的便捷运输,在配送业务中要将配送商品的售后服务工作纳入物流服务中,凡是用户需要的我们都要提供服务,实行一条龙服务。第二,培养和贮备物流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技术和积累管理经验,利用生产和销售企业的设施,为他们提供物流的管理技能,如用其在仓贮方面的特长,为大型生产企业的仓库实施管理,提高仓库的利用率,这也是开展物流业务的开始。第四,要把眼光落在国内物流市场上,工农业产品中90%是国内消费,国内物流市场潜力巨大,要立足内贸物流,兼顾外贸物流,在国内产品中,找准一种产品,为之提供物流服务,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本企业的物流发展。第五,开展物流业务可从点滴工作做起,循序渐进,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开拓市场,从运输的拓展、延伸服务项目开始,逐步渗透,扩大运输服务的效益,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外资,成立合资的物流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更好地促进物流的发展。  
   
  5.4 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德国人认为,“高质量管理十优质服务十高效、快速、安全”是物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物流企业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用优质的服务质量占领物流市场。服务的形式是多方面的,服务的方式也是不断变化的,服务是物流企业永恒的主题,物流企业的领导人要加强员工服务意识的教育,努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制定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建立起一套质量保证体系,服务质量要从每一个环节抓起,严格按照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应用高科技的管理技能、设备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加强管理,管理要与质量联系——起n在加强管理中,不断地探索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的变革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德国TIC公司说,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职责,用户的困难更需要我们去帮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物流企业一定要克服“官商”作风,通过服务创新赢得市场,不断地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几点建议  
   
  6.1做好物流工作,加快物流发展  
   
  国家有关部委要积极配合,共同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根据规划的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并监督实施。  
   
  当前要尽快制定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和促进物流的大发展。同时有关部委根据物流的发展需要,制定物流相关的法规、规章,建立良好的法律保障。各部门不要为争夺物流管理权而展开无休止的扯皮,这将贻误物流业的发展。  
   
  6.2 让国内企业多了解物流  
   
  为了促进物流的发展,让国内企业不出国门就能了解物流,建议由交通部牵头,有关部委参加,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物流系统工业性试验的科研课题,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工业性试验,取得我国开展物流的经验,起到示范作用,再向全国推广。  
   
  6.3 加快物流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  
   
  物流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物流与信息和通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尽快制订物流信息代码、报文格式标准,着手准备制订与物流相关的设备、设施的标准,由交通部或其他有关部委牵头,制订物流标准体系表,生产厂家、大型销售企业和物流企业联手各方支援,按体系表的要求开始制订物流标准,让物流发展的初期就进入标准化轨道。做好物流技术的开发工作,以物流带动相关产品的发展,以物流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带。  
   
  6.4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物流人才开发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交通部及其它运输主管部委与有关大专院校,可设置物流专业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可开办物流专业;鼓励学会、协会等组织,举办物流培训班,企业内部也可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物流培训加速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物流飞速发展的需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