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第三方物流末段之路
2008-4-8 15: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从日本“宅配便”探讨我国物流体系之优化
摘要:面临WTO下外国物流公司的威胁与挑战,我国物流业应选择什么样应对策略,来完善我国物流体系,减缓入世带来的冲击与压力。本文由日本的“宅配便”谈起,给出了第三方物流末段的准确含义,分析了第三方物流末段的成长机理,探讨了在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末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新阳光物流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为载体,透析了第三方物流末段完善物流体系的动因所在,点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真正的突破口,指明了我国物流业走第三方物流末段的基础之路,强调了当今WTO形势下优化我国物流体系的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末段 宅配便 WTO 物流体系
1.日本的“宅配便”模式
“宅配便”是日本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中的特别混装货物运输企业(注:如国内货物运输企业中的零担货运)所提供的运输服务。所谓特别混装货物运输企业,又可称为共同型配送企业,是指在发货地,将货主各式各样的货物收集在货物集散站(注:如国内的枢纽),再根据发送方向分捡,混合装载在汽车上,在确定的线路上运输,到了终点的货物集散站,分检货物,将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特别混装货物运输企业,是以不特定多数货主为对象,从事多对多(many to many)的运输工作。“宅配便”的服务基于这种运输系统而产生,但又不局限于此,其与一般的特别混装货物运输服务不同,“宅配便”主要是以一般消费者小型货物为对象的运输服务,限制一个货物的重量一般在20~30Kg以下。“宅配便”刚开始进行从一般消费者家庭发出,送到一般消费者家庭的小型货物运输;后来,还运送包含从工厂到批发店,从批发店到小商店,再从小商店到一般消费者的各种各样小型货物。这种“宅配便”又称“宅急便”,是在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的货物运输量大幅度下降,当时的固定路线汽车货物运输企业(现在的特别混装货物运输企业)经营都不景气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服务观念,从一般消费者的货物那里找到了新出路。“宅配便”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提供了高质量的运输服务,开拓了新的、以一般消费者为对象的小型货物运输服务市场,改变了一般消费者运输小型货物时都利用邮局或国铁去邮寄的旧观念。
2.以家庭投递为主的“宅配便”业务是物流公司进军的新领域
2000年,日本物流公司的“宅配便”业务量高达16亿件,是当年邮政邮递小包总量的5倍。近年来,“宅配便”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服务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从电器安装、拆卸到搬家服务,甚至处理家庭废旧物品,均是物流公司“宅配便”的服务内容。日通公司是日本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家物流公司,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成为日本物流界第一大公司,其“鹈鹕便”业务就是“宅配便”业务中的一种。目前,日通公司在全国设立的“鹈鹕便”收寄点多达21万个,“鹈鹕便”业务的营业额已占日通公司国内营业总额的20%,“鹈鹕便”业务还承运保鲜品,保鲜品会被放入可充电的冷藏箱内运送。日本的物流公司积极发展小件物品的快递业务,而小件快递公司也积极争夺物流市场,受二者的夹击,日本邮政业务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缩小。在日通、佐川和OCS等公司,在快件处理现场已经看到了不少的信函。根据日本《邮政法》的规定,信函由邮政专营,非邮政公司在章程中也声明不经营信函业务。对于“宅配便”业务中出现的大量信函,日通公司解释说,所谓不经营信函,可理解为不主动收寄,但不是不可以被动收寄,因为客户有选择的权利。可见,以家庭投递为主的“宅配便”业务发展前景真的是不可估量!相比之下,我国的第三方综合物流却门庭冷落鞍马稀,从事第三方物流末段即投递到户“宅配便”业务的企业更是廖若晨星。第三方综合物流裹足不前,其最重要原因是资金与理念问题,大多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不少企业缺乏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然而,我国的“宅配便”业务即第三方物流末段尚未启动的最重要原因则在于理念。因为从事“宅配便”业务灵活易行,几乎不存在进入壁垒。
3.引入日本“宅配便”理念,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末段。
3.1把握第三方物流末段的真正含义
为解决物流末段的配送问题,国内存在无数方案,概括起来,其基本模式有三类,一是自建物流末段、二是依托原有局部区域单一业务的配送系统加以改造的物流末段,三则是利用专业化的行业垄断地位进行扩展的物流末段,其代表分别是8848、上海梅林和EMS。上市公司昆百大控股的云南百大投资有限公司创建了一个全国性的配送网络——上海百大配送,以其独特的信息交换处理中心为技术支持、社会资源整合的投递站为系统网点支持、ISO9002体系为管理支持而形成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模式,在中国第三方物流领域独树一帜。其模式类似于日本的日通公司,其从事的物流末段业务实质上就是日通公司的 “宅配便”业务。第三方物流末段,是社会化物流末段,又可称为投递到户,它是指专业从事物流劳务的供、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最后一程--配送投递到户的物流运作方式。
3.2第三方物流末段成长的机理
3.2.1第三方物流末段从小型货物运输市场夺取成长的特征份额
提供小型货物运输服务的邮政小包裹、铁路小型货物及第三方物流末段的运输形成了广义的小型货物运输市场。可是看日本后半期“宅配便”的动向,由于“宅配便”业务的急剧增加,小型货物运输市场自身明显膨胀。小型货物运输市场的规模,与“宅配便”业务诞生时比例扩大了数倍。因而,如果从小型货物运输市场的观点出发,在最初阶段,第三方物流末段的是从邮局小包裹、铁路小型货物以前占有的市场中夺取份额而成长的。在以后阶段,第三方物流末段在以前的市场上,会开辟旺盛的新的需求市场。像被称为“市场创造”那样,产生市场本身的急剧扩大。
3.2.2 运输服务的革新是第三方物流末段成长的根本因素
为什么日本的“宅配便”业务能以很快的速度成长,而且现在还在持续、显著地增长着?从第三方物流末段即“宅配便”成长的经济性机理进行分析,产生“宅配便”成长机理的根源性因素是运输服务的革新。换句话说,就是生产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运输服务,急剧扩大了小型货物运输的需求。“宅配便”的高质量运输服务,与以前的小型货物的运输服务比,运输服务的自身质量不能被进一步高度化。具体讲,日本的“宅配便”的运输服务有以下3个特点:次日将货物送到货主家的服务,提高了运输速度,缩短了运输日数;由于用电话受理货物范围的扩大,明显地提高了利用者的方便性;应用计算机进行运输货物的业务管理,可以知道货物的各种“动静”信息,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准确性。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末段的优点恐怕是日本目前的“宅配便”业务所无法比拟的。
3.2.3在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末段(投递到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人们更多地注重于服务,而第三方物流末段利用它的及时、快捷、方便、灵活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服务问题,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成为有一大竞争优势。
然而,网络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迫使对实物快递的需求急剧上升,从而使得第三方物流末段即投递到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为投递到户及时、快捷,很好的解决了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据权威机构估计:我国2000年电子商务(EC)市场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0.66亿元人民币到3.32亿元人民币,2003年将高达83亿元人民币(中财网)。而据市场情报公司爱迪西(IDC)预估,至2003年大陆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销售额将达315.4亿元人民币。此外,虽然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严重制约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但现代化物流系统的建立必将带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从而极大地增加电子商务的物流量。最新调查表明,2000年美国光网络经济营业收入总值达8300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58%,比1998年的3230亿美元增长158%。[2]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电子商务业也必然会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拉动,发展前景必然不可限量,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拉动第三方物流末段市场需求。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末段不但必要,而且已迫在眉睫,第三方物流末段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而现有提供的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根据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而言,真正能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并不多,更谈不上普及,然而,从事仓储、运输、储运等企业却已显得泛滥,但其规模小、资金少、设施设备简单、物流人才短缺等都决定了其向综合性物流发展存在相当大的壁垒。但其若向第三方物流末段转变,却简单易行,几乎不存在进入壁垒,因为这些中小型储运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与第三方物流末段存在相似性,而第三方物流末段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像个大熔炉,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这使得一些几乎面临破产的储运企业转危为安。另外,中国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吸纳劳动力,系统安置大量下岗职工,必能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综合以上,第三方物流末段的发展不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又优化了物流体系。因此,在中国走第三方物流末段之路,必要而又可行。
4.透视新阳光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分析物流体系之优化。
成立于2000年2月的北京阳光网达公司(www.e-960.com)是由著名投资家苏启强先生创建,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服务覆盖面已达全国168个城市,在电子领域商业领域中已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物流公司;而上文提到的有5年历史的上海百大配送公司在全国四个城市:上海、北京、昆明、南京建立的作业中心(公司),也在城域网建设、物流标准建立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显示了其极强的异地管理能力,其中上海公司以其优良的业绩和发展前景获得北京联办和上海创投的注资。重组后的新阳光在业务方面,将利用百大配送同城服务的低成本基础,来支持北京阳光的高收费业务,降低城际服务的费用,又增加同城服务的业务量,强化成本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新阳光提供更多更好的差别化的服务,比如代理收费、快速结算,又如帮助客户做促销,等等一系列竞争对手难以提供的服务,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利用标准化管理和IT技术的支持,整合中国的物流资源,通过优势互补提高竞争能力,是新阳光带来的新理念。新阳光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优势,定位于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
2000年可谓我国物流产业的“启动年”,一时间,“物流”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的焦点,但至今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原因何在?应当认识到物流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济不发展,物流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该以经济区域组织各类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物流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应该做到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心相衔接,综合性配送中心与专业性配送中心相配套,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与企业内部配送中型相结合,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所有物流中心应当也必须与物流末段相吻合,因为物流末段是所有物流的基础,是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靠它才能把物流的触角伸向每一个消费者,才能真正实现供需双方的商品交易。因此,只有较好的发展物流末段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末段才能改造和优化我国物流体系,从而完善我国物流体系。
5.发展第三方物流末段,改造优化我国物流体系。
分销、物流与配送是企业市场活动的命脉,这一点在中美WTO的艰难谈判中充分体现出来。而中国已经承诺,在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内,我国商品分销服务市场将逐步扩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在过渡期后,基本上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一些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和运递业巨头如RPG、UPS、DHL、FedEx、德国邮政等对于中国的物流市场早已虎视眈眈,他们或结成联盟或并购股权,组成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作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入物流领域,为客户提供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服务。加入WTO后,国外大物流公司对中国物流业的冲击是肯定的,这从WTO关于物流方面的艰难谈判可见一斑,不少国内的物流企业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但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我们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比如说,在物流末段的配送服务,大量靠人、靠自行车进行,如果跨国公司在每个自行车上装上卫星定位仪,再使用大量的劳动力,去干那些它们从来没干过的上门收费的工作,那么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将丧失殆尽。所以跨国公司在新阳光擅长的第三方物流末段业务上,未必能够与中国企业竞争。中国物流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较大是个公认的事实,但在物流末段这个环节上,跨国公司并不具有优势。新阳光的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与国外物流公司不形成面对面的竞争,即使要竞争新阳光也在物流末段(投递到户)这一环节有较大的优势:多年的成功的实践经验/适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模式/两大中国第三方物流末段服务系统的强强联合/先进的信息与管理技术的应用/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团队。国外物流公司的优势在物流的上游,国内的第三方物流末段公司的优势在物流的下游,双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将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末段的公司在WTO后与国外物流公司协同大于竞争。中国地大人口众多,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9亿在农村,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能力将自己物流触角深入到城市与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更没有能力将商品送到每一个消费者手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只可惜这种地球村只是信息上的地球村,不是真正地理上的地球村,真正地理的地球村才是实物交接的保障,然而,真正地理上的地球村的实现只有靠物流,而物流的发展靠什么,笔者的观点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来解决,但既然自身能力有限,就需要搞联合,从而实现双赢。”因此跨过公司与第三方物流末段公司搞联合,国内生产企业、批发商、物流公司等与第三方物流末段公司搞联合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因此,走第三方物流末段之路,改造优化我国物流体系功在当今、利在未来!